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三 授予官職

南宋朝廷偏安一隅,財政經費匱乏,“一切倚辦海舶”(90)。市舶之利更加凸顯,市舶司收入成為政府的重要財源。紹興十六年(1146年)上諭曰:“市舶之利,頗助國用。宜循舊法,以招俫遠人,阜通貨賄?!?a href="#jz_1_267" id="jzyy_1_267">(91)這說明南宋一開始就非常清楚地認識到了海外貿易在其經濟中的重要作用。為此,政府甚至不惜犒賞官爵,對能招徠海外商舶、增加市舶收入的官吏和綱首授以官職,或予以升轉。南宋紹興六年(1136年),泉州知州連南夫奏請:“諸市舶綱首,能招誘舶舟,抽解物貨,累價及五萬貫、十萬貫者,補官有差?!苯ㄑ自辏?127年)至紹興四年(1134年)的八年間,“大食番官啰辛,販乳香值三十萬緡”,泉州一蕃舶綱首蔡景芳因招徠有功,不僅獲“收息錢九十八萬緡”(92)的“凈利錢”,而且獲詔令各補九品“承信郎”官銜,并賜予“公服履笏”。宋高宗因此講道:“廣南市舶司遞年有蕃商息錢,如及額,許補官。此祖宗舊制?!?a href="#jz_1_269" id="jzyy_1_269">(93)這說明對招徠海外商舶有功的官吏連同來華貿易數額巨大的富商,都給予犒賞,授以官爵,為北宋遺制。

這段時期,涌現出了一些來華貿易數額巨大,被授以官職的的蕃客:

歸德將軍辛押陀羅。他以大食勿巡國進奉使的名義來華,曾受到宋神宗的接見,并任廣州的蕃長,進錢糧助修廣州城。(94)他在廣州居住時,“開導種落,歲致梯航”(95),在發展宋與阿拉伯的海上貿易上頗有成績,被宋神宗封為“歸德將軍”。辛押陀羅居住廣州長達數十年,經營對外貿易,事業有成,是富可敵國的大商家。

進奉都蕃首陁婆離慈。他于熙寧六年(1073年)任“進奉都蕃首(即蕃長)”,被宋廷授予“保順郎將”。

久居廣州的蒲晉。紹興二十六年(1156年)二月“二十八日詔,昨知廣州折彥質奏,蒲晉久在廣州居住,已依漢官保奏承信郎,今來進奉,可特與轉五官,補授忠訓郎,其蒲延秀可依昨引接占城入貢陳惟安例,與蒲承信郎”(96)

雖然唐宋政府制定了種種優惠政策鼓勵蕃商貿易,但在“重農抑商”思想的指導下,對待蕃商,主要是優待、寬容取其利,也就是說,不是平等地位上的“雙贏”。因此,不可避免的,蕃商在經貿活動中和政治地位上會受到一定的限制,甚至是地方官員及豪酋的剝削與壓迫,不僅如此,一旦遇到政治動亂,蕃商們往往又會成為被搶劫屠殺的對象。

蕃商在商業活動中雖相對自由,但也受到種種限制。蕃客上岸后,要先交納“舶腳、收市、進奉”三種稅項,其中僅“收市”一項,就使許多珍異名貴值錢之物變成了政府的專賣品,蕃商不免要蒙受損失。而且,在實際繳稅的過程中,往往不止三種,還有市場交易稅、動產稅、人頭稅等。如果在任的地方長官比較清廉,能夠減少或免除苛捐雜稅,蕃商的負擔就會有所減輕;如果遇上貪官污吏,則“海道商舶始至,異時帥府爭先往,賤售其珍”(97)。“南海舶賈始至,大帥必取象犀明珠上珍,而售以下直。”(98)“帥與監舶使必摟其偉異,而以比弊抑償之,至者見欺,來者殆絕?!?a href="#jz_1_275" id="jzyy_1_275">(99)那樣,蕃商的處境就比較困難。

唐末戰亂,蕃商的生命財產得不到保障,其海外貿易已多不在中國的沿??诎冻鞘?,而是轉移到國外的其他港口。顯而易見,蕃商在沿??诎兜纳虡I活動是不穩定的。造成蕃商以上境遇的主要原因是其皆來自國外,在中國人生地疏,而身份又是商人,因而很少有人能在地方政府中擔任官職和掌握實權。在握有海外貿易大權的地方政府中沒有官職,蕃商的商業活動自然會受到一定的限制,其經貿利益有時也很難得到保障。由此,蕃商在中國雖能富有,卻不能獲得相應的政治地位,在諸多方面均要受制于地方政府。

總的來說,唐宋時期作為僑民的穆斯林蕃客由于缺少農業所需的土地這個最重要的生產資料,不可能在以農業為主的中國經營土地。但他們卻獨樹一幟,在“重農抑商”思想根深蒂固的中國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開展了以貢賜貿易和互市為主的商貿活動,他們的足跡遍布中國沿海口岸、大運河兩岸和內陸大都市,在貿易交往的同時也將眾多農作物新品種帶到了中國。當驍勇善戰的游牧民族的鐵騎踏過中亞、西亞時,被征服地區的眾多穆斯林作為軍士、工匠進入中國,回回人的經濟體逐漸形成。


(1) 唐宋時期習慣把外國和外族稱為“蕃”,而把來朝的君主、酋長和外交使節等都稱為“蕃客”。本書講的是作為回族先民的穆斯林“蕃客”,為研究需要,筆者盡量在所有關于“蕃客”的原始資料中,剝離出這部分“蕃客”的資料。由于筆者學力有限,如有不妥,請予指正。

(2) 《全唐文》卷75,《太和八年疾愈德音》。

(3) 喬遠:《閩書·方域志》。

(4) 閡桐.友好往來的見證[N].光明日報,1973-09-06.

(5) 《宋史》卷185《食貨志下》.

(6) 涂門街是通向古泉州城七城門之一的通淮門的街道,俗稱涂門,又稱通淮街,在歷史上曾被稱為“半蒲街”?!鞍肫呀帧庇袃煞N意思,其一是北宋期間,涂門街上建起一座宏偉的回教寺院——清凈寺,以便于回民的宗教活動,當時很多阿拉伯人聚集在寺院的周圍,其中不少是姓蒲的,該街也就被稱為“半蒲街”;其二是宋元之際,阿拉伯后裔、泉州著名歷史人物蒲壽庚府第的范圍占有大半條涂門街,故有“半蒲街”之稱。

(7) (唐)張循之《送泉州李使君之任》(一作《送李使君赴泉州》):“傍海皆荒服,分符重漢臣。云山百越路,市井十洲人。執玉來朝遠,還珠入貢頻。連年不見雪,到處即行春?!?/p>

(8)?。ㄋ危├钰对佀未莺M饨煌ㄙQ易》:“蒼官影里三洲路,漲海聲中萬國商?!?/p>

(9) 楊懷中.回族史論稿[M].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1981:112.

(10) 《永樂大典》卷11907,引《番禺續志》。

(11)?。ㄇ澹╊櫻孜洌煜驴?04。

(12) 有唐一代的波斯蕃客并不是穆斯林。在唐代史籍中,大食和波斯是有區別的,原因是自波斯加入阿拉伯帝國后,一直沒有改奉伊斯蘭教,而是保持著原有宗教祆教、景教、摩尼教等的信仰,過了200多年,才有人開始信教。宋以來,隨著波斯本土的伊斯蘭化和阿拉伯帝國航運業的興盛,中國史籍中記載的“大食”商人多是穆斯林蕃客。

(13)?。郯⒗莅⒉脊!ぐ⒗铩溗箽W迪(馬蘇第).黃金草原與珠璣寶藏[M].耿昇譯,西寧:青海人民出版社,1998.

(14) 《舊唐書》卷131,《李勉傳》。

(15) 蘇頌《圖經本草》載:“鄭相國自敘云:予為南海節度,年七十有五,越地卑濕,傷于內外,眾疾俱作,陽氣衰絕,服乳石補益之藥,百端不應。元和七年,有訶陵國舶主李摩訶,知予癥狀,遂傳此方(即“補骨脂”方)并藥?!?/p>

(16)?。ㄌ疲┵Z耽:《廣州通海夷道》。

(17) 《新唐書》卷182,《盧鈞傳》。

(18) “番商辛押陀羅者,居廣州數十年矣。家資數百萬緡?!保ㄋ危┨K轍:《龍川略志》,卷5。

(19) “元祐間(1086年—1094年),廣州蕃坊劉姓人娶宗女,官至左班殿直?!保ㄋ危┲鞆骸镀贾蘅烧劇?。

(20) (清)徐松:《宋會要輯稿》之刑法二。

(21)?。ㄋ危├顮c:《續資治通鑒長編》,卷118。

(22)?。ㄋ危┲鞆骸镀贾蘅烧劇?,卷2。

(23) (宋)方信孺:《南海百詠》。

(24)?。ㄋ危┲鞆骸镀贾蘅烧劇?,卷2。

(25) (清)徐松《宋會要輯稿》之職官。

(26) 《宋史·食貨志》。

(27) (清)梁廷柟:《粵海關志》卷3。

(28)?。ㄋ危├顮c:《續資治通鑒長編》卷310。

(29) (清)趙汝適:《諸藩志》卷上。

(30) (清)趙汝適:《諸藩志》卷下。

(31)?。鳎┲x肇淛:《五雜俎》卷12。

(32) (宋)李昉:《太平廣記》卷402。

(33) 《舊唐書》卷198,《西戎贊》。

(34) (宋)司馬光:《資治通鑒》卷232。

(35)?。ㄋ危┲苊埽骸豆镄岭s識》“回回沙磧”條。

(36)?。ㄋ危┶w汝適:《諸蕃志·大食國》。

(37) 《舊唐書》卷48,《食貨志上》。

(38) 《新唐書》卷144,《北狄列傳》。

(39)?。ㄌ疲┩蹙S《和賈至舍人早朝大明宮之作》:絳幘雞人報曉籌,尚衣方進翠云裘。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日色才臨仙掌動,香煙欲傍袞龍浮。朝罷須裁五色詔,佩聲歸到鳳池頭。

(40)?。ㄋ危├顮c:《續資治通鑒長編》卷435。

(41) 這是中國史書關于伊斯蘭教徒東來中國的第一次正式記載。中國史學界也將公元651年作為伊斯蘭教傳入中國的標志。此處的“大食”,是指原阿拉伯民族,后多以“大食”代稱阿拉伯帝國。噉密莫末膩,即阿拉伯帝國第三任哈里發鄂斯曼(644—654年在位)。

(42)?。ㄋ危├顮c:《續資治通鑒長編》卷87。

(43) 《宋史·禮志》。

(44) 白壽彝.中國伊斯蘭史存稿[M].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1982:128.

(45)?。ㄔ┟撁摚Ⅳ攬D等:《宋史·大食傳》。

(46)?。ㄇ澹┬焖桑螘嫺濉す俾毸乃模跰].北京:中華書局影印本,1957.

(47) 曾鞏:《文定集》卷16,《陳公神道碑》。

(48)?。ㄇ澹┬焖桑骸端螘嫺濉ま乃摹?。

(49)?。ㄇ澹┬焖桑骸端螘嫺濉ぢ毠偎乃摹?。

(50) 史仲文,胡曉林.中國全史(卷42)隋唐五代經濟史[M].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2011.

(51) 《舊唐書》卷185,《良吏下·宋慶禮傳》。

(52) 《全唐文》卷515,引王虔休:《進嶺南王館市舶使院圖表》。

(53) 《酉陽雜俎續集卷五·寺塔記上》。

(54)?。ㄋ危├顣P等:《太平廣記》卷403“魏生”條引《原化記》。

(55) 《資治通鑒》卷232,《唐紀48》。

(56) 《冊府元龜》卷999,《外臣部·互市》。

(57) (宋)李昉等:《太平廣記》卷17。

(58)?。ㄋ危├顣P等:《太平廣記》卷16。

(59) 穆根來,汶江,黃倬漢.中國印度見聞錄(卷1)[M].北京:中華書局,1983:18.

(60) 《唐律疏議》卷26,“負債違契不償”條規定:“諸負債違契不償,一匹以上,違二十日笞二十,二十日加一等,罪止杖六十;三十匹,加二等;百匹,又加三等。”而且各令備償。

(61) 韓毅.唐宋時期回族先民對西北商業經濟的開發與貢獻[J].青海民族研究(社會科學版),2002(3).

(62)?。ㄇ澹┝和㈤骸痘浐jP志》卷3。

(63) 馬建春.“識寶回回”與中國珠寶業的發展[J].暨南史學(第五輯),2007(00):197.

(64)?。ㄋ危├顣P等:《太平廣記》卷402。

(65) (唐)戴孚:《廣異記》。

(66) 趙汝適:《諸蕃志》卷下,《珠子》。

(67) 朱彧:《萍州可談》卷2。

(68) 《太平廣記》中載:唐安史定后,有魏生者,少以勛戚,歷任王友,家財累萬?!妥詾閷殨头?,每年一度與鄉人大會,各閱寶物。寶物多者,戴帽居于座上,其余以次分。……諸胡出寶,上坐者,出明珠四,其大逾徑寸,余胡皆起稽首禮拜。其次以下,所出者,或三或二,悉是寶。至坐末。諸胡咸笑戲魏生:“君亦有寶否?”生曰:“有之?!彼斐鏊鶓岩允局孕?。三十余胡皆起,扶生于座首,禮拜各足。生初為見謔,不勝漸悚,后知誠意,大驚異。

(69) 謝弗.唐代的外來文明[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500.

(70) 《舊唐書》卷198,《佛菻傳》。

(71) 《新唐書》卷221下,《西域傳下》。

(72) 《新五代史》卷74,《四夷附錄第三》。

(73) 《遼史拾遺》卷18,《屬國表》。

(74) 劉迎勝.絲路文化·草原卷[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155.

(75) 《新唐書》卷221下,《西域傳下》。

(76) 《全唐詩》卷5,《水精》。

(77) (宋)王象之:《輿地紀勝·福建路·泉州》卷130引《清源集李文敏詩》。

(78) 《全唐文》卷515,《進嶺南王館市舶使院圖表》。

(79) 曾昭璇.廣州伊斯蘭古跡研究[M].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1989:350.

(80) 泉州海外交通史調查組.泉州宋元時代“蕃坊”遺址調查[M]//泉州海外交通史料匯編.泉州:中國海外交通史研究會,1983:91.

(81)?。ㄋ危徝髦骸吨袇羌o聞》(《學海類編》本)卷三。

(82) (宋)龔明之:《中吳紀聞》(《學海類編》本)卷三。

(83)?。廴眨萑示镪呏跽纪ǖ染幾g:《唐令拾遺》,《關市令第二十六·五條》。

(84) [日]仁井田陞著,王占通等編譯:《唐令拾遺》,《關市令第二十六·五條引據》。

(85) 傅筑夫.中國封建社會經濟史(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460.

(86) 《宋史》卷167,《職官志》。

(87) (清)徐松:《宋會要輯稿》官職四四。

(88)?。ㄇ澹┬焖桑骸端螘嫺濉饭俾毸乃?。

(89) 《全唐文》卷10,《疾愈德音》。

(90)?。ㄇ澹╊櫻孜洌骸短煜驴肪?20。

(91)?。ㄇ澹┬焖桑骸端螘嫺濉仿毠偎乃?。

(92) 《宋史》卷173,《食貨志下》。

(93)?。ㄋ危┰犁妫骸稐H史》卷11,《番禺海獠》。

(94)?。ㄇ澹┬焖桑骸端螘嫺濉忿钠?。

(95) (宋)蘇軾:《東坡全集》卷107,《辛押陀羅歸德將軍》,《東坡全集》卷107。

(96) (清)徐松:《宋會要輯稿》蕃夷七。

(97) 《新唐書》卷182,《盧鈞傳》。

(98) 《新唐書》卷158,《韋正貫傳》。

(99) 《全唐文》卷764,《嶺南節度使韋公神道碑》。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乡宁县| 武冈市| 西华县| 仁布县| 永仁县| 稻城县| 防城港市| 南雄市| 靖西县| 德惠市| 兴海县| 镇坪县| 景德镇市| 潮州市| 苍山县| 本溪市| 冕宁县| 沙河市| 双峰县| 嘉定区| 新绛县| 泰安市| 原平市| 万州区| 长丰县| 伽师县| 桦南县| 墨竹工卡县| 肥西县| 岑巩县| 保康县| 招远市| 辉县市| 四会市| 大英县| 湾仔区| 金沙县| 万荣县| 周宁县| 茶陵县| 汉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