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局不僅僅是簡單的請客吃飯,而是人際交往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在邀請客人赴宴的時候,一定得懂方法和技巧,否則,飯局的第一步就得罪了客人,后面的飯局還有意義嗎?
請領導吃飯,應該以敬為先
宴請領導不同于宴請一般朋友,不得馬虎絲毫;否則,宴請不當,往往會適得其反,給領導留下不好的印象,甚至還會導致自己日后升職無望。
邀請領導進餐主要有兩種目的:一種是表示慶賀。如工作上取得成績,或者晉升、漲工資等。另一種是有事相求。既然是有求于人,在禮儀上就更應該予以重視。而在餐桌上表現自己最恰當的方法莫過于優雅的舉止談吐。按照這樣的思路,運用類似的方式來獲得領導的信任,在工作中,領導才會更有信心把任務交給你去做。
在中國,“吃”是萬金油,尤其是在物質短缺時代,“吃了別人的嘴軟”,這一招特別管用。但是別忘了,對于領導來說,他們早就過了溫飽階段,除非是為了業務,否則根本不會為了吃飯而吃飯。所以,身為下屬,邀請領導吃飯要慎重對待,即使與領導之間有深厚的交情也不可大意。
正所謂無功不受祿,邀請領導赴宴必須找個合適的理由,否則領導不來赴你的宴,這場局也進行不下去。所以必須在尊敬領導的前提下,尋找最合適的理由對領導發出邀請。
張林是公司的新人,剛從大學畢業,稚氣未脫的他工作很用心,可他總感覺領導不太重視自己,分配給自己的都是些跑腿打雜的事。一次,他從同事口中得知經理覺得他有些木訥,所以想多練練他。張林初入職場,還不太會處理紛繁的人際關系。但他見同事總找理由請經理吃飯,經理時不時欣然前往,總算是明白過來了。
有一天,下班后,同事們下班陸續走了。張林在打印文件,這時經理進來了。“小張,幫我把這份文件復印一份,我明天見客戶要用。”經理說完就回辦公室了。張林把文件交給經理后,經理順口問:“小張啊,工作還適應不?平常要勤問,不懂的多問問前輩,要提高效率。”
張林說:“經理,我正有事要請教您呢!我知道您是咱們這行的專家,經驗豐富,希望可以獲得您的指導。不過,今天太晚了,要不咱們邊吃邊聊?經理可一定得賞臉啊,讓我做回東。我知道經理是江蘇人,對街正好有個不錯的江蘇菜館,聽說小龍蝦做得很不錯!”經理說:“行,咱們現在就去。”
那天晚上張林和經理相談甚歡,從工作內容聊到大學生活……后來張林的工作表現越來越好,經理也越來越賞識他,交給他任務也特別放心。
上述案例中張林的這種邀請就很自然,讓領導很舒服地接受了,并且達到了自己與經理拉近關系的目的。因此,找一個合適的理由是宴請領導的關鍵點。
最后,需要強調的是,宴請領導一定要量力而行,務必從實際需要和實際能力出發,切不可虛榮、鋪張、打腫臉充胖子,這樣領導才領你的情,而不懷疑其是“鴻門宴”,從而拒絕你的邀請。
請客戶吃飯,應該以誠為先
做生意的人都說客戶是上帝,所以都想搞好與客戶的關系,既然如此,宴請是免不了的。成功的商業人士善于記錄客戶的資料,研究重要客戶的各方面資料,分析其喜好。邀請客戶吃飯應注意要真誠對待不同類別的客戶。“誠”就是真誠相邀,不虛情假意,不違約、不失信,竭盡所能滿足客戶的需求,令其歡欣而來,滿意而歸。
一般邀請客戶參加宴會的方式有以下幾種:
1.電話邀請
電話邀請非常便捷,是一種十分普遍的邀請方式,借助于電話通知客戶宴請的原因、時間、地點,甚至其他赴宴人的基本情況,以讓客戶感到這是一個交朋友、擴大商業圈的好機會,從而歡欣赴宴。
2.請柬邀請
(1)請柬的常識
什么是請柬?請柬又叫請帖,是邀請某人或單位參加某項活動的專用文書,是比較正式的一種方式。用請柬的方式邀請賓客,是為了顯示出鄭重和表示對賓客的尊重。凡發出請柬的,在一般情況下,應邀人必須持請柬赴宴。
請柬一般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名稱。“請柬”二字要大寫,看起來比較醒目,獨占一面。字的要求是工整、美觀、大方。請柬上常以燙金為字,以紅色做底色,以突出喜慶熱烈的氣氛。另一部分是正文,其中包括受邀者的稱呼、宴會的時間與地點,還有敬辭以及邀請者的落款、發出請柬的時間等內容,具體內容應視宴會具體情況而定。
(2)請柬的印發常識
一般情況下,請柬以印刷為佳,樣式宜大方、典雅。邀請外賓參加的小型宴會,請柬可用打字或手寫。請柬中應該說明宴會的時間、地點、主人姓名、宴會時間及內容安排;如果是較正式的宴會,那么還應注明赴宴的服裝要求;如果是慶祝宴會或者為了某種目的而舉行的,也可以寫明。請柬宜于宴會舉行前兩個星期發出,如果是隆重的宴會,則應該更早一些發出請柬;中式請柬應該附上回單,西式請柬最好加注“請賜回音”或者“不能赴宴者請回音”等字樣。
3.登門邀請
運用登門邀請這種方式,表示客戶與公司或者公司業務人員已經有了一定的交情,否則客戶就不會把自己的住址等個人信息告知宴會主辦方了,一般情況是公司的業務員順路或者專程給自己服務的客戶上門發出邀請,同時送點小禮物給客戶,以讓客戶感覺到超值享受,更有一種被重視的欣喜感覺,從而愿意前來赴宴。
4.信件邀請
有時候,一些公司會采用向客戶通過傳真發出邀請函的方式邀請其赴宴。邀請函內容一般都比較簡單,但措辭要講究,既要體現出誠懇,又不能讓對方感到為難。而收到邀請的人無論應邀與否,都要及時回復,以免耽誤了邀請者的宴前準備。
假如邀請方打算在承辦方宴會上傳達一些有關客戶利益的信息,那么在邀請函中應該指明。有時會邀請專業資深人士進行演講,以傳達一些客戶關心的信息和行業動態。這種方式廣泛地被一些商業協會所采用,一般要求受邀方持邀請函赴宴。為擴大活動影響力,承辦方還會邀請一些知名媒體前來采訪和報道相關信息。這種方式為行業管理機關、專業研究人士以及行業人士之間構建起了溝通與交流的平臺,多方面滿足了客戶的需求。因此這種活動正呈逐年上升的趨勢,信件邀請的方式也就成為如今的商務活動中一個十分重要的環節。
隨著時代的進步、科技的發展,現在有些公司也逐漸采用了MSN、QQ、電子信箱等網絡工具發送電子郵件。這種方式便捷、簡單,為合作關系緊密的公司彼此相互宴請或溝通提供了便捷的資源。在一般情況下,發出電子請柬之前最好電話通知一聲,發出后最好再確認一下對方是否收到,以免出現對方沒有收到請柬的尷尬情況。
總之,邀請客戶時一定要有禮貌且體現出誠意,這樣你的邀約才不會被拒絕,這樣的成功邀請也就為你的生意開啟了成功之門。
請同事吃飯,應該以利為先
說起同事之間的關系,用“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來形容是再合適不過了。一般邀請同事進餐比較隨便,不必過于正式,開開玩笑,聊聊家常,哪怕是打打鬧鬧,都是可以的。但是也應嚴格區分聚餐的不同形式或者場合,在一些正式的宴會或比較正式的場合,同事聚會時也應注意形象與禮儀,不可失禮于人。
如今,同事關系在人們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變得越來越重要。很多公司都有了不成文的習俗:升遷者要請其他同事吃飯。身在這樣的大環境中,你也應當入鄉隨俗,不然就會顯得過于小氣。
此外,宴請同事時要注意:第一,量入為出;第二,注意身份。如果身份級別不高,不要動輒邀請同事去高級餐廳,否則可能會被認為過于招搖,反而引起同事們的反感。
邀請同事吃飯的方式有很多,一般有以下幾種:
1.開門見山
你可以直接提出邀請,說出自己的目的。例如:“喂,楊語嗎?我和小馬他們幾個現在在想想火鍋店涮肉呢。剛剛下班沒找到你,你趕緊過來吧。我們等你來啊。”
2.喧賓奪主
你可以事先調查一下要邀請的同事所在的環境,就近選擇一家有特色的酒店,然后開始發出邀請。例如:“馬姐,中午有空嗎?一起吃飯好吧?我發現對面多了一家川菜館,咱們走路5分鐘就到了。中午咱們就犒勞犒勞自己唄……”
3.借花獻佛
你也可以借自己有什么喜慶作為“花”來獻一下“佛”。例如:“章哥,今天雙色球公布了,我中了三等獎!晚上下班了我請客,哥兒幾個喝一杯去!”
4.步步為營
步步為營是第二次邀請時采用的招數。例如:“鄭潔,怎么樣啊?上次給你介紹的那家西餐廳的菲力不錯吧?現在該承認我是尋找美食的專家了吧?最近我又發現了一家不錯的法國餐廳,今天晚上下班我們一塊兒去嘗嘗吧!”
雖然邀請同事吃飯的方式很多,但是忌諱也不少,比如席間話題的選擇一定要把握“火候”。同事之間談話,最好選擇與工作無關的輕松話題,像與老朋友那樣的調侃式的對話在同事聚會時要小心使用,不要無形中得罪了同事。席間也不要談同事的隱私,即使是閑聊,如被心懷不軌的人聽到,也很可能會被添油加醋地到處宣揚。因此,有關同事的隱私和秘密,不說為佳。
除此之外,同事之間聚餐時一定要注意不要在同事面前批評上司。有些人在白天受了上司的批評后,喜歡晚上約個同事喝一杯,然后對著同事發發牢騷,認為同事既然和自己喝酒了,就應是站在自己這一邊的,于是借著酒勁對上司大肆批評起來。這種事情一定要避免。不論多么值得信賴的同事,當工作與友情無法兼顧的時候,朋友也可能會變成“敵人”。在同事面前批評上司,無疑是自丟把柄給別人,有一天身受其害都不自知。就算這位同事和自己是肝膽相照的摯友,不會做出出賣自己的事情,但也得小心“隔墻有耳”,不要貪一時的口舌之快而壞了自己的前程。
請下屬吃飯,應該以情為先
如果你想要當一個受下屬擁護的好上司,就一定要善于籠絡下屬。你不僅僅要鼓勵你的團隊努力工作,還應在他們取得成績時給予獎勵。如果公司不能為他們提薪,你不妨自掏腰包請大家出去吃一頓午餐或晚餐。不要擺出一副施恩者的樣子,要把你的下屬想成跟你一樣有價值、有智慧的人,他們只是目前的資歷不如你,或者你們各自具有不同的優勢。
兵法有云:“攻心為上。”人心最難了解,也最難贏得。要想當好領導,唯有籠絡下屬。對下屬誠懇、真摯,才能凝聚成堅不可摧的向心力。作為一個有心的領導,你必須洞悉下屬的心理,了解下屬赴宴時普遍存在的問題,這樣才能有的放矢,避免下屬食不下咽,同時又感受不到你的良苦用心,從而導致無效溝通。
那么,下屬被領導請吃飯時普遍存在什么問題呢?主要有以下幾點。
1.臉累
在下屬看來,陪領導吃飯,就是看領導的臉色吃飯。領導的臉是一面旗,是總指揮。領導笑自己就得笑,領導不笑自己也得笑。如今,領導請吃飯,自己就更該感恩戴德、一路賠笑了,結果是下屬強迫自己笑,常常是皮笑而肉不笑,最后肌肉也生生地笑痛了。
2.眼苦
陪領導吃飯,下屬必須眼觀六路。既得盯著端上來的美味佳肴合不合領導胃口,領導臉上變幻復雜的表情是否影響自己的前程,又得盯著領導的酒杯有沒有及時續上酒,領導的嘴巴會不會不小心被魚刺扎痛了。一路下來,少有不眼角抽筋的。
3.手抖
“官大一級壓死人”,體現在飯桌上,陪的領導官越大,下屬的手越要發抖,手抖的程度與領導的級別成正比。由于不明白領導為何請自己吃飯,不知道是不是散伙飯,又或者是領導有什么不便在單位講的東西要私下對自己講的,所以下屬大都會心里直打鼓,手也因為緊張而不住顫抖。
大多數領導都是從下屬做起的,或者也是別人的下屬,應該明白領導無緣無故請下屬吃飯,下屬心里總是不踏實的,所以領導向下屬發出邀請的時候必須點明邀請的原因,比如“這段時間大家為了手上的項目天天加班,太辛苦了,今天我做東,犒勞犒勞大家。大家都不是鐵人啊,還是該放松放松啊,明天再接著干”,“今天我給大伙設了個慶功宴”……這樣下屬就明白領導的用意是激勵和鼓舞,自然可以毫無芥蒂去赴宴了。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領導也是食五谷雜糧的凡夫俗子,三杯酒下肚,很可能會管不住自己,比如不經思考給下級許下加薪之類的承諾。所以,酒不能喝得太多,要管得住自己。否則,假如下屬是個不值得信任的人,第二天一定會搞得滿城風雨,更可能讓那些覬覦你位置的人有可乘之機。
總而言之,作為別人領導的你,雖然掌握著別人的“生殺大權”,但你不是萬能的,總有需要下屬幫忙的時候,所以,請下級吃飯要以情動之,不斷積累人脈,以備后用。
請異性吃飯,應該以禮為先
“隔座送鉤春酒暖,分曹射覆蠟燈紅。”沈宏非先生的《寫食主義》中有這樣一句話:“正常男女凡在一個正常年代談一場正常的戀愛,很難繞過餐桌而行。”吃飯是熱戀中的男女最經常做的事情。吃不是目的,而是方式。在吃飯的時候,可以談論很多話題,可以對視,可以交杯換盞……反正是什么都好吃,因此熱戀期間常常光顧許多餐廳。作為一個文明的現代人,宴請異性朋友,尤其是男士宴請女士時,要特別注意禮儀。這不僅體現了你對對方的尊重,還體現了你的涵養。
在初戀時期,男孩邀請女孩吃飯,最好選擇像麥當勞、肯德基這類大眾化的快餐廳。因為剛開始雙方對于對方的口味不是很了解,而快餐店賣的炸雞、可樂和漢堡一般人都不會排斥,不失為上上之選。同時,這些快餐店經常會贈送一些別致的小禮物,如果想要女孩子歡心,買套餐搭送一個史奴比玩具狗,對方就能高興好幾天。
男士第一次正式請女性朋友吃飯一定要選人多的、明亮的地方,這樣女朋友才會有安全感,才會愿意接受你的第二次邀請。不過,如果女朋友對你本來有意的話,也不妨挑人少、燈光暗淡、周圍都是情侶的餐廳,這樣更可事半功倍。當然,要注意找一個角落的位置,這樣可避開眾人的目光,減少女性朋友的緊張心理。而且,你還要請她坐在背向門口的位置,如此她的視線便會以你為中心,同時你自己則可看到整個餐廳的情形,能夠在平靜的氣氛中引導談話內容。
如果是女性約會男性共餐,也要注意采取什么樣的方式邀請,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根據交際的目的、性質和對方的身份而定。學者、專家、企業老總等,大多業務繁多、工作繁忙,對他們最好提前預約,以便與他們安排時間;對于時間充裕、工作便于調整的人提前預約當然更好,不過即使臨時邀請,一般也能隨請隨到;對一些團體的重要人物,要公開邀請,甚至借助傳播媒介,既能體現公正無私、光明磊落,避免對方太太誤會,又利于引起關注,從而促進宣傳、擴大影響;邀請男朋友則可悄悄進行,沒必要大張旗鼓,以便于交往活動順利進行。
假如是一般往來關系的人,招呼一下、打個電話、發條信息也就可以了。較重要的工作聯系、業務關系、公關事務等,就必須采用相應的公文形式,如發書信、寄請柬等,或者派專人傳達、親自登門等,以體現對對方的重視與尊重。總之,邀請的方式要因人而異,因事而異。
遵守約定的時間,讓女性在公共場合等5~10分鐘還勉強可以接受,時間太長的話,就顯得不尊重對方,是一種極其失禮的行為。這時候應用電話事先告知,以免影響對方的情緒,導致社交失敗。又比如女性約會已婚男性時,一定要選擇盡可能公開的場合,以避免產生對雙方不利的流言蜚語。
如果你的宴請被拒絕了怎么辦
被拒絕是一件令人沮喪的事情,尤其對于商務人士來說,它往往意味著,為成交而進行的大量的前期準備工作和說服工作付諸東流,功虧一簣。一些人經不住屢遭拒絕的打擊,最終放棄了宴請。其實,宴請被拒絕并不可怕,關鍵是要有一個正確的態度,并掌握一些克服沮喪情緒的心理技巧。
1.正視拒絕
正視拒絕,要有心理準備,要確立宴邀成功的自信心,在被拒絕時也能泰然處之,妥善處理。不要把失敗看成是失敗,而把它看成是一次學習的機會,一次發揮幽默感的機會,一次實踐和提升素質的機會。相信自己,一定能請出對方。
2.反躬自省
如果宴請被拒絕,應該查找自己被拒絕的原因。具體來講,就是向自己提出下述一些問題:
在宴請之前,我有明確的目的嗎?
在宴請之前,我了解對方嗎?
在邀請時,我有足夠的誠意嗎?
我宴請的理由(說法)充分嗎?
對方拒絕的理由能駁倒嗎?
我注意到對方有意赴宴的信號了嗎?
我做最后的嘗試了嗎?
經過這樣的反躬自省,可能就會找到問題的癥結所在。只有仔細思考,找出問題出在什么地方,被拒絕的沮喪心理會隨即轉變為躍躍欲試的潛在動力。
3.要有誠意
所謂誠意,是一種堅持、耐心、毅力,是一種百折不撓精神的混和物。簡單地說,這個客戶很難請出來,我就不停地邀請。每次出差到了該地,我都第一個電話打給他:“趙總,今天我又來出差了。上次您正好有事,今天方便嗎?大家一起聚聚?”如果遭到婉拒,你再著手安排別的事情。一年里你去出了10趟差,有多少人忍心拒絕十幾次誠意的邀請?
如果邀請單獨的客戶,建議讓他帶上家人,來不來是他的事,但是至少你的誠意到了。
4.說法合理
宴請的理由,更為重要的是一種說法。我們知道,往往同一件事情有不同的說法,請客吃飯也不例外。比如:你若邀請“趙總”吃飯,就有多種“奇妙”的說法:
趙總,昨天朋友從國外旅行回來,送我一瓶洋酒和一些外國名產,我想請您來品嘗……
趙總,上次聽說您到我們這兒出差,時間忙也來不及到我們公司看看,這次無論如何得讓我補一補地主之誼……
趙總,今天實在感謝您對我們公司產品的指教,晚上我來做東……
趙總,聽說這兒新開了家海鮮店不錯,我自己去吃公司當然不能報銷,您就犧牲一次,讓我沾回光吧……
趙總,我剛預訂了王朝酒家的一個海鮮濃湯,按規定要煲三天。您三天后有時間嗎?無論如何給個面子……
邀請客人應該講究方法和技巧
1.開門見山
直接對他(她)提出邀請,說出自己的目的。例如:“喂,張經理嗎?我們現在在朝陽酒樓吃飯,過來認識幾個朋友吧,我們等你來啊。”“小妹啊,我在東海大酒店和幾位老板吃飯呢,你一起過來吧,都等你呢,快點啊!”
2.借花獻佛
以自己有什么喜慶作為“花”來借一下。例如:“張經理!今天足球彩票公布了,我中獎了!一等獎(雖然全國人民這期可能都中,獎金可能就20元)!走吧,我們到東方海鮮樓去慶祝慶祝!”
3.喧賓奪主
事先調查一下要邀請他(她)所在的環境,就近選擇家有特色的酒店,然后開始發出邀請。例如:“張主任,中午有空兒嗎?一起吃飯好吧?我在你這邊發現了一家烤味店,就在對面小巷中,距離你這里走路也就三分鐘就到了,那里的烤蠔烙真的是一流,而且環境也不錯……真的是休閑吃飯的好地方!”……“哦!你中午沒有時間啊?沒有關系,這樣吧,下午我去訂個位置,然后晚上你帶上你的伴,然后我們一起去吃怎樣啊?晚上我給你電話哦!”
4.暗度陳倉
先用其他的東西來吸引住他(她),然后借口做出邀請,例如:“張主任,這份文獻不錯吧?昨天我在一家專業網站上還看到了一份更加權威的文獻!只是昨晚太晚了,沒來得及下載……這樣吧,我現在就下載那份文獻,晚上我們一起吃飯,然后我再把那份文獻交給您?”
5.聲東擊西
故意拖長拜訪時間,然后再發出邀請。例如:“張主任,您的觀點對極了,我對您真的是佩服得五體投地!看這時間,也不早了,這樣吧,我們找個地方,一起吃飯,然后您再把這個觀點繼續給我細說一下。對面的綠薔薇西餐館環境棒極了,極其適合聊天!走吧!我們現在就過去?”
6.步步為營
第二次邀請的時候,最好采用的招數。例如:“張主任,怎么樣啊?上次給你介紹的那家海鮮樓不錯吧?現在該承認我是尋找美食的專家了吧?最近我又發現了一家川菜館,里面做的‘水煮魚’真的是一流,今天晚上我們一塊兒品嘗品嘗吧!”
7.誘敵深入
先對他(她)做一些無關緊要的問話,然后再提出邀請。例如:“張主任,你是東北人吧?”……“我就喜歡東北人,直爽!哦!還特別喜歡吃你們那里的菜!那個大骨頭蒸出來吃,一股醬香味,叫什么來著?”……
“對!就是‘醬骨架’!我特喜歡吃!我知道一個地方,有家東北菜館,他們那里廚師地道,醬油地道,做出來的‘醬骨架’真的是一流,想著就掉口水……這樣吧,現在我們就去吃?”
8.擒賊擒王
凡事要抓住主要矛盾,不能亂彈琴,其實,吃飯也是一個道理!請客的人選,也許只請一個關鍵人物,他會幫你帶來相關的人,總比你盲目地請上好多人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