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回族經(jīng)濟史
  • 楊思遠
  • 1989字
  • 2020-05-19 17:13:00

二 廣州

“自唐始通大舶,蠻人云集,商賈輻輳。”(10)“自唐設(shè)結(jié)好使于廣州,自是商人立戶,迄宋不絕。詭服殊音,多流寓海濱灣泊之地。筑石聯(lián)城,以長子孫……夷人隨商翱翔于城市,至有蠻媼賣藥。”(11)唐代阿拉伯、波斯(12)等商人,由陸路來長安者,既有商業(yè)之便,又借軍事之利,日益繁盛。由長安向東到達河南、山西、河北、山東一帶,但至唐玄宗時,于開元二年(714年)、天寶二年(743年)兩下敕令,禁止互市。實行與西域經(jīng)濟絕交,封鎖交通,中西交通陸路往來逐漸斷絕,阿拉伯、波斯商人便轉(zhuǎn)由海道而來,他們多由海道到達珠江畔的廣府(今廣州)。因此,唐政府特置市舶司的機構(gòu),任命市舶使的官員以管理進出口之商務(wù)。阿拉伯歷史學家和地理學家阿布·哈桑·阿里·麥斯歐迪,在其歷史巨著《黃金草原與珠璣寶藏》中曾描寫廣州說:“廣府是一個大城市,位于一條大河的岸上,這條大河是流入中國海的。城與海之間,相距六七日的途程。從巴士拉、西拉夫、阿曼,印度各城市、桑夫群島和其他國家的船只,載運各種商品開進這條大河,一直開到廣府附近。廣府城人煙稠密,僅僅統(tǒng)計伊斯蘭教人、基督教人、猶太教人和火襖教人就有二十萬人。”(13)

《舊唐書·李勉傳》云:“大歷四年(769年),除廣州刺史,兼嶺南節(jié)度觀察使。……前后西域舶泛海至者,歲才四五。勉性廉潔,舶來都不檢閱。故末年至者四千余人。”(14)若以每舟容載二百人計算,四千余舶載人八十萬,一年之中,每天有十一舶進口,二千二百余人登岸。唐時廣州海外貿(mào)易之盛,可以想見。《全唐文》卷五一五載王虔休《進嶺南王館市舶使院圖表》,文中就講到毗鄰廣州的潮州在唐德宗時,蕃商列肆而市,其互市之繁榮景象。其文云:“由是梯山航海,歲來中國。……近得海陽舊館,前臨廣江,大檻飛軒,高明式敘;崇其棟宇,辨其名物;陸海珍藏,徇公忘私。俾其戴天捧日,見圣人一家之為貴;窮祥極瑞,知天子萬方之司存。今年波斯、古邏本國,二舶,順風而至,亦云諸蕃君長,遠慕望風,寶舶薦臻,倍於恒數(shù)。臣奉宣皇化,臨而存之,除供奉進備之物外,并任蕃商,列肆而市,交通夷夏,富庶於人。”隨著廣州外貿(mào)的興起,商人云集,以至有阿拉伯籍的名醫(yī)也來僑居。(15)

據(jù)唐代著名的地理學家賈耽(730—805年)記述,唐時中國與大食(今阿拉伯)和波斯(今伊朗)等國的來往已有陸、海兩條固定的通道,其中就詳細記載了廣州經(jīng)由海南島到阿拉伯各國的航線:“廣州東南海行,二百里至屯門山(今廣東深圳南頭),乃帆風西行,二日至九州島石(今海南東北海域七州列島)。又南二日至象石(今海南東南海域獨珠石)。又西南三日行,至不勞山(今越南占婆島),山在環(huán)王國(即占城國)東二百里海中。……小舟流,二日至末羅國(今伊拉克巴士拉)大食重鎮(zhèn)也。又西北陸行千里,至茂門王所都縛達城(今伊拉克巴格達)。”(16)

來往廣州做生意的穆斯林商人,起初多是在一年的早春時節(jié)來華經(jīng)商,待到次年冬季時趁季風回國,但隨著貿(mào)易的深入開展,有不少人開始“住唐”留居。他們在當?shù)兀芭c華人錯居,相婚嫁,多占田,營茅舍”(17)。有的“家資數(shù)百萬緡”(18),有的“官至左班殿直”(19)。兩宋時,廣州的阿拉伯、波斯穆斯林較唐代更多,其中久居不歸者也頻頻出現(xiàn)。宋仁宗景祐二年(1035年)廣南東路轉(zhuǎn)運使的官員向朝廷報告說:“廣州每年多有蕃客帶妻兒過廣州居住,今后禁止廣州不得賣予物業(yè)。”(20)景祐三年(1036年),宋朝政府專為此下令,“廣州海南番客毋得多市田宅,與華人雜處。”(21)這反映出當時在廣州穆斯林商人有帶家眷定居,并買田買房,“與華人雜處”了。但是,在廣州也有穆斯林商人聚居的區(qū)域,史載:“廣州番坊,海外諸國人聚居,置番長一人,管勾番坊公事,專切招邀番商。”(22)另外,穆斯林在廣州也已營建了公共墓地,廣州城西十里地方有“番人冢,累累數(shù)千,皆南首西向”(23)

宋代國際貿(mào)易中,廣州港繼唐之后繼續(xù)繁榮。北宋末,徽宗崇寧初(1064年),在廣東、福建、兩浙三路各置提舉市舶司,而“三方唯廣最盛”(24)。至南宋高宗時,“廣州自祖宗以來,興置市舶,收課入倍于他路”(25)。廣州貿(mào)易中,以香藥獲利最多,史載:“宋之經(jīng)費,茶、鹽、礬之外,惟香之為利博,故以官為市焉。”(26)北宋神宗熙寧年間(1068—1077年),明、杭、廣州市舶司,共買到乳香共計354449斤,其中,明、杭兩州只有5000多斤,而廣州博買到348673斤,占三個口岸市舶司所收乳香總數(shù)的98%,可見,廣州港在當時對外貿(mào)易中的地位。(27)因此,時人都稱道廣州。北宋時朱初平說:“廣州,外國香貨及海南客旅所聚。”(28)

宋代廣州香藥多數(shù)從大食運來,三佛齊是太平洋與印度洋的交通要沖,“扼諸番舟車往來之咽喉”(29),是大食人來華的必經(jīng)要路。所以當時人的記載明確說:“金顏香……所謂三佛齊有此香者,特自大食販運至三佛齊,而商人又自三佛齊販入中國耳。”“腦子……世謂三佛齊亦有之,非也,但其國居諸番來往之要津,遂截斷諸國之物,聚于其國,以俟番舶貿(mào)易耳。”“乳香……大食以舟載易他貨于三佛齊,故香常聚于三佛齊。”(30)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海林市| 西盟| 昭通市| 新巴尔虎左旗| 永仁县| 兰考县| 房山区| 永兴县| 长武县| 罗源县| 定日县| 赤峰市| 吴江市| 南昌县| 平潭县| 宁都县| 莒南县| 万年县| 方山县| 长白| 弥渡县| 崇义县| 本溪| 连南| 仙桃市| 乳山市| 邹平县| 兰州市| 龙山县| 扎赉特旗| 玛沁县| 南漳县| 鄂托克前旗| 麻栗坡县| 于都县| 江安县| 靖宇县| 黎平县| 土默特右旗| 绵阳市| 加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