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 伊什塔爾門與《漢謨拉比法典》

巴比倫古城遺址在現在的伊拉克首都巴格達以南約90公里的地方。3800年前,這里誕生了強大的巴比倫帝國,帶來了人類歷史空前的輝煌,人們把這個古老的文明稱為“巴比倫文明”,或“巴比倫-亞述文明”。

巴比倫最初不過是兩河流域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上一個無名小城,后來不斷壯大和輝煌,成為兩河流域的明珠。《圣經》中把這里稱為“天堂”。

巴比倫城市占地達2100英畝,是當時規模最大的城市之一。幼發拉底河把整個城區分成兩部分,河西為新城,河東為舊城,河兩岸架設了大橋。整個城市被一條長約18公里,高約3米的城墻環繞著,城墻上塔樓林立,每隔約44米有一個塔樓。整個城墻分為內外兩重。外城墻又分為三重,最厚的達7.8米,最薄的也有3.3米,上面建有較小的戰垛以利于隱蔽射擊。內城墻間建有壕溝和上圍,寬約20米到80米不等的護城河蜿蜒于內城墻外。尼布甲尼撒二世在巴比倫城的內墻和外墻各有一處王宮,稱為北宮苑、南宮苑。

南宮苑長50米,寬15米,其名聲遠遠高于北宮苑。南宮苑建有五個建筑樣式各異、錯落有致的大院落。尼布甲尼撒二世的正殿在第三重院落,王座就安放在大殿的南墻正中。在南宮苑的一側就是聞名世界的“空中花園”。巴比倫城的建筑大多用上了釉的彩色磚塊修成,神廟和王宮更是如此。這種鑲有彩色圖案的建筑使整座巴比倫城更顯得壯美、富有激情和人文氣息。

在遠征以前,亞歷山大認為希臘民族是唯一開化的文明,隨著東征,他逐漸認識到波斯人和希臘人一樣具有杰出的智慧和才能。于是他產生了一個偉大的計劃,想讓波斯人、希臘人與馬其頓人結為友好的同伴。為了促進馬其頓人和波斯人、東方人的融合,亞歷山大和大夏貴族羅克珊娜結婚,并鼓勵馬其頓人和東方女子結婚。

巴比倫王國的締造者漢謨拉比,是一位具有軍事天才和治國才能的君主,為了在統一疆域之后能平定內亂,他制訂了一種“公平的法律”,并將它推廣到全國各地。漢謨拉比是西亞歷史上最早實行法治的一位國王。他自稱是“太陽神最寵愛的牧羊人”。為表示自己的“王權神授”的永恒性和不可侵犯性,他把這部“法典”鐫刻在用楔形文字書寫的高大的玄武巖石碑上。

巴比倫城的八道城門全用八個神的名字來命名的。北門所稱的伊什塔爾,是世界上最早的史詩《吉爾伽美什》中司愛情的女神。整個北門在陽光的照耀下閃閃發光,各種金色的動物塑在藏青色琉璃磚上具有特殊的藝術效果,它是那樣高雅、素樸而又光彩奪目。這座伊什塔爾大門現由柏林國家博物館復原收藏。

巴比倫城的城門為世界城市城門之最,共有100多座。但其中最著名的是城市的北門——伊什塔爾門。

在巴比倫神話中,伊什塔爾是掌管戰爭和勝利的女神。伊什塔爾城門高達12米,雄偉壯麗,氣勢磅礴,正如它的名字一樣富有激情,給人以堅不可摧的感覺。每道門有4個望樓,望樓和望樓之間有拱形過道相連。墻外壁都是用色彩艷麗的彩釉磚砌成。門墻和塔樓上嵌滿藍青色的琉璃磚,磚上飾有野牛和龍等獸類的浮雕。每塊浮雕高約90厘米,共有575座。

然而由于巴比倫城多次毀于戰火,伊什塔爾門成了現在該城唯一完整的建筑。

巴比倫的文明史可謂源遠流長。蘇美爾人、巴比倫人、亞述人和迦勒底人共同在兩河之間創造了巴比倫文明。早在公元前5000-前4000年,在兩河下游地區就有蘇美爾人定居。蘇美爾人創造的文化在公元前2250年左右達到頂峰,形成了兩河流域的初始文明。到公元前21世紀,蘇美爾人的帝國被外來民族所滅。兩河流域中部的阿摩列伊人在公元前19世紀中期重新統一了兩河流域南部,以巴比倫城(在今伊拉克首都巴格達以南)為中心建立了古巴比倫王國,達到了兩河流域文明的極盛時期。公元前1650年,巴比倫帝國被外族入侵所滅。公元前1300年左右,亞述人在底格里斯河的上游開始崛起,到公元前8-7世紀,其帝國達到鼎盛時期,

古巴比倫最杰出的國王是第6位國王漢謨拉比。他是一位智慧英明,具有雄才大略的政治家。他登上王位后,采取了比較靈活的外交政策,先與拉爾撒結盟,滅亡伊新;接著又與馬里聯合,征服拉爾撒,隨即揮兵直逼馬里,基本上統一了兩河流域,最后定都巴比倫。

漢謨拉比在巴比倫帝國建立了君權神授的中央集權制度。他獨攬軍權,振興經濟,重視農業,開發水利,使巴比倫帝國日益興盛。在巴比倫城,他興建了豪華宏偉的宮殿和神廟,架建了橫跨幼發拉底河的大橋,還制造了能夠跨海運輸的大商船,使巴比倫城成為一個極具實力的世界性的大都市。

公元前331年,亞歷山大率軍穿過美索不達米亞北部,在高加米拉平原和波斯進行生死決戰。公元前327年,亞歷山大率領軍隊離開中亞,南下侵入印度并想進一步向恒河流域進發。但此時士兵已經厭戰,亞歷山大萬般無奈,分兩路從印度撤回。公元前324年初,兩路大軍會師在巴比倫境內的奧皮斯城,將近十年的遠征結束。亞歷山大將巴比倫作為首都。他建立了一個龐大的帝國。圖為亞歷山大攻占巴比倫城的情景。

漢謨拉比最大的貢獻是頒布了《漢謨拉比法典》。這部法典刻在一根高225米,上部周長165米、底部周長190米的黑色玄武巖柱上。法典共3,500行,用阿卡德語寫成,分前言、正文和結語三個部分。前言主要宣揚王權神授、炫耀漢謨拉比的豐功偉績;結語則說明漢謨拉比遵從神意創立公正法典以垂久遠,并警告后世,若有敢不遵法典之王,必遭神罰。法典的正文共282條內容,包括訴訟程序、盜竊、軍人份地、租佃、雇傭、商業、高利貸、婚姻、繼承、傷害、債務、奴隸等方面,是世界上現存的保存最完整的一部法典。據說公元前12世紀,埃蘭人入侵巴比倫時將這根石柱作為戰利品擄回蘇薩(位于今伊朗的西部)。1901年法國考古隊在蘇薩遺址發現了這根石柱。

巴比倫城自從尼布甲尼撒一世建都以后,一直在進行大規模的城中建設,包括王宮、神廟、大道和寺塔。巴比倫城以其豪華壯麗而著稱于世。到了國王尼布甲尼撒二世時代,城市建設已呈現出十分繁榮的面貌。這是約翰·菲希爾的銅版畫。

巴比倫不但創立了世界第一部法典,而且第一個把一天劃分為12個時辰,實行七日一周的制度。后來的希臘文化、羅馬文化都深受巴比倫的影響。

公元前539年,波斯人占領巴比倫城,巴比倫城開始失去往日的輝煌,到亞歷山大大帝時期巴比倫城逐漸式微。

漢謨拉比法典浮雕。石碑上的漢謨拉比頭戴王冠,身穿長袍,舉起右手,正站在太陽神的面前宣誓。太陽神則坐在寶座上,他戴著一頂螺旋形的高帽。這是一幅神圣的“授權”場面,現藏于法國巴黎盧浮宮內。“漢謨拉比法典浮雕”不僅是巴比倫重要的藝術古跡,還是我們研究古代巴比倫經濟制度與社會法治制度的極其重要的實物。

亞歷山大曾拜希臘著名哲學家亞里士多德為師,自幼接受希臘文化教育,夢想征服世界。他16歲起,就跟隨父親參加軍事征戰,熟諳軍事知識。在著名的喀羅尼亞戰役中,18歲的亞歷山大曾指揮馬其頓軍隊的左翼取得輝煌的戰果。亞歷山大繼承王位之后,著手仿效希臘人的制度,實行政治、商業和軍事改革。他進行的軍事改革最為成功,他創立了包括步兵、騎兵和海軍在內的馬其頓常備軍,將步兵組成密集、縱深的作戰隊形,號稱馬其頓方陣,中間是重裝步兵,兩側為輕裝步兵,每個方陣還配有由貴族子弟組成的重裝騎兵,作為方陣的前鋒和護翼。亞歷山大通過這些改革,使馬其頓迅速成為軍事強國。他在平定國內叛亂和希臘反馬其頓起義之后,便開始了對東方的遠征。

美索不達米亞雕像。

公元前334年春,亞歷山大率領馬其頓和希臘各邦的聯軍,包括步兵3萬人,騎兵5,000人和160艘戰艦,渡過達達尼爾海峽,向波斯進軍。當時波斯帝國已極度衰弱,亞歷山大便以快速的攻勢輕易地征服了小亞細亞半島。公元前333年,亞歷山大的軍隊在伊蘇斯大敗波斯軍隊,波斯國王大流士三世落荒而逃,大流士的母親、妻子和兩個女兒被俘。此戰打開了通往敘利亞、腓尼基的門戶。

公元前332年,亞歷山大沿地中海東岸征服了敘利亞和埃及,被埃及祭司宣布為“阿蒙神之子”(國王),他還自封為法老。

美索不達米亞是由幼發拉底河與底格里斯河沖擊而成的平原。3800年前這里成為世界文明的“王宮”,而創造這一奇跡的是蘇美爾人。關于蘇美爾人,美國歷史學家斯塔夫里阿諾斯在《全球通史-1500年以前的世界》中提出一個怪誕的說法:“最早的美索不達米亞文明的偉大創建者——蘇美爾人,似乎既不是印歐人的一支,也不是閃米特人的一支,這一點很是奇怪,他們的語言與漢語相似,這說明他們的原籍可能是東方某地。”

公元前331年春,亞歷山大又率軍回師亞洲,假道腓尼基向波斯腹地推進,10月初在底格里斯河東岸的高加米拉以西與波斯軍主力對陣。盡管大流士人多兵強但還是遭遇慘敗。隨后亞歷山大聯軍乘勝南下一舉奪取巴比倫,占領波斯都城蘇薩和波斯利斯等地,摧毀了大流士政權,擄掠大量金銀財寶。亞歷山大還把城市里的大部分居民流放出去。從這時起,古巴比倫開始喪失自己的優勢地位。公元前2世紀,古巴比倫被沙漠徹底摧毀,許多城市被埋沒在了黃土里,巴比倫城也成為了傳說中的王國。

在歲月無情的蕩滌下,巴比倫廢墟完全被沙漠包圍。1958年,伊拉克政府開始對城址中的遺址進行修復。這是復修前的荒涼景象。

公元前330年春,亞歷山大引兵北上追擊大流士,大流士被其部將謀殺。亞歷山大由此建立起一個橫跨歐、亞、非三洲的帝國。

然而奪得大片土地的亞歷山大并不滿足于現狀,公元前327年,他率軍由里海以南地區繼續東進,直到前325年侵入印度,占領印度河流域。由于多年遠征,軍隊氣力消耗巨大,加之印度人民的反抗和自然條件的不適應,亞歷山大放棄了東進的計劃,于公元前325年7月從印度撤兵。

亞歷山大征服了巴比倫,揮戈指向印度,在娶了大流士的女兒不久,亞歷山大因發熱生病而死,死時還不到33歲。

從亞歷山大進入巴比倫到塞琉西王朝時期,巴比倫城開始沙漠化。城市居民也逐漸離去。再后來,滾滾黃沙完全掩埋了昔日輝煌無比的巴比倫城。直到20世紀初這顆被掩埋了將近2600年的兩河明珠才被考古學家發掘出來重見天日。

巴比倫王國界碑。

伊什塔爾門上的浮雕。這種墻面裝飾與古代亞述宮殿內的裝飾浮雕相比,顯示了古代藝術智慧的一大躍進。以后西亞地區的伊斯蘭教建筑藝術,在許多方面繼承了新巴比倫的裝飾風格。在琉璃磚的采用上,東方阿拉伯建筑從古代巴比倫建筑中獲得了啟迪。

主站蜘蛛池模板: 滕州市| 平乐县| 灵宝市| 乌鲁木齐县| 大埔县| 台中县| 清水河县| 湖北省| 汉寿县| 自治县| 江安县| 惠州市| 交口县| 石景山区| 淳化县| 永福县| 泗洪县| 长兴县| 大关县| 武平县| 简阳市| 双城市| 旬邑县| 利辛县| 青海省| 平江县| 赫章县| 青海省| 灵丘县| 台江县| 米泉市| 临颍县| 灯塔市| 成武县| 青龙| 宿松县| 虞城县| 兴宁市| 彭州市| 环江| 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