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8章 做事的細節(1)

做事是我們在當前生活中和未來事業中的重要能力,也是成就我們自身的關鍵所在。我們學會做事,其實就等于培養了我們適應日益變化的社會的綜合能力,這種綜合能力包括社會行為技能和我們的個人素質。我們只有現在學會做好小事,以后才能夠做好大事。

17.控制自己的情緒,不亂發脾氣

情緒既可以為我們所用,也可以成為傷害我們的利器。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那樣的不快,如果不能掌握情緒,我們就會淪為情緒的奴隸,時時受著它的擺布,心情就會變壞。著名學者蔡禮旭先生曾說:“只有掌控情緒,才能掌握未來。”我們要做情緒的主人,才能不被情緒左右,活得更加精彩。

張耳和陳馀是春秋戰國時期魏國的名士,秦國滅掉魏國之后,用重金懸賞捉拿二人。兩人無奈之下,只得喬裝打扮,改名換姓逃到陳國。

一天,一個官吏因一件小事用鞭子猛抽陳馀,陳馀想起自己以前是那么受重用,是那么有地位,何曾受過這樣的侮辱,他非常憤怒,當即想起來反抗。

張耳在旁見狀不妙,便用腳使勁踩了陳馀一下,提醒他要忍耐,陳馀終于沒吭聲。官吏走后,陳馀怒氣仍未消。張耳便數落他一頓:“當初我和你怎么說的?連今天這一點小小的侮辱你都忍受不了,你想為了得罪一個官吏而去死嗎?”

后來,陳馀和張耳的命運果然不同:張耳成了劉邦的開國功臣,而陳馀輔佐趙王,落得被斬首的下場。

有人說,情緒就像一匹馬,如果你能控制它,它會讓你體驗風馳電掣的感覺,它會成為你的好朋友;如果你不能控制它,它則有可能將你摔下。張耳和陳馀,一個善于控制情緒,遇事冷靜能忍耐,最終成就了一番事業;而陳馀遇事沖動易怒,最終的下場也十分凄慘。

由此可見,生活給予我們每個人都是同等的生活環境和機遇,可是,懂得控制情緒的人會走得更遠,而不懂得控制情緒的人則會被情緒牽著鼻子走,最終敗下陣來。

現在,我們看到很多年輕人脾氣很大,遇事一點都不冷靜,動不動就喜歡發脾氣。而且脾氣一上來,既不分場合,也不分對象,只管將自己的情緒發泄出來,毫不考慮后果。最讓人頭疼的是,很多人還將這種沒有涵養的做法解釋成“有性格”、“酷”。反之,那種遇事忍耐謙讓的人,反而被說成是“窩囊”。

其實,懂得控制情緒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控制情緒并不難,只是我們不想去做。一切的情緒都來自于我們自身,我們自己才是情緒的創造者,自然應該懂得控制情緒。我們要學會合理地運用情緒,既不要讓壞情緒傷害自己,也不要讓壞情緒傷害別人。

有一個小男孩十分任性,脾氣很壞,經常無理取鬧,家里人對他的壞脾氣感到無可奈何。有一天,爸爸想到一個辦法,他遞給小男孩一袋釘子,并跟他說:“孩子,當你想發脾氣的時候,就釘一根釘子在后院的籬笆上。”

小男孩感到很有趣,每次他發完脾氣,就跑到后院在籬笆上釘一顆釘子。在釘釘子的過程中,他慢慢地了解了爸爸的心思,他漸漸學會了控制自己的脾氣,每天釘下釘子的數量逐漸減少了。終于有一天,他一根釘子都沒有釘,他高興地把這件事告訴了爸爸。

爸爸說:“從今以后,如果你一天都沒發脾氣,就可以在這天拔掉一根釘子。”小男孩記住了爸爸的話,時間慢慢地過去了,他終于把所有的釘子都拔出來了。他高興地拉著爸爸的手走到后院的籬笆旁,指著籬笆對爸爸說:“爸爸您看!一顆釘子都沒有了,我已經學會不發脾氣了!”

爸爸微笑地看著小男孩,并對他說:“孩子,你做得很好。但是,你有沒有發現這些籬笆上的洞?這些圍欄永遠也不能恢復成從前的樣子了。這就像是你拿刀子捅別人一刀,不管你說了多少次對不起,那個傷口將永遠存在。你生氣的時候說的話帶給人們的傷害,就像籬笆被釘子釘過之后留下疤痕。要知道,心靈上的傷口比身體上的傷口還難以恢復。”

小男孩驚訝地望著爸爸,他終于明白了爸爸這樣做的含義。從此,小男孩終于懂得管理情緒的重要性了,他再也沒有發過脾氣。小男孩最終戰勝了自己,這是值得高興的事。

一個懂得控制情緒的人,未來的人生之路就會非常順暢,這是因為,一個懂得控制情緒的人永遠生活在理智之中,不會因為情緒的激動而做錯事;反之,一個被情緒牽著鼻子走的人,一遇到事情就會喪失理智,所以,成長路上必然會遇到很多的不如意。所以,我們也要像小男孩學習,做個能夠掌控情緒的勇者。

這樣做一做

1.明白發怒的害處。據科學研究,喜歡發怒的人,機體長期處于這些不良的情緒影響下,往往會引起多種疾病的發生,如高血壓、胃潰瘍,以及心理障礙等。而遇事豁達的人,身體則相對健康。不僅如此,一個人如果情緒容易激動,他的人際關系也會受到不良的影響,因為人人都不喜歡脾氣暴躁的人。因此,我們應該學會自覺地調節和控制情緒。

2.多與大自然親近。與大自然親近有助于保持心情愉快,在廣闊的天地中,人的心胸也會變得開闊。如果沒有條件經常去遠足,那么,至少要每天保持十幾分鐘的散步時間,戶外的青草綠樹會對心情有裨益。

3.適當地將情緒宣泄出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煩惱與不快,當感到無法承受的時候,不妨主動給心靈來一次“大掃除”。比如,痛痛快快地哭一場,讓所有的壓抑都隨淚水流去。研究證明,痛哭一場能排除體內毒素,有利于調整機體平衡。當然,你也可以選擇你喜歡的方式來宣泄:例如找個親近的人傾訴等等。總之,不要等到情緒無法控制時再去收拾。

4.給自己時間靜一靜。不管多忙,每天抽出點時間來給自己,讓自己靜下來,好好地回顧一下一天的作為。這樣做不僅可以讓心靈得到放松,還能有自我反省的功效。當一個人將注意力放在自己的過失上時,自然不會太苛求別人,也就不會有太多的負面情緒。

智慧滿行囊

古人云:“忍激二字是福禍關。”忍,是忍耐;激,是激動,二者的區別在于能不能克制。事實證明,能克制就能得福,不能克制就可能帶來災禍。

很多重大刑事案件的主犯,他們在犯罪清醒過來之后都覺得很后悔,覺得自己當時真的是昏了頭,才會起了殺人的念頭。其實,他們都缺乏控制情緒的能力,當事情發生的時候,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讓怒氣沖昏了頭,最后造成無法挽回的后果。

如果真想讓人生過得意義,那么,首先要學會控制情緒。面對壞情緒,如果一味地讓它發展,那么,我們的人生將不可收拾,最后將陷于極大的危機之中。是讓情緒牽著你走,還是主動掌控情緒?我們應該有正確的選擇。

美國前總統杰弗遜教眾人如何做到“忍耐”,他說,當他生氣的時候,開口前先數到十,如果非常憤怒就先數到一百。這不失為一個良策,我們可以試著做一下。

18.想好就去做,千萬別再拖延

很多人喜歡把事情拖到明天去做,其實,“明天”只是一個幌子,是對自己的欺騙。該今天做的事一定不要拖到明天,因為明天還有明天的事。所以,當我們早晨醒來,面對初升的太陽時,就應該果斷地背起行囊迎著第一縷晨光前行,而不要躺在床上幻想一天的行程。

從前有個人讀了很多書,人們都覺得他很有學問,他自己也這么覺得。可是,他有個壞毛病,就是不管什么事讓他遇到,不論輕重緩急,他都要先研究個沒完沒了,方才肯動手做事。

有一天,他跟著獵人們去圍獵,在圍獵的過程中,不小心身上中了一箭。不幸的是,這是一支毒箭,而且毒性很厲害,疼得他差點昏過去。人們七手八腳地把他抬回家,急急忙忙要去請醫生,可是,沒想到這個人死活不干。

他忍著疼痛對眾人說:“大家別忙!這個問題我要先研究一下,我得弄清楚,到底是誰這么馬虎向我射毒箭呢?這些我現在一點不知道。再說,那人到底是用什么弓射的箭呢?這把弓是大是小?是木質的還是竹質的?弓弦又是用什么料子做成的?是藤還是筋?箭是用什么材料做的?是蘆葦,還是竹片呢?你們等著,等我把這些都搞得水落石出了,再去請醫生來把箭拔掉。”

眾人聽了他的話啼笑皆非。最后,由于錯過了治療的最佳時機,他那條受傷的腿被截掉了。要不是他做事不分輕重緩急,這樣拖延誤事,原本是有希望痊愈的。

很多成功人士在總結自己奮斗的經驗時,總會語重心長地說:“人一定要學會克服拖延的壞習慣,事情只要想好就馬上去做,這樣才有成功的希望。”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可以看到一些人,想好的事情總不能馬上動手去做,總是覺得自己準備得不夠充分,遇到棘手或者不愿意做的事情更是如此。事情就這樣一拖再拖,到最后連做事的機會也錯過了,再想去做已經來不及了。

其實,這是大多數人的通病,人們總是熱衷于訂立目標,可是,“雄心壯志”往往只能持續很短的時間,等到真要行動時,卻遲遲不肯向前邁一步。我們總是習慣于寬慰自己說:“再等等吧,我還需要再準備一下,也許明天就可以開始了。”我們把希望都寄予“明天”的努力,最后往往會一無所得。

實際上,“明天”只是一個幌子,是一個永遠也到不了的日子。把這個道理運用到生活中,我們就會明白,與其費盡心思地把今天可以做完的事拖到明天,不如今天就痛痛快快地完成。一般情況下,任務拖得越久,做事的態度也越來越勉強,第一步也越來越難邁。

我們都有這個經驗,本來在熱情高漲時可以完成的事情,被推遲一段時間后,就變成了苦不堪言的負擔。所以說,拖延就意味著逃避,而其結果也往往是不了了之。

環顧周圍,很多人都是拖延習慣的受害者。當大家沉迷于網上游戲的時候,其實,心里比任何人都清楚,自己該用這段時間去學習、去做作業。因此,這段看似快樂的游戲時間,往往充斥著負罪感和焦慮感。與其這樣下去,何不痛下決心和拖延的壞毛病說再見呢?

其實,做事情就像春天播種一樣,如果在春天沒有及時地把種子播種下去,就會誤了農時,無論夏天再努力地澆水,也無法在秋天有個好收成了。所以,我們要養成“今日事,今日畢”的好習慣,不要等到‘情緒來了’或是‘時間充足’的時候才動手,想好了立即去行動,往往會有豐厚的回報。

這樣做一做

1.振奮精神,相信自己一定能做到不拖延。沒有人天生就有那么多壞毛病,一定要對自己樹立信心,相信拖延的壞習慣一定可以改掉。下一次再遇到同樣的情況,要學著鼓勵自己,把握住機會改掉拖延的壞習慣。一旦有一次成功克服拖延的經歷,以后再這樣做就容易很多了。

2.設定具體的目標。當我們設立目標時,應該有大目標,也要有清晰的小目標。比如,你的目標是考上某個大學,那么,你的小目標就要設定在這個月甚至一周的學習計劃上。如果只有大目標而沒有小目標,事情就變得遙遠而空洞,變得不容易著手。所以,不妨把任務劃分成一個個可以控制的小目標。

3.從小事著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任何一個好習慣的養成都不是那么容易,尤其是當人們面對一種“頑疾”的時候更是如此。所以,我們不能輕視小事的力量,生活中點滴的小事,都是歷練我們的機會。要學會在生活的小細節中修正自己錯誤的行為和觀念,時間一長積少成多,好的習慣自然會養成。

智慧滿行囊

明末清初錢鶴灘先生的一首《明日歌》流傳甚廣,詩歌這樣寫道:“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世人苦被明日累,春去秋來老將至。朝看水東流,暮看日西墜。百年明日能幾何?請君聽明日歌!”

人人都知道“待明日”的害處,可是,很多人卻總是在“待明日”中蹉跎歲月。最終虛度一生,一事無成。很多年輕人都有一種錯覺,那就是——自己還很年輕,有大把的時間來等待和揮霍。關于這個問題,有位哲人這樣說道:“時間就像一把沒有聲音的銼刀。”如果不能好好利用時間,振奮精神將時間用在做正確的事上,我們就會遺憾終身。因為,這把時間的銼刀會銼掉我們的志氣,銼掉了我們的青春歲月,最終會銼掉我們寶貴的生命。

所以,當我們有能力去做事的時候,一定不要欺騙自己,選擇拖延。昨天已經過去,明天還沒有來到,惟有當下才是你現在能把握的,才是最珍貴的時光。把握住今天,勝似無數個明天……

19.沒有經過允許,不亂動他人的東西

不亂動別人的東西,就是對人起碼的尊重,也是體現了我們的道理和修養。當我們到了一個新環境的時候,千萬不要做“不速之客”隨便亂動他人的東西,要知道,這樣的人是最不受歡迎的。當然,面對熟悉的人也應學會尊重,這是做人最基本的素質。

有一家待遇優厚的外資企業招聘,有很多人趕去應聘,最后只有7個條件最好的年輕人過五關斬六將,沖到了最后一關,他們將要接受總經理的面試。

面試被安排在總經理的辦公室,大家落座后,總經理接了個電話后對大家說:“真是抱歉,我有點急事,要出去10分鐘,你們能不能等我一會兒?”這幾個人紛紛回答:“沒關系,您去忙,我們等您。”

總經理離開了房間,等了一會兒,幾個年輕人覺得無聊,紛紛站起身走動起來。他們有的走到總經理的辦公桌前,翻看起桌上的文件來,有的走到了書架旁,隨意地翻動書籍。只有一個年輕人,始終坐在椅子上,安靜地等待總經理的到來。

10分鐘后,總經理回來了,他進門后看了看大家,然后指著一直坐在椅子上的年輕人說:“面試結束了,您被錄取了,其余的人可以回去了。”

應聘的年輕人面面相覷。總經理解釋道:“我不在的這一段時間,你們的表現就是面試結果。亂翻別人東西、不拘小節,這反映了一個人基本的職業素養和道德品質。雖然你們的專業都很優秀,但是本公司不希望招收這樣的職員。”

我們總聽父母說,他們很小的時候,他們的父母就給他們定了很多規矩,比如到別人家里去做客,絕對不許亂翻別人的東西;如果想玩某一樣東西,一定要經過主人的同意才行。其實,這種規矩就是做人的規矩,是我們祖祖輩輩留下來的一種替人著想、時時處處站在對方角度考慮的思想。

磊磊和新新是同桌,新新的爸爸從外地給他帶回一個多功能文具盒,磊磊也很喜歡那個文具盒,想到爸爸最近要出差,就想把新新的文具盒帶回家,讓爸爸看著也給他買一個。放學的時候,新新有事去了老師辦公室,磊磊沒來得及跟新新商量,就直接拿著文具盒回家了。

新新回到教室,發現心愛的文具盒不見了。他急壞了,并把這件事情告訴了老師。第二天上課的時候,老師委婉地向同學們說了這件事,只說也許是哪一位同學太喜歡新新的文具盒,沒經過允許拿去玩了,忘記還給新新了,請這位同學下課的時候還給他。

磊磊想舉手解釋一下,可是,早上上學走得太匆忙,他忘記把文具盒帶回來了。他覺得自己有點解釋不清楚。雖然后來他私下把文具盒還給了新新,新新也沒有責怪他,可是磊磊還是覺得很過意不去。

主站蜘蛛池模板: 壤塘县| 高清| 电白县| 开化县| 蓝山县| 象州县| 曲松县| 横山县| 武穴市| 阜城县| 房产| 岗巴县| 银川市| 龙胜| 林周县| 界首市| 牙克石市| 兴安县| 南川市| 卢湾区| 安泽县| 龙井市| 寿宁县| 叶城县| 大足县| 泉州市| 漳州市| 兴安县| 镇康县| 乡城县| 肃宁县| 衡山县| 乐安县| 如皋市| 获嘉县| 兴山县| 夏津县| 山阳县| 仙游县| 双鸭山市| 临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