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第2個月 胖乎乎的小可愛

寶寶成長備忘錄

身體發育情況

在這個月內,寶寶將以他出生后第一周的生長速度繼續生長。這個月里寶寶的體重將增加0.7千克~0.9千克,身長將增加2.5厘米~4厘米;頭圍將增加1.25厘米,這些都是平均值。

當滿兩個月時,男寶寶體重達到3.5千克~6.8千克,身長為52.9厘米~63.2厘米;女寶寶體重達到3.3千克~6.1千克,身長為52厘米~63.2厘米。

語言

寶寶的語言主動由小聲的喉嚨音變為啊啊、咿咿、咕咕等聲音,但仍不像成熟的人聲。大部分的發聲仍以哭聲為主,被動地對聲音有興趣。

動作

在大動作上,拉手腕坐起時,寶寶的頭將向后面軟癱。俯臥時寶寶已經可以掙扎著抬起頭并向四周張望,盡管他的頭只能抬起1~2秒鐘,但至少可以使他以稍微不同的視野看這個世界,將鼻子和嘴巴離開阻礙他的枕頭和毯子。寶寶的腿也逐漸變得更加強勁而主動,他的腿會從剛出生時的屈曲狀態開始伸直。雖然他時而的踢腿仍然以反射性為主,但力量將增加很多。寶寶的手部運動將出現許多變化,會突然間放松,手臂外展。

聽力及發音

正像寶寶生來喜歡人類面孔的程度超過其他圖案一樣,寶寶也更喜歡人類的聲音。他最喜歡母親的聲音,因為他將母親的聲音與溫暖、食物和舒適聯系在一起。一般來說,寶寶比較喜歡高調的婦女聲音。在1個月時,即使媽媽在其他房間,他也可以辨認出其聲音,當媽媽跟他說話時,他感到安全、舒適和愉快。寶寶對熟悉的音樂也有表情,有些樂曲會引起寶寶快樂而四肢舞動,如蹬腿、押動上肢;這時的寶寶更喜歡聽父母唱歌,尤其是父母伴隨唱歌時的動作。在第二個月期間,你會聽到寶寶重復某些元音(啊、啊,或哦、哦),尤其是你一直和他用清楚、簡單詞匯和句子交談時。

視覺

此時,寶寶仍然不能看清楚30厘米以外的物體,但會密切關注30厘米以內的任何東西,能注視物體了,緊盯著物體,好像要用眼神把東西抓住。難以跟蹤物體,如果你在他面前快速晃動一個球或玩具,他似乎會凝視,當你來回搖頭時,他將失去聚在你眼睛上的焦點。他會朝著聲音的方面和移動的東西看。相對于物體更喜歡人,他能安靜地注視人臉或人聲傳來的地方。喜歡看彩色的圖畫,相對于平面圖形,更喜歡立體的人物圖像。

情感

這個月內,寶寶每天將花費更多的時間觀察他周圍的人并聆聽他們的談話。他明白他們會喂養他,使他高興,給他安慰并讓他舒服。當看到周圍人笑時他感到舒心,他似乎本能地知道他自己也會微笑。而他咧嘴笑或做鬼臉的動作和表情將變成真正的對愉快和友善的表達。他開始會表現出悲痛、激動、喜悅等情緒了,并可以通過吸吮使自己安靜下來。

BABY寶寶的營養加油站

用母乳喂養時

用母乳喂養的嬰兒,通常來說,每3小時喂奶1次,1天喂7次,上午6、9、12時;下午3、6、9時,夜間12時。每次喂70毫升~150毫升。在第一部分提到4~6個月內母乳喂養兒不需添加其他食物,包括水。

這個月的嬰兒由于其吮吸力大大加強,因而可能會吮傷乳頭。所以,媽媽應該留心,注意不要讓嬰兒在一側乳頭上連續吮吸15分鐘以上。另外,哺乳前應該把手洗干凈,保持皮膚清潔,避免弄臟乳頭,從而感染嬰兒口腔。

用母乳喂養的媽媽,如果母乳很好,哺乳次數應逐漸穩定,只要每周體重能增加150克~200克,說明喂養效果很理想;如果每周體重增加不足100克,說明母乳不足,此時寶寶會經常哭鬧,需要增喂配方奶。每次加配方奶100毫升~120毫升。總之,增加1次或是兩次配方奶,都應根據寶寶體重來決定。另外,只用母乳喂養的母親還應該注意一件事,就是母乳的分泌如果減少了,這時無論如何必須添加配方奶。

在1~2個月的嬰兒中,純母乳喂養的嬰兒不會有真正的疾病。盡管有時會有“稀便”,每天大便7~8次,吐奶,長濕疹這些常見“異常”現象發生,但只要嬰兒能精神飽滿地吃奶,就不必過多擔心。

用配方奶喂養時

用配方奶喂養時,最重要的是不要過量,以免加重消化器官的負擔。一般的標準,出生時體重為3千克~4千克的寶寶,在1~2個月,每天以吃600毫升~800毫升配方奶為宜,每天分7次吃,每次100毫升~200毫升,如果寶寶很能吃,最好也不超過250毫升,否則會加重腎臟、消化器官的負擔。

需要注意的是,在兩頓奶之間可以適當喂寶寶一點水,尤其在天氣炎熱的夏天,或是干燥的秋天,或者寶寶出汗多、咳嗽、鼻塞時,需要多補水。

另外,需要父母們注意的是,進入這個月齡的寶寶,要預防佝僂病的發生,除了常抱寶寶到室外曬太陽外,還應每天給寶寶加400國際單位的維生素D,即濃縮魚肝油滴劑,從1滴開始逐漸增加到每天5~6滴。

給早產兒補充鐵劑

鐵是制造紅細胞不可缺少的成分。如果人體缺乏鐵元素就會導致缺鐵性貧血。對嬰幼兒而言,缺鐵性貧血占總貧血的90%以上,可見鐵對孩子有多么重要。

足月嬰兒體內儲存的鐵是媽媽在孕中、末期通過胎盤輸送給他的,尤其在孕末期給他的更多一些。這些鐵可以維持嬰兒出生后前4個月生長發育之所需,但4~6個月以后儲存鐵消耗殆盡,母乳中的鐵又不足,只有及時添加輔食才能避免嬰兒半歲后出現缺鐵性貧血。

對于早產兒來說,由于其提前來到人世,失去了媽媽給他多儲備些鐵元素的機會,所以他體內儲蓄的鐵只夠出生后兩個月生長之所需。一般早產兒從生后6周就要補充鐵劑。

怎么判斷嬰兒是否貧血呢?按紅細胞數來說嬰幼兒每升血液內應有(3.5~5.5)×1012萬個紅細胞,低于以上數值即可判斷為貧血。

貧血會影響孩子體格生長和智力發育,尤其對腦細胞發育的影響是不可逆的。也就是說兒時貧血導致的智力落后,長大后給孩子再好的營養也彌補不回來。因此,對早產兒、未成熟兒要提早補充鐵劑是一個不可忽略的問題。

那么,此種嬰兒如何補充鐵劑呢?

1.應想到給未成熟兒喂母乳,未成熟兒母親所分泌的母乳在營養成分上與足月兒母親所分泌的母乳有所不同,它更適合未成熟兒生長之所需。

2.如果遇到乳母無法哺乳的特殊情況,應選用未成熟兒特制奶粉,這種奶粉在制備時已考慮到未成熟兒的特點在某些營養素上給予了強化。

3.貧血較重者還可加些藥物補充鐵劑,這要根據孩子體重、貧血情況和生長速率來綜合判斷,可空腹服硫酸鐵,每日3次。因為這是藥,最好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BABY日常護理小常識

寶寶6周了,要開始培養睡眠規律

寶寶剛出生的前幾周,由于整天幾乎都處于睡眠狀態,可以說寶寶的睡眠和清醒根本就沒有什么規律,所以這時你最好的辦法就是“順其自然”。

然而當寶寶到了6周時,你就會發現他的作息時間開始有規律、確定了,所以這個時候你可以采用一些方法來幫助他養成好的睡眠習慣。如果你能早些做到這一點,那么你和你的寶寶就全都能夠受益。

捕捉寶寶的睡前征兆

許多新生嬰兒困乏時會出現煩躁的情緒,并以哭的形式發泄出來,以此告訴爸爸媽媽他要睡覺了。如果此時父母不理解他的意思,繼續逗他的話,孩子會哭得越來越厲害。

當寶寶眼神迷離的時候,一般表明要睡覺了,而且這種情況大多出現在吃完奶后。如果爸爸媽媽在此時逗寶寶時,會發現寶寶反應不那么靈敏,并且開始哭鬧了,這可能是因為他累了困了。

當寶寶想睡覺時,還會出現許多小動作,比如揉眼睛、抓耳朵,或是盯著某一個地方不動。你的寶寶可能會不再注意其他東西或別的人,或是把自己的臉埋進你的懷里。這時,你可以把寶寶抱起來,輕輕搖晃,有節奏地拍拍他的小屁股哄他入睡。

教寶寶學會區分白天和黑夜

當寶寶在媽媽肚子里的時候,一天24小時全是黑夜。現在,他來到了一個新環境,這里有白天和黑夜的區別,他怎么可能一下子就適應了呢?

所以,你要通過以下方法來教會寶寶區分白天和黑夜:

1.白天讓寶寶在有光線的屋子里小睡,在這里,他可以聽到白天的各種動靜,以此來縮短白天多余的睡眠;晚上讓他在黑暗、安靜的房間里睡覺,不要讓屋外的燈光照射進來。

2.每天晚上睡覺前給寶寶洗個澡,換上干凈的睡衣褲,讓他明白夜間睡眠和白天小睡的區別。

3.將最后一次喂奶時間固定下來,比如定在晚上10點左右,即你自己準備入睡前。每天在這個時間叫醒寶寶喂奶。幾天后,寶寶就會習慣在這個固定的時間里感到饑餓。

4.晚上喂奶時要保持安靜,不要在半夜里對著小寶寶說話或唱歌,把這些活動留在白天進行。

讓寶寶學會按時睡眠

每個寶寶睡眠時間各不相同,這經常取決于家庭的環境。重要的是要有足夠的睡眠(當然包括午睡時間)。不一定要讓寶寶睡得很早,但要準時。要讓寶寶適應一種慣常的做法,比如睡前哼一支歌、講一個故事,或放一段兒童歌曲唱片等。有的寶寶臨睡前會感到有些緊張焦慮,因為他們知道整個晚上就要同爸爸媽媽“分別”了。這時候,不要強化他的這種意識,也不妨稍稍陪他一會兒。

幫助寶寶學會自我平靜

也許你的寶寶喜歡在搖搖晃晃中入睡,或是一邊吃奶一邊睡覺。剛開始的時候,你應該盡可能地想盡一切辦法來讓寶寶安靜入睡。

可是你的寶寶最終還是需要學會自己入睡。到了大約3個月的時候,寶寶就會慢慢意識到,你曾經使用過的技巧已經成為他整個入睡過程中的一部分,而且還開始對這些技巧產生了依賴性。因此,為了能讓寶寶學會自己入睡,你就應當在寶寶養成習慣之前,停止使用這些技巧。

小寶寶“睡顛倒了”怎么辦

有些寶寶一到晚上就很有精神,不肯睡覺,又哭又鬧,弄得父母精疲力竭,大人和寶寶都沒有睡好覺,而在白天寶寶卻沒了精神,一睡幾個小時不醒來,喂奶和出去玩都被打亂了,除了睡眠晝夜顛倒外沒有其他癥狀。

白天活動、夜間睡眠,在成人看來是自然而然的。但這種睡眠規律并非與生俱來,而是出生后隨著機體調節機制的發育和外界環境的刺激逐步建立的。如果父母不注重寶寶睡眠習慣的培養,小寶寶就會出現晝夜不分、睡眠紊亂的情況,這種晝睡夜醒的習慣會使寶寶和家長都得不到充分休息,而且還會影響寶寶進食,精神也欠佳,這樣會影響寶寶的生長發育,甚至會影響心理發育。

所以,為了寶寶及父母雙方的利益,一定要將寶寶這種晝夜顛倒的習慣盡早糾正過來。

要調整寶寶的睡眠狀態,就要合理安排好寶寶白天、睡前和夜晚的作息時間,逐漸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白天玩夠、睡好

在白天寶寶清醒時,要多為寶寶安排一些適合他月齡的游戲。天氣好的時候,多抱著寶寶到戶外散步。如果寶寶白天睡眠時間過長,可以適當延長外出玩耍的時間,或在家中做被動操、和寶寶多說話交流,讓寶寶適度地疲勞。但不可過分要求,如果過于疲勞,反而會使寶寶興奮,夜晚更不易入睡。

白天寶寶入睡后,不要把室內光線調得太暗,也不可過分保持安靜,可適當有響動,以使寶寶區分白天睡眠和夜間睡眠的不同。小寶寶白天的睡眠時間每次最好不要超過3小時。對于不易醒來的寶寶,可以用換紙尿褲、撓腳心、抱起說話等方法叫醒寶寶。

睡前培養好習慣

從寶寶兩個月開始,父母可以逐漸培養寶寶在睡前建立一套固定的模式。先洗個熱水澡,做撫觸和被動操,換上舒適的睡衣;然后喂母乳或配方奶,喝完奶后不要馬上入睡,可以給寶寶講個小故事、念1~2首兒歌,或是玩一會兒玩具;20分鐘后再把一次尿,穿上紙尿褲;然后播放一些輕柔舒緩的催眠曲,如果是曾經聽過的胎教音樂,效果會更好;最后關上燈,把寶寶放在小床上,不再說話,讓寶寶自己進入夢鄉。

如果能堅持每天有規律地按時完成這些活動,就可以養成寶寶固定時間睡眠的習慣,會使父母和家人生活得更輕松。

夜間安穩入睡少打擾

當寶寶入睡后,臥室內要保持安靜、舒適、光線暗的睡眠環境,以幫助寶寶區別日夜。從寶貝滿月開始,除喂奶以外,要盡量少打擾寶貝睡眠。有時寶寶睡覺時會翻身、囈語,有時還會微笑、哭泣,當家長看到這樣的情況時,不要“第一時間”去關注寶寶,更不要打開燈,這樣反而會打擾了寶寶的“美夢”,影響了寶寶正常的淺睡狀態,甚至養成不良的睡眠習慣。

寶寶的睡眠周期比成人短,在夜間有時會自然醒來。這種情況下不要立刻抱起寶寶,更不能看寶寶精神好與之玩耍,這樣會使寶寶養成夜里固定醒來的習慣。如果寶寶是因為不舒服醒來,如饑餓、尿濕,打開小夜燈找到原因,輕輕地給寶寶喂奶、換紙尿褲,再安靜地陪寶寶入睡,不要跟寶寶說與睡眠無關的話。

如果到了喂奶時間,寶寶還在深深的睡夢中,不要叫醒寶寶喂奶。要逐步培養寶寶斷掉夜奶。不必擔心寶寶會餓著,夜間少吃,白天會補上。

讓寶寶享受空氣浴

室外空氣浴可以讓寶寶呼吸到新鮮空氣,促進寶寶的新陳代謝。在室外,寶寶可以接觸到紫外線,促進寶寶體內維生素D的產生,進而增強鈣的吸收。同時由于室外空氣溫度比室內低,寶寶在戶外可以使皮膚和呼吸道黏膜受到冷空氣的刺激與鍛煉,從而增強對外界環境的適應能力和對疾病的抵抗力。

一般來講,寶寶滿月后就可以帶到戶外進行空氣浴了。剛開始時每天幾分鐘,逐漸加長至1~2小時。夏季要選擇早晚陽光不是很強烈的時候,并注意不要讓寶寶的皮膚直接在日光下暴曬;冬天則最好在中午氣溫較高的時候外出,天氣較暖時還可以露出寶寶的頭部、手部等皮膚;春秋兩季風沙太大則不要外出,可以選擇在有陽光的房間或陽臺上曬太陽。

如何抱滿月后的寶寶

滿月后的寶寶四肢仍較軟,頭也抬不起來,頸部、腰部也無力,要讓剛剛做媽媽的把寶寶抱起來,就會感到緊張,不知從何下手。這時你可以讓躺在床上的寶寶面向著你,先將你的左手輕輕插到寶寶的下背部和臀部,再用右手輕輕地插入寶寶的頭部下方,慢慢將寶寶抱起來,這樣寶寶的腰部和頸部就可以在一個平面上,因有手指支撐著頭部,頭也不會向后耷拉下來,再慢慢地將寶寶的頭轉向你的左臂彎中,使頭固定依靠在你的左臂彎中。也可以將寶寶豎抱,用上述方法將寶寶抱起離床后,右手將寶寶的頭慢慢靠向你的左肩部,左手仍托住他的臀部和腰部,以支持其體重,右手則托住寶寶的頭頸部,寶寶可俯在你的肩膀上。但應注意豎抱的時間不能太長,以免使寶寶感到疲勞。將寶寶放下時更應小心謹慎,先用一只手托住寶寶的頭部,另一只手托住他的臀部,輕輕地、慢慢地把他放下,這時應當注意的是你的手要一直扶住他的身體,直到將他的身體完全放到床上,才可拿開雙手。這時,應先輕輕抽出寶寶臀部下面的那只手,并去抬高寶寶的頭部,以便將放在寶寶頭頸部的那只手抽出來,再輕輕地將寶寶的頭放下。

不管用何種姿勢抱滿月的寶寶,都應保護好頭頸部和腰部以免造成意外傷害。這時將寶寶抱起來的時間不宜過長,以免疲勞,也不可將嬰兒抱在手上來回搖晃,以免損傷腦部。

寶寶滿月后剃頭的注意事項

寶寶在滿月后剃頭講究多,在剃頭時應注意以下事項。

剃頭注意事項

給寶寶理滿月頭的時候最好在家里,爸爸媽媽在身邊比較好,這樣小寶寶會比較有安全感。

1.爸爸兩只手要相互配合,一手持電動推子,另一只手把住寶寶頭部,防止寶寶亂動,但是不可以用過大的力道,以免弄痛寶寶。

2.爸爸要先給寶寶剃前額,再剃后腦勺,由兩邊往中間剃。剃前額時,用寶寶最舒服的姿勢,仰面斜躺把寶寶抱在懷里。剃后腦勺時,讓寶寶趴在媽媽的胳膊上,但是媽媽一定要抱穩小寶寶。

3.先把大塊的頭發剃掉,放在事先準備好的紙巾中保存。近距離的短發要一點一點地、慢慢地、小心地貼近頭皮弄,不可像大塊的長頭發那樣剃。

要特別注意下,對于發絲較硬的寶寶,推子要離寶寶的頭皮近一些;對于發絲較軟的寶寶,推子要離得相對遠一些。這個要靠經驗掌握,切記不能劃到寶寶的頭皮。

剃頭的后續事項

媽媽給寶寶剃完頭后,一定要用極軟的毛刷將剪下的碎頭發掃掉,防止寶寶抓撓。還有,剃發之后要洗發,清理干凈碎發和頭皮。此時洗發時媽媽需要特別注意,不能把頭發弄到寶寶眼睛中,所以,最好給寶寶仰面洗頭。

最后,還要提醒媽媽,給寶寶理發一定要干發時理,理好之后再洗發。嬰兒胎發本來就很軟,如果洗完發之后理,頭發會更軟,增加理發難度。如果寶寶頭上有頭垢,最好先用嬰兒油涂在頭部24小時,頭垢軟化之后,用嬰兒洗發露清除頭垢,然后再理發。防止在理發過程中,將頭垢帶下來引起感染。還有,寶寶第一次理發,不可以理光頭,因為寶寶的顱骨和神經系統還沒有完全長好,近距離接觸寶寶的頭皮,往往有可能損傷顱骨和神經系統。此外,需要注意的一點就是,如果爸爸媽媽掌握不好可以找專業人士來幫助寶寶理發。

慎用閃光燈為寶寶拍照片

很多爸爸媽媽都很喜歡給自己的寶寶拍照,有的甚至從寶寶一出生的那一天起就給他們拍照。可是,爸爸媽媽給寶寶拍照的時候千萬別忘了把相機的閃光燈關掉。

因為寶寶的眼球發育尚未成熟,特別是視網膜的黃斑區域十分“脆嫩”,出生后的8個月內都還在不斷的生長發育中。正因為如此,寶寶的眼睛承受不了電子閃光燈的強光,這種強光對視網膜的沖擊太強烈,會造成視網膜神經細胞的破壞。如果距離在1米之內,那么對寶寶的眼球造成的損害就更大。所以,年輕的父母為8個月以下的寶寶拍照時,慎用和不用閃光燈,應盡量采用自然光;如果一定要用,可采取改變閃光燈的照射角度,仰射天花板或側射墻壁,或用慢速快門、開大光圈拍攝的方法,這樣也可獲得理想的寶寶照片。當然,以前用閃光燈拍過寶寶的父母也不必擔心,不必過分緊張,以后注意就行了。

BABY可能發生的異常情況

濕疹

嬰兒1~2個月,是臉上和頭上經常出現濕疹的時期。濕疹俗稱胎毒,也叫胎癬或奶癬,是嬰幼兒期一種常見的過敏性皮膚病。多發生于剛出生到2歲的寶寶。大多在頭面部、頸背和四肢,出現米粒樣大小的紅色丘疹或斑疹。那么,嬰兒得了濕疹,媽媽該怎么辦呢?

媽媽先不用擔心,要清楚這是嬰幼兒常見的皮膚病,大多數不影響寶寶飲食和睡眠,也不影響其發育,能自發消退,特別是出生1~2天的新生兒,在頭部、軀干及四肢常出現大小不等的多形性斑丘疹,稱為“新生兒紅斑”,1~2天后自然消失。寶寶出現濕疹,媽媽首先要找出原因,對癥治療,合理喂養,精心護理。但當出現一直難以消退或者反復出現濕疹時,除注意寶寶的日常護理外,必要時給予藥物處理及到醫院就診。

對嬰兒身上的濕疹,媽媽可以采取哪些護理對策呢?

1.密切注意寶寶的消化狀態

母乳喂養:媽媽要注意觀察,寶寶是否對配方奶、雞蛋、魚和蝦等食物過敏。母親應避免進食這類容易引起過敏的食物。少吃配方奶、鯽魚湯、鮮蝦、螃蟹等誘發性食物,多吃豆制品,如豆漿等清熱食物。不吃刺激性食物,如蒜、蔥、辣椒等,以免刺激性物質進入乳汁,加劇寶寶的濕疹。

配方奶喂養:如是配方奶喂養引起的異性蛋白過敏所致的濕疹,可以在配方奶里少放些糖,把奶多煮一會兒,使蛋白質變性;另外可以適當增加奶糕、豆粉等輔食,減少配方奶量,寶寶濕疹就會減輕。

2.盡量尋找并避開過敏原

避免有刺激性的物質接觸嬰兒皮膚,不要用堿性肥皂洗患處,也不要用過燙的水洗患處。可用金銀花煲水洗,然后擦嬰兒潤膚霜。如身體、四肢濕疹較重時,暫時不要盆浴,洗后要立即涂藥。

3.環境和衣物的調節

應避免太陽直曬,室溫也不宜過高,否則會使濕疹癢感加重。衣被不可太厚,衣服要穿得寬松些,以全棉織品為好。避免毛線衣等接觸皮膚,因為那樣會刺激皮膚,加重濕疹。

4.其他注意事項

對脂溢型濕疹千萬不能用肥皂水洗,只需經常涂一些植物油,使痂皮逐漸軟化,然后用梳子輕輕地梳理掉。濕疹發病期間不要作卡介苗或其他預防接種,避免與單純皰疹的寶寶接觸,以免發生皰疹性濕疹。待濕疹好轉才能接種。

積痰

2個月左右的嬰兒積痰,是一種短期內特有的現象,這是因為孩子的支氣管被呼吸道內的分泌物輕微堵塞而導致的現象。當我們抱著孩子時能聽到“呼嚕呼嚕”的痰鳴聲,就如同抱著一只小貓,摸著它的脊背時感到的“貓喘”一樣。這種孩子往往偏胖,當轉換體位、咳嗽、吐奶后,呼嚕聲會自然減輕。

每個孩子體質不同,因此呼吸道內分泌物多少不一,相同的是2個月左右的孩子都還不會咳嗽吐痰,所以分泌物多又吐不出來的孩子就出現了積痰。

面對一個積痰的孩子最好的辦法是多做戶外活動,通過空氣浴讓孩子的皮膚和氣管黏膜受到冷空氣的刺激從而獲得鍛煉。

積痰的孩子精神好、食欲佳,絕不是一個病孩子的樣子,因此媽媽只要認真觀察就一定能與急性呼吸道感染區別開來。一旦你判斷孩子是積痰就不必焦急,也不必總帶孩子去醫院,耐下心來好好地照料他并多鍛煉,過一段時間自然就會好了。

幽門狹窄

幽門狹窄是一種罕見的疾病,多發于2個月以下的寶寶。幽門狹窄的主要癥狀常出現于寶寶出生后的2~6周,其中包括:嘔吐持續且呈噴射性;持續饑餓,在嘔吐之后,寶寶馬上就能接受另一次喂食;不常排便。

假如癥狀持續超過數天,那么可能會出現體重減輕或無精打采的癥狀。寶寶可能因為不斷嘔吐而發生脫水現象。

一旦寶寶出現其中任何一種癥狀,或發生疑似脫水的癥狀,那就應立即帶寶寶去醫院就診。

腸絞痛

腸絞痛一般發生在接近滿月的寶寶身上。典型發病的大約在3周大的時候開始,高發期在第6周。腸絞痛通常的癥狀是:

原本活潑的寶寶忽然變得經常尖聲哭叫,而且很有規律,每次發作的時間基本相同,尤其是傍晚發作比較多,有時是在黑夜。

一般1個星期有3次以上的啼哭,每次哭的時間持續在兩三個小時,而且連續3個星期都會出現這樣的情形。哭的時候無論媽媽怎樣安撫都沒有作用。有的寶寶還會出現腹部鼓脹、臉色紅脹的癥狀。這樣的哭鬧一般不伴隨有發熱、嘔吐、腹瀉的癥狀,哭過一段時間后,寶寶又會若無其事和平常一樣了。

寶寶有腸絞痛并不是一種病,它只是一種癥狀,隨著寶寶的長大,神經生理逐漸發育健全,大約在3個月,這樣的情況就會慢慢減少。也有大約30%的寶寶要延續到四五個月大時,這種情況才會消失。為減輕寶寶的腸絞痛,并能得到及時的治療,爸爸媽媽要做好以下兩點:

1.寶寶哭鬧的時候,尤其是有腸絞痛的癥狀時,媽媽可以坐著,讓寶寶趴在自己的手上或者腿上,輕輕壓迫寶寶的腹部和背部;也可以為寶寶做按摩,用濕熱毛巾或者暖水袋敷在寶寶的腹部,水不可太涼或太燙,暖水袋外邊最好裹上一層毛巾。這些對減輕疼痛有一些幫助。

2.如果無法判斷寶寶腹痛的原因,最好的方法是帶寶寶上醫院,請醫生做全面的檢查。

主站蜘蛛池模板: 陇川县| 敖汉旗| 宁乡县| 大冶市| 奉节县| 科技| 五指山市| 九寨沟县| 宽城| 静海县| 徐水县| 贵南县| 靖边县| 凭祥市| 辰溪县| 合山市| 白城市| 泽州县| 星座| 双鸭山市| 永嘉县| 资兴市| 阳城县| 芜湖县| 盐池县| 永新县| 高碑店市| 双桥区| 绥德县| 开化县| 桓台县| 佛坪县| 博客| 土默特右旗| 乐至县| 南岸区| 芮城县| 保靖县| 安仁县| 大悟县| 景德镇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