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PART 1 經歷生產,你的身體亟待恢復

分娩,一場由內而外的巨變

產后形體的變化

一不小心產后胸部“走神”

懷孕后,媽媽們的乳房漸漸“得意起來”,原來的“少女胸”迎來了“第二春”,一點點變得豐滿挺拔。可是生產后,由于雌激素分泌減少,加上哺乳,乳房內的脂肪以及乳腺組織快速“縮水”,已被撐大的乳房表皮自然就松垮了下來,沒有了以前的緊致飽滿。

很多媽媽在孕期和哺乳期有不穿內衣的習慣,這是錯誤的。在整個哺乳期,隨著奶水增多,乳腺變發達,胸部的體積和重量增加,如果不穿內衣,全靠乳房附近的懸韌帶提拉、支撐整個胸部,那么很容易造成懸韌帶受傷,導致哺乳期結束后,出現明顯的胸部下垂,嚴重的情況甚至垂到肚臍眼,皮膚毫無彈性。這并不是夸張,仔細觀察身邊胸部下垂的媽媽,大多數都缺乏哺乳期穿哺乳內衣的意識。

除了選擇支撐性強的內衣外,我們還要關注生活中的一些細節,給胸部全面的保養。

另外在產后恢復過程中,“減肥先減胸”也是一個不變的定律。由于胸部的脂肪含量非常高,如果依靠節食的方式來減肥,胸部縮水的悲劇就會來得更快,所以減脂期的飲食營養非常重要。另外需要哺乳媽媽關注的是,一定要雙側乳房平均哺乳。乳腺是越刺激越發達的,如果因為一側奶量多而習慣一側哺乳,就會發生雙側乳房大小不一的情況,這種現象一旦發生,是很難改善糾正的。

在哺乳過程中,建議媽媽們使用哺乳墊子,墊高寶寶的位置,使寶寶盡量貼近乳房,這樣就可以減少對胸部皮膚的拉扯和對懸韌帶的傷害,有效預防胸部下垂。

產后堅持鍛煉,讓胸部變堅挺不是難事,可以從低強度的器械訓練開始,逐漸增加強度,運動時穿著運動型內衣,可避免胸部失去彈性。

小蠻腰不見了

腰圍大小是少女和大媽的分水嶺,即使生了孩子,也要全力保持小號腰圍。對于腹部來說,最明顯的變化就是腹直肌的分離。腹直肌就是我們通常說的豆腐塊似的腹肌,左右兩側的腹直肌通過纖維組織的鞘,沿著中間的腹白線接縫連接。由于孕期激素的變化,腹白線中間接縫松弛,導致腹部肌肉分開,為不斷生長的胎兒提供了更多發育空間,但同時也造成了產后肚子松松垮垮的情況。

很多媽媽在產后為了收腰腹,每天努力做仰臥起坐,但堅持了一段時間后卻發現并沒有明顯改善,肚子上贅肉依舊,就像圍了個游泳圈。有的媽媽因此大受打擊,認為自己永遠回不到原來的小蠻腰狀態。要知道,經過10個月的孕期,我們體內的激素水平跟孕前是大不相同的。整個孕期,我們會分泌松弛素、雌激素、黃體酮和彈性蛋白,這些激素和彈性蛋白的增加導致全身性關節、韌帶及肌肉松弛和打開。這也是媽媽們產后即使恢復產前運動,身體也很難回到產前狀態的原因——產前的運動已經不適合現在的身體狀態,我們需要進行針對性的產后恢復訓練。

如果方向錯了,那么越努力只會離成功越遠。產后千萬不可盲目做仰臥起坐,因為進行仰臥起坐鍛煉的時候,會對腹內器官造成很大壓力,如果此時腹直肌之間縫隙比較大,就不能很好地保護腹腔內器官。所以科學的收腰方法,往往比使蠻力鍛煉有效得多。

產后瘦身應針對局部進行塑形,但若在保持某個姿勢時出現肌肉抖動、體力不支,應立刻還原停止。

扣不上的扣子,收不回的骨盆

對于產后體重已經恢復到孕前的媽媽來說,面臨的困擾是:體重雖然恢復了,但褲子上扣子與扣眼的距離,卻像隔了一個太平洋,怎么也扣不上。原因就是,骨盆變寬了。骨盆在我們身體的中心位置,是連接上下肢的樞紐,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我常說,骨盆就像身體這座大樓的地基,地基打扎實打穩了,上面脊柱才不會歪斜,下面大腿才會筆直。

孕期松弛激素的分泌,使恥骨聯合及兩側骶髂關節均出現分離,骨盆形態擴大,有利于生產過程中寶寶的娩出。雖然骨盆變寬只是形態上的改變,但對身體更大的傷害在于,骨盆附近肌肉變得松弛和不穩定,造成媽媽產后步態改變。

堅持矯正骨盆,一樣會有迷人身材。在產后恢復期,走路時要放慢速度,步子不可邁得太大。坐時要保持正確坐姿,腰部挺直,膝蓋自然彎曲,雙腳并攏著地,不要蹺腿。

妊娠斑、妊娠紋不忘來湊熱鬧

除了體重的改變,媽媽們的皮膚也受到了影響。妊娠期促黑素細胞激素分泌增多,在媽媽們的乳頭、乳暈以及面部發生了色素沉淀。一般來說,面部的妊娠斑會隨激素水平的回落而消失。

妊娠期腎上腺皮質分泌糖皮質激素,使彈力纖維變性,不斷變大的腹部使皮膚張力不斷變大,最終生成妊娠紋,產后1~6個月是妊娠紋修復的最佳時間。剖宮產媽媽等傷口完全愈合后再涂抹妊娠紋防護按摩霜,避開傷口。

撫平妊娠紋

1 取適量妊娠紋防護按摩霜,均勻涂抹于腹部。

2 雙手手心由腹部中心(肚臍以下位置),自下而上,由中心向兩側輕輕涂抹。

3 用掌心按順時針打圈按摩3~5分鐘,讓肌膚充分吸收營養精華。

產后身體功能的變化

都是愛搗亂的激素惹的禍

整個孕期不僅僅有脂肪增加、體重變重這些表象的改變,我們的身體受孕激素影響,也在悄悄發生功能性的變化。

在懷孕初期,媽媽們乳房脹大沉墜,色素沉淀變深,臉部長斑,甚至情緒出現很大波動,這些都是受孕激素影響的結果。孕中期,孕激素不僅會放松肌肉和韌帶,還會影響到媽媽們的消化功能,如放松腸道平滑肌,引發便秘、痔瘡的問題。孕晚期,胎寶寶逐漸增大,媽媽們的子宮也不斷變大,向下壓迫造成骨盆底肌松弛,壓力性尿失禁;向上壓迫導致肋骨最下端角度增加,橫膈膜上提,造成靜態氧氣需求量增加,呼吸加快;向前壓迫造成腹直肌分離的現象。

終于等到生產的時刻,由于懷孕時激素變化導致的全身性肌肉松弛、關節不穩、胯部變大、產后腰痛等問題也統統找來了,這需要在產后恢復期有針對性地進行調整。

產后腰痛悄然來襲

孕期腰椎壓力其實是逐漸增加的,彎曲度每天增加一點,不會有太多不適感。但是在生產的那一刻,寶寶和羊水、胎盤瞬間被釋放,媽媽的身體重心突然發生很大改變,可腰椎角度并沒有那么快恢復,于是產生嚴重的腰背疼痛。

此外,產后媽媽需要頻繁彎腰照顧寶寶,例如給寶寶換尿布、洗澡、抱起寶寶等,都會造成產后腰痛。如果再缺少腰部的活動,經常處于臥床的狀態,更會加劇腰痛。緩解產后腰痛,不僅要多活動來鍛煉腰部和骨盆底肌,例如下蹲、提肛收腹等,還要確保日常哺乳姿勢、抱寶寶姿勢、站立行走姿勢的正確性。對于由缺鈣誘發的產后腰痛,可通過攝入含鈣豐富的食物緩解。

陰道松弛,“性”福生活還能回去嗎

女性在不同時期身體都發生著不同的變化,骨盆底肌這個部位的好與壞會直接影響女性的身心健康。但是在生產過程中,骨盆底肌受到的傷害卻是最大的。

骨盆底肌是指位于我們骨盆底部的一塊封閉骨盆底的肌肉群,它分為深層肌肉和淺層肌肉,在整個孕期它的重要職責就是像一張網一樣,兜住子宮保護我們的寶寶,同時骨盆底肌群中各種精細的肌肉將尿道、陰道以及肛門三個出口緊密相連。在生產中,這塊肌肉會被撐大、牽拉,失去原有的彈性,給產后媽媽造成很多的困擾,比如便秘,或者一咳嗽就漏尿、陰道松弛、性生活不和諧等難言之隱。鍛煉好骨盆底肌,保證肌肉柔軟有彈性,對產后子宮恢復、性生活以及內臟保護都有益處。

在陣痛和分娩的過程中,媽媽們的“女性部位”經受了創傷,產后盡早(確保不造成疼痛的前提下)進行骨盆底肌訓練,并堅持做下去,有助改善骨盆底肌收縮力量,恢復陰道彈性。

骨盆底肌群

子宮逐漸收縮,排出惡露

我們的身體,從寶寶出生的那一刻開始,就有了新的變化——孕激素水平突然回落、宮縮素水平上升,激素水平的波動都是為了讓身體更好更快地恢復。

胎盤在子宮內脫落的創面大概需要6周的時間愈合,惡露的排出也差不多需要這么久的時間。產后前4天惡露的量很多,每天 300毫升左右,為鮮紅色,也叫血性惡露,多為血液和壞死的蛻膜組織。第 5天左右,轉為比較稀薄的淡紅色,每天 100毫升左右,稱為漿性惡露,多為蛻膜組織和宮腔滲出液,會持續 10天左右。惡露的最后階段,又叫白色惡露,因為其中含有大量白細胞,顏色較白而得名,這個階段會持續 3周左右。而惡露的結束意味著產褥期的正式結束。

除了通過惡露排出的變化來檢查子宮是否收縮恢復外,媽媽們還可以靠摸的方式了解子宮恢復情況:剛分娩完,可以從肚臍處摸到子宮底,正常兩周左右就摸不到了。

分娩后,用手掌經常在小腹部以順時針輕輕地按摩,不僅可以促進子宮收縮,還會促進惡露的排出。

腸胃功能變差,遭遇便秘

產后媽媽由于激素水平的原因,肌張力減弱,從而導致腸胃蠕動變慢,非常容易發生便秘問題。而松弛的骨盆底肌卻在排便的時候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如果因為便秘而用力過猛,造成膀胱和子宮松垂,更是得不償失。所以維護腸胃功能健康,也是產后恢復的必修課。

媽媽們若是長期臥床休息,便秘會更加嚴重。要想和便秘說拜拜,要從飲食和運動上一起著手,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產后適當下床走動,也有助于緩解便秘癥狀。

維護腸道健康,有一個東西特別重要,就是膳食纖維,它主要是不能被人體利用的多糖碳水化合物,不會被人體吸收,當它走到腸道時,不僅可以延緩糖分在腸道中的吸收,平緩餐后血糖,還可以促進腸蠕動,增殖益生菌,在完成這一系列事情之后,就變成糞便直接排出體外。這位“腸道過客”,來去匆匆,留下的卻都是對瘦身和健康大有裨益的寶貴財富。

我們按照膳食纖維溶解性將它分為兩類——可溶性膳食纖維和不可溶性膳食纖維。

可溶性膳食纖維,可延緩和阻止淀粉、蛋白質食物的消化及吸收,幫助人體調節血糖,減少對脂肪的吸收。

不可溶性膳食纖維質地較硬,主要作用是促進腸道蠕動和預防便秘,是糞便的“骨架結構”。

膳食纖維進入結腸,就開始扮演“清道夫”的角色,一路上吸收脫落的腸黏膜、過多的腸道菌群及其代謝產物,并不斷吸水膨脹,最終可以吸收超過自身重量10倍的水分,從而使大便變松、變軟,便量增加,同時還直接刺激腸道蠕動,加快糞便排泄。因此,高膳食纖維飲食也就成了便秘治療的基礎。

粗糧、豆類都是膳食纖維含量很高的食物。粗糧如大麥、玉米、糙米等,各種豆類如黑豆、黃豆、紅豆、綠豆等。它們可溶性和不可溶性膳食纖維含量均特別高,是很多蔬菜水果的好幾倍甚至十幾倍。將精細的白米白面適當地換成粗糧、豆類,可以有效維護媽媽們的腸道健康。

全麥面包易于消化吸收,其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能維護腸道健康,可作為早餐的選擇。

莫名其妙發脾氣,小心產后抑郁

寶寶的出生,給媽媽們帶來了新的責任和義務,生活的突然改變,讓很多媽媽一下難以適應。缺乏睡眠導致的身體疲勞,哺乳期出現的各種各樣問題,都讓媽媽們時刻質疑自己:我真的是一個稱職的母親嗎?

受外界影響產生的精神壓力,以及自身體內激素水平的波動,造成了產后抑郁的出現。

據統計,超過半數的女性,在剛成為母親的時候,都會出現抑郁現象,這是一個特別普遍的現象。當發現情緒低落的時候,要清楚這只是成為媽媽的必經之路,調整好情緒,很快就可以走出困境。度過這段困難日子的最好方式,就是找到有生產經驗的女性朋友,盡情吐槽,傾訴你的困擾,釋放出你沉積在心底的壓力。其實,很多媽媽都并不完美,奶水不足,就加奶粉混合喂養;被指責不會養孩子,就遠離那些指手畫腳的人,接納自己的不完美,從容應對成為媽媽的責任。

恰當地發泄情緒可以防止心情陷入低谷,和身邊的人聊一聊是防治產后抑郁的有效手段。

也沒有什么比加快脈搏跳動更能改善心情的了,產后運動不僅可以瘦身,也能改善情緒,讓體內分泌內啡肽,使人產生欣快感,并持續一段時間。

生個孩子,睡眠也不好了

充足的睡眠對瘦身也很重要,但卻被很多人忽略。睡眠不足會影響到你的飲食喜好。睡眠不足時,大腦額葉特別是控制決策的部分會受損,同時刺激大腦相應激勵控制欲望的部分,這會使得人在睡眠不足的狀態下更喜歡高熱量、甜和咸的食物。

一項研究顯示,睡眠缺乏者會更加容易饑餓,即使他們2個小時前剛剛吃飽,也無法抵擋美味零食的誘惑,例如蛋糕、糖果和薯片。睡眠缺乏對食欲的影響在下午和傍晚最強,而我們身體在這個時間攝入食物更容易增重。所以缺乏睡眠的媽媽們,往往不是在跟自己的食欲作斗爭,而是跟自己的內分泌作抗爭,靠意志力戰勝身體本能,是非常困難的事情。

缺覺的媽媽們如果想保證每天7.5小時的睡眠時間,白天可以適當小睡,比如寶寶下午睡覺的時候,媽媽也跟著一起休息一下。晚上寶寶睡著后,媽媽也不要刷手機享受自由時間,早早入睡才是減肥美容的真理!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陵县| 商南县| 关岭| 阳原县| 射阳县| 旅游| 江油市| 瑞昌市| 布尔津县| 大邑县| 锡林郭勒盟| 额敏县| 平远县| 建平县| 晴隆县| 奎屯市| 纳雍县| 修武县| 兰考县| 山东| 汕头市| 榆中县| 东山县| 宝鸡市| 祁阳县| 松桃| 陕西省| 平安县| 富川| 延安市| 仁寿县| 怀化市| 敖汉旗| 贵州省| 南召县| 阿尔山市| 泰顺县| 静乐县| 库尔勒市| 西林县| 平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