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前言

當人類社會邁入21世紀,政府治理體系在信息化與全球化浪潮的沖擊下正發生深刻而廣泛的變革。21世紀政府治理在治理空間場域呈現出爆炸式擴展,由相對封閉的城鎮體系轉向開放互通的一體化治理。21世紀政府治理結構由封閉轉向多元與開放。21世紀政府治理技術正在逐步轉向大數據與信息化治理。

在新的時代背景下,一些傳統的公共管理理論似乎正在失去解釋力,中國特色的地方政府治理現代化需要在這幅波瀾壯闊而又錯綜復雜的現代圖景中重新梳理與詮釋。如何評價與衡量中國特色的政府治理現代化的發展態勢?如何與時俱進地優化政府治理體系?構成該項研究所探討的兩個核心問題。

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已構成“四個現代化”之后的“第五個現代化”(1),是實現“兩個百年”發展目標的根本驅動力。國家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既包括科學化與現代化的頂層設計,也包括地方政府主導的地方治理現代化。

改革開放以來,政府治理現代化主要經歷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為地方政府主導下的政府治理現代化。20世紀80年代放權讓利改革形成“行為聯邦制”(2)式地方治理結構,地方政府“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在自主創新進程中形成了一系列地方治理模式:蘇南模式、溫州模式、新蘇南模式、新溫州模式、廣東模式等,成為中國崛起的一個又一個區域縮影。

第二階段為國家頂層設計與地方政府創新的協同聯動。隨著改革進入深水區,頂層設計在國家治理現代化進程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十八大以來,隨著中央與地方關系的規范化,國家治理轉向頂層設計與地方政府創新的協同聯動。但是,頂層設計不能機械地等同于中央政府設計,頂層設計應被理解為: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基于政策實踐,通過持續的政策評估,而形成的螺旋上升的制度建構過程。“先試點后推廣”是中國制度變遷的突出特征與成功經驗。中國改革開放遵循著“政策實驗—完善—推廣”的流程。國家在推動全國范圍制度變遷之前,一般先在特定的地方進行政策試點試驗,基于政策試點的經驗,對原有制度設計進行修正和調適,不斷優化完善政策設計。這就形成三種演進路徑:第一種路徑:當政策設計被實踐證明為不可行,國家及時停止政策實驗。第二種路徑:當政策設計被證明為具有一定可行性,國家傾向于鼓勵并授權地方政府持續展開政策試驗,繼續修正、調節試驗政策,以提升政策有效性。第三種路徑:當地方政策實驗被證明為完全成熟可行,國家權威傾向于將地方政策實驗的成功經驗融入頂層設計,形成中央政策或國家法律,在全國層面進行政策推廣。這就形成中央與地方政府之間的信息對流縱軸,通過頂層設計—地方實驗—經驗總結—修正設計,最終形成國家戰略。

近現代以來,國家與區域興衰直接取決于兩大紅利:制度紅利與技術紅利。第一次工業革命開創了“蒸汽”動力時代,驅動人類社會由農耕文明轉向工業文明。第二次工業革命驅動著人類社會進入了電氣時代。第三次科技革命是蒸汽技術革命和電力技術革命之后的又一次飛躍,涉及信息技術、新能源技術、人工智能、生物技術、空間技術等諸多領域。中國通過后發追趕,創造了“中國奇跡”,并在新一輪技術革命前夜,與西方發達國家基本站在同一起跑線。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只有通過國家戰略與地方政府創新的聯動,才能實現“彎道超車”,進而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本書是集體創作的結晶,并構成相對緊密的一體化邏輯結構。研究聚焦于四項國家戰略:“互聯網+”戰略、新型城鎮化戰略、一帶一路戰略、社會保障戰略。政府治理緊密圍繞著四大國家戰略,基于區域資源稟賦,推進各具特色的政府創新。

第一編為“互聯網+”戰略與政府治理現代化。

第一章,北京在線公共服務的定量測評,由宋伯朝、孫宇撰寫。

第二章,地方政府依申請信息公開探討,由王東帥撰寫。

第三章,“互聯網+”政策工具的量化分析,由孫宇、馮麗爍撰寫。

第四章,北京融媒體的信息資本與影響力評估,由汪波、何繼祿撰寫。

第五章,新媒體時代公民參與有序性,由付鵬飛撰寫。

第二編為新型城鎮化戰略與政府治理現代化。

第六章,“流空間”與蘇南新型城鎮化,由汪波、宋昭撰寫。

第七章,城市社區公共安全治理與指標體系構建,由邵俊霖、高姍姍、王宏新撰寫。

第八章,基于ROXY指數的中國“逆城市化”,由唐任伍、肖彥博撰寫。

第九章,協同治理視角下空間規劃體系的反思,由趙萌撰寫。

第三編為“一帶一路”戰略與政府治理現代化。

第十章,中國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由阿勒青·木合森、齊建超撰寫。

第十一章,絲綢之路經濟帶政府門戶網站可訪問性,由李鳳男、孫宇撰寫。

第十二章,中—俄—中亞關系中的跨界河流治理,由耿捷撰寫。

第四編為社會保障戰略與政府治理現代化。

第十三章,需求—供給視角下北京住房保障政策分析,由汪波、穆艷春撰寫。

第十四章,北京市公共租賃住房后期管理研究,由李寧撰寫。

第十五章,政策網絡視閾下中國養老政策變遷,由李坤撰寫。

第十六章,中國帶薪休假制度的反思,由張硯撰寫。

一部學術作品與其說是寫作過程,不如說是反復雕琢的過程。哈佛大學裴宜理教授將學術創作視為拼圖:加工圖片取決于總體構想,總體構想又仰仗對圖片的把握,部分與整體無縫對接最終形成理性建構的“拼圖”。本著作可能達不到無縫對接的理想狀態,但是讀者應能發現:這是一部用心而富有熱情的作品,力圖為中國政府治理現代化提供了一個縱向的知識貢獻。文中不足之處,請大家批評指正!


(1) 李景鵬.關于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J].天津社會科學,2014(2).

(2) 鄭永年.中國的“行為聯邦制”:中央——地方關系的變革與動力[M].北京:東方出版社,2013,12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内乡县| 子长县| 湖北省| 太保市| 北宁市| 襄城县| 阳江市| 龙门县| 定陶县| 璧山县| 资源县| 临沭县| 济南市| 盐城市| 高雄县| 张掖市| 柳江县| 青龙| 浦县| 盱眙县| 河北区| 新晃| 普兰县| 苍溪县| 隆安县| 宝兴县| 邵阳市| 即墨市| 宁蒗| 天门市| 婺源县| 桃园市| 景德镇市| 喀喇| 舒城县| 白朗县| 垣曲县| 富顺县| 体育| 铜鼓县| 博乐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