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228,燕世子
- 明日棋局
- 朱雀素羽
- 3023字
- 2020-11-15 08:00:00
而那位朝廷將領還想安撫軍心時,突覺胸口一涼:一枝長槊已經自他前胸而入后胸而出,隨即就被那支槍的主人狠狠地甩飛了出去,緊接著那桿標示主將位置的帥旗也被砍斷。只聽得一個聲音響起:“南軍主將已死,降者不殺。”
很快這句話被所有燕軍士卒喊了出來。朝廷軍的那些士卒見主將已死任何抵抗都不會有結果了,很快便聽到嘩楞嘩楞,武器撞擊地面的聲音——戰斗已經結束了。
岳麟禹隨即下令:收繳敵軍兵器,打掃戰場,提高警惕防止其他朝廷援軍。而站在圈外的雙姝此時也終于將提著的心放了下來。兩只手緊緊地握在了一起。
初戰告捷,這對于這支燕軍來說意義是非凡的,而且俘虜一千人,這是他們想都不敢想的。岳麟禹押著俘虜帶著隊伍來到最近的一座燕軍控制的城里,將俘虜安頓好之后便下令讓眾軍士集合。
等眾人集合完畢之后岳麟禹先是鼓勵了眾人一番,并說自己準備將今日戰報上奏朱棣,請朱棣嘉獎全軍。剛說完,岳麟禹忽然話鋒一轉道:“頭盔上有叉的士卒出列。”眾士卒剛才還在沉浸在勝利的喜悅之中,忽然聽得這個命令,不由一怔。在所有士卒的辨認之下,很快那些被阿雪劃過一個叉的士卒被找了出來。
岳麟禹掃了這些人一眼突然指著這些人下令道:“來人!將他們押下。”眾人還沒反應過來,這些人早已經被捆翻在地。只聽岳麟禹指著這些人繼續道:“剛才的戰斗中,這些人臨陣脫逃。”說到這里,他忽然大聲喝問道:“按軍法如何處置?”
眾軍士立即齊聲答道:“臨陣脫逃者,斬!”
這些人立即面如土色,他們原本以為偷偷摸摸地離開戰場再次歸隊之后將無從查證,但萬沒想到這個年紀輕輕的主將居然使出這種辦法來抓捕逃兵,只恨當初為什么不一逃了之。
隨著這些人的腦袋落地,在場的眾人也看得目瞪口呆,甚至略微有些騷動。而岳麟禹的聲音此時又響了起來:“以后再有敢臨陣脫逃者,與此同。”
第二天大軍又重新啟程的時候,這些人對岳麟禹的敬意猶如天神一般。阿雪湊到林菁霜的耳朵邊低聲道:“我說的沒錯吧,麟哥哥打仗的本事很高吧。”
林菁霜抿嘴微笑著“嗯”了一聲,偷眼望了一下走在她旁邊的岳麟禹,滿眼盡是歡喜,崇敬之色。
阿雪又嘻嘻笑道:“這還只是小試牛刀,當初他在日本打仗的時候那才叫厲害呢。”說著也偷瞄了一下岳麟禹。恰在此時岳麟禹也正好望向她們。雙姝趕緊轉過頭去,吐了吐舌頭后抿嘴微笑著。
也不知道是這一仗打出了名氣,還是朝廷軍隊有意放過他們,總之從大軍再次啟程后,他們再也沒有遇到過任何敵人。那些軍士還吹捧:這是岳將軍神威蓋世嚇跑了朝廷軍隊。
可岳麟禹不會那么樂觀,阿雪的情報差不多每天都有好幾份,都顯示著尚有五千多朝廷軍隊分散成多股在北方游弋,他們的目的就是燕軍的糧道。之所以遲遲不動手,恐怕就是等著這支軍隊真的押送著糧草才會出擊,這樣能將糧草和這支燕軍這兩個難題畢其功于一役。
“可是為什么要分散成多股呢?五千對五千說不定還有一戰的可能。分散成那么多有什么用么?”阿雪問道。
“可以騷擾啊。就像之前,三好義長解決那些一揆一樣。等到我軍煩不勝煩的時候,再集合力量殺過來。到時候他們就是以逸待勞了,我軍和糧草可以全部收下。而且在押送糧草的時候我軍兩頭不能兼顧,說不定很快就會崩潰的。”岳麟禹答道。
那次平滅一揆的堺町之戰,阿雪也算是親歷者,自然知道那一場戰斗如果不是因為騷擾,一揆也不會傾巢出動,也不會有之后在木津川被岳麟禹全殲的事了。她雙眸閃過一絲憂慮道:“那可怎么辦?”
“既然知道了對方的目的,還有什么不好辦的。他們既然想等糧草出來,那我們現在就是安全的。你這邊將這些朝廷軍隊的分布和數量都實時匯總給我,當然如果各軍營地駐扎距離很遠的話,最好連他們聯絡的通道也查出來。當然都先別動,以后再收拾他們。”
“那我們現在做什么呢?”阿雪追問了一句。
“切,這么悠閑的時光可不多,有這機會不會好好享受時光么?”岳麟禹伸了一個懶腰道。
這天他們又回到了北平。自從朱棣領軍出征,這北平城便由燕王世子朱高熾鎮守。當然除了鎮守以外最重要的任務就是為燕軍提供輜重糧草的供應。
當然在岳麟禹領軍到來之前,朱高熾便已經準備完畢,就連民夫也都征召全了,就等著岳麟禹軍隊一到就可以交割起運了。不過朱高熾似乎特別慎重,本來交割糧草就派一名屬官來辦即可,可是這次朱高熾親自進行交割。
岳麟禹之前并沒有見過這位燕王世子,只是聽朱棣身邊的親隨說起過,這位燕王世子身形巨胖無比,而且有一條腿還是瘸的,所以出門的話一定要有從人攙扶才行。也正因為這樣當岳麟禹見到站在交割隊伍最前面的居然是這么一個人物時也是一眼便認出了。
朱高熾因為身體原因,自幼就沒怎么在軍營呆過。朱高熾小時候有一次朱元璋讓他去檢閱軍隊,他也是拖到很晚才去。和武事無關,這對于一輩子在軍營里打滾的朱棣來說簡直是另類。
不過既然現在是靖難時期,軍人武將這些人朱高熾就免不了會接觸到。可是對于朱棣手下其他武將來說,他們非常看不起這個文質彬彬,像頭肥豬一般的朱高熾,要不是這人是朱元璋欽定的燕王世子,估計那些武將根本就懶得搭理這人。
不過朱高熾雖然形象不好,可是極其謙恭有禮,而且和朱棣不一樣的是,朱棣的談吐往往粗鄙無文,可這個兒子卻是談吐優雅。不過雖然謙恭有禮,可是遇到其他武將交談的話,雙方根本交談不到一起,往往除了說重要的事以外完全就是話不投機半句多。
然而這次他也是例行見面,卻對岳麟禹眼前一亮。一來岳麟禹長相英俊,一表人才;二來岳麟禹畢竟和岳夫人,絕海中津,林菁霜等這些飽讀詩書的人廝混的久了,雖然不如他們能夠出口成章,但和其他武將相比那簡直是天壤之別。所以朱高熾也對眼前這位年輕將領的態度和其他武將不一樣。
朱高熾將糧草交割完畢之后,又從侍從手中拿過一份手令,交給岳麟禹道:“父王對岳將軍所上報的戰表十分高興,下令對岳將軍和所屬部眾進行褒獎。這是褒獎的內容。請岳將軍一會兒在你部屬面前宣讀吧。”
岳麟禹行了一禮道:“多謝世子,我一會兒會寫一封謝表謝燕王殿下恩典。”
“父王軍隊還等著糧草,我就不留將軍了,請將軍趕緊上路。”說著又端來一杯酒就當是接風踐行的酒了。
岳麟禹接過酒杯一飲而盡,朝朱高熾拱了拱手便重新啟程。從他來到北平城下到重新啟程只不過兩個時辰的樣子。來之前他只是率領五千部隊的將領,而這一走卻還帶著燕軍賴以生存的糧草輜重。
剛離開北平十里地左右,岳麟禹便臨時召集幾位部將道:“殿下對于之前的戰斗十分滿意,現在已經頒下褒獎令。”說著將那份手令交于眾人傳閱。那些部將一看其中的賞格歡喜不已。從自己被朱棣接收開始,他們這支部隊除了日常的軍餉,還沒有什么被褒獎的經歷。這一次簡直是開天辟地之舉,自然而然對于這位青年將軍又是感激又是敬佩。
岳麟禹笑了笑,隨即正色道:“我一會兒會率領所屬全部騎兵單獨行動。這里暫時由副將統領繼續押送糧草。現在北方還有朝廷的軍隊,所以千萬要小心謹慎,千萬不要讓糧草有失。”說著便對副將劉江又交代了幾句。
副將劉江是直隸省宿遷人,四十歲不到的年紀,從成年開始跟隨寧王朱權來到遼東,后來在朱權帳下逐漸升到指揮僉事的職位。可就在他升到指揮僉事之后,朱權就被朱棣挾制,寧王的軍隊也都歸朱棣指揮。
劉江從此也就歸屬朱棣帳下成為這支五千人雜牌軍的一員將領,直到岳麟禹接管這支部隊之后他就成了岳麟禹的副將。
劉江原來對于這么一員年輕將領并不買賬,只覺得他和之前遇到的那個李景隆都是一丘之貉。不過這些時日跟隨岳麟禹相處下來,便對他有了不少的改觀,再加上之前那場戰斗更是對他佩服至極。
諸將雖不明白岳麟禹為什么要帶著騎兵走,不過既然主將已經如此安排,那自己就按令執行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