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回族經(jīng)濟史
  • 楊思遠
  • 611字
  • 2020-05-19 17:13:00

第一節(jié) 回族先民——穆斯林“蕃客”(1)

目前大多數(shù)學者都比較認同這樣的看法:回族族源的國外成分有二,其一,可以上溯到公元7世紀中葉,有到中國經(jīng)商的阿拉伯人和波斯人,即穆斯林“蕃客”留居廣州、泉州、杭州、揚州等地;其二則是13世紀初葉,成吉思汗西征時被迫東遷的中亞各族人、波斯人和阿拉伯人,以及東西交通暢通無阻而自愿東來的商人。這些“外來成分”與中國的漢族、蒙古族等民族結(jié)合并經(jīng)過長期的發(fā)展,約在元末明初時形成回族。

早在651年以前,阿拉伯人、波斯人就與中國開始了經(jīng)濟、政治、文化的往來。公元前138年張騫首次出使西域,于公元前126年回國,就曾提到安息(波斯)以西有條支(阿拉伯)。公元前119年,張騫二次出使西域時,他的副使到過波斯。《史記》和《后漢書》中對阿拉伯的地理、經(jīng)濟和文化都有記載。從漢代起,迄至唐代,中國與中亞和西亞各地的交流關(guān)系進入了新的發(fā)展時期。

由于唐宋時的阿拉伯、波斯商人以經(jīng)商為主,中國人稱他們?yōu)椤稗汀薄ⅰ稗獭焙汀昂獭钡取_@些來華通商的貿(mào)易者,一般多在冬季回國,但由于商業(yè)往來頻繁,有利可圖,加上唐宋政府鼓勵商業(yè)貿(mào)易,因而有不少人便留居中國不歸,這些人被稱為“住唐”,這是唐宋中國和阿拉伯、波斯等國友好往來的顯著特點,也是早期阿拉伯、波斯等商人遷居中國的原因所在。同時,還有許多來自中亞各國的“諸胡”,也曾留居在長安、洛陽等地。長安城內(nèi)有專門為這些蕃商設(shè)立的“西市”,街上有他們開辦的珠寶店、藥鋪等,被稱為“波斯店”。

主站蜘蛛池模板: 聂拉木县| 田阳县| 平顺县| 桐柏县| 马山县| 永福县| 广昌县| 怀来县| 沁源县| 钟山县| 汪清县| 牙克石市| 扶余县| 霍林郭勒市| 扶沟县| 喀喇| 瑞丽市| 铁岭县| 蕲春县| 玉门市| 眉山市| 临桂县| 武隆县| 临清市| 陇南市| 淮南市| 高陵县| 富平县| 宽城| 肥乡县| 钟山县| 陈巴尔虎旗| 乌拉特前旗| 旬阳县| 阿拉善右旗| 长春市| 县级市| 衢州市| 象山县| 东源县| 宁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