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構建實驗文化(《哈佛商業評論》2020年第3期/全12期)(哈佛商業評論)
- 哈佛商業評論
- 767字
- 2020-04-22 11:17:00
冬天再長,
春天也在回來
當我們準備2020年3月刊的稿件時,正值全國戰“疫”進入攻堅階段,與許多企業一樣,本期雜志的印刷、配送環節勢必不如以往順利,但我們還是決定正常出刊,希望盡力讓那些深愛本刊的讀者能如常收到雜志,收到我們惦念讀者,不負期待的心意。
不知道本期雜志到您手上時,疫情是否已經好轉,您和您的家人是否安好?在此,《哈佛商業評論》中文版全體同事對在這次疫情中離去的人們致以最深切的哀悼,對奮戰在一線的醫護工作者、媒體同行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在舉國戰“疫”的同時,從大洋彼岸也傳來不幸的消息:2020年1月23日,哈佛商學院教授,“顛覆性創新”理論創始人克萊頓·克里斯坦森(Clayton Christensen)在美國馬塞諸塞州因癌癥并發癥離世,享年67歲。多年來,克里斯坦森都是《哈佛商業評論》最高產的作家之一,無數管理者受到“顛覆性創新” 理論的影響,全球最有影響力的企業都將之奉為創新圭臬。在本期雜志中,我們特別推出了紀念專題,與讀者一起追思這位當代管理大師,重溫他的經典理論和思想。
本期聚光燈欄目是一組關于構建實驗文化的文章。在日趨數字化的今日世界,隨機可控的對照實驗是一種創造或提升在線體驗的重要方式。眾多企業都發起在線測試以期獲得用戶的真實反饋,卻無功而返。但障礙并不在于工具,而在于企業沒有創建相應的文化。作者就如何改進給出了具體的建議,包括:營造培養好奇心的環境,將數據置于意見之上,讓每個人都可以開展測試,所有實驗都以符合道德倫理的方式進行,管理者要擁抱新的領導模式。
測試有著不確定性,也會付出不菲的代價,讓它們有所回報最好的辦法就是: 讓所有信息向所有人透明,讓人們能自由安全地表達意見,團隊領導人以身作則,創建有效的系統、資源和組織結構。
2020年的開始如此沉重,有巨星隕落,有蒼生罹難......但無論這個冬天多么漫長都終將過去,我們期待春天早日來臨。
《哈佛商業評論》中文版編輯部 hbrchina.org
- 企業環境信息披露研究報告(2021)(《21世紀經濟報道》深度觀察)
- 雪球???20期:價值投資A股實操手冊
- 用技術加激情填平教育鴻溝(《復旦金融評論》第6期)
- 上海信息化(2021年第1期)
- 中產階級癌
- 國貨新生(《商界》2021年第4期)
- 提高職場執行力(《哈佛商業評論》增刊)
- 證券市場周刊-紅周刊(2016年第30期)
- 構建AI型組織(《哈佛商業評論》2019年第7期)
- 大城市群重構金融格局(《北大金融評論》2021年第1期)
- 送你一份年度管理大餐:2018年度最受歡迎TOP10(《哈佛商業評論》微管理系列)
- 經濟學泰斗的管理思路(《哈佛商業評論》增刊)
- 雪球???03期:逆勢抗跌債基怎么選?
- 決勝內容戰略:打造共創時代新增長引擎(哈佛商業評論)
- 傻瓜式投資(雪球島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