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茶經
  • 鐘強
  • 2103字
  • 2020-08-20 10:47:34

之根在中國

茶之根在中國,我們都知道,日本人對茶情有獨鐘,日本的茶藝、茶道更是讓人嘆為觀止。然而,它所秉承的卻是中國茶文化的精髓。茶,起源于中國;茶文化,亦起源于中國,無論是日本的茶道,還是非洲的煎茶,其發端都始于中國唐朝。

唐代陸羽著有《茶經》三卷,對茶樹的形狀、茶葉產地、制茶工序等記載詳盡,因此他被后人尊稱為“茶圣”。“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數十尺。其巴山峽川有兩人合抱者,伐而掇之。其樹如瓜蘆,葉如梔子,花如白薔薇,實如栟(bīng)櫚,蒂如丁香,根如胡桃……”這是陸羽在《茶經》一之源中的記載,意思是說:“茶,是我國南方的優良樹木。它有的高一二尺,有的則高達幾十尺。在巴山、峽川一帶,有樹干粗到兩人合抱的,要將樹枝砍下來,才能采摘到芽葉。茶樹的樹形像瓜蘆,葉形像梔子,花像白薔薇,種子像棕櫚,果柄像丁香,根像胡桃。”

要想制出好茶,必須要有好的茶樹,要生長出好的茶樹則需要有優越、適宜的自然條件。黃山地區山勢高,土質好,云霧縹緲,溫暖濕潤,產有毛峰好茶;廬山斷崖陡壁,峽谷深幽,云霧彌漫山間,變幻莫測,產有“云霧茶”;六安茶產自安徽省六安,其地處大別山北麓,高山環抱,云霧繚繞,氣候溫和,生態植被良好;信陽毛尖產于河南信陽縣,茶區山巒起伏、溪流縱橫、云霧彌漫;安溪境內雨量充沛,氣候溫和,山巒重疊,林木繁多,終年云霧繚繞,山清水秀,蘊育了名茶鐵觀音;祁門紅茶產區,山地林木多,溫暖濕潤,土層深厚,雨量充沛,云霧多。

總之,山清水秀、氣候溫和、雨量充沛、云霧彌漫,這些都是蘊育好茶樹的要素。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種植茶樹的國家。根據植物學家和地質學家的分析,茶樹起源至今已有6000萬~7000萬年的歷史了。印度所處的喜馬拉雅山南坡在那個時期還被深深地埋在海底,不可能生長茶樹;而在中國西南地區發現的山茶樹有100多種,可以推測這里是這一植物區系的起源中心。

此外,日本科學家在中國、泰國、緬甸、印度等地經過多次調查研究發現,中國和印度茶種的細胞染色體數目相同,各地茶樹沒有種的變異,外形則具有連續性的變異,因此得出結論:茶的傳播是以中國四川、云南為中心,向南推移,朝喬木化、大葉種發展;向北推移,朝灌木化、小葉種發展。

中國的第一大河長江及其眾多的支流如同一張輻射網,為茶葉的傳播提供了便利的自然條件。據史料記載,中國茶葉最早向海外傳播,可追溯到南北朝時期。當時中國商人在與蒙古毗鄰的邊境,通過以茶易物的方式,向土耳其輸出茶葉。

隋唐時期,隨著邊貿市場的發展壯大,加之絲綢之路的開通,中國茶葉以茶馬交易的方式,經回紇及西域等地向西亞、北亞和阿拉伯等國輸送,中途輾轉西伯利亞,最終抵達俄國及歐洲各國,從而大大促進了對世界貿易的影響。

“茶馬互市”具體是指我國西南(四川、云南)茶產地以及邊境地區的少數民族以茶易馬的貿易往來。古時由于內地民間役使和軍隊征戰都需要大量的騾馬,于是藏區、川滇邊地的良馬與內地的茶之間進行交易,由此產生了茶馬互市。藏民族在長期的高原生活中養成了喝酥油茶的習慣。藏區和川滇邊地出產的騾馬、毛皮、藥材等和川滇及內地生產的茶葉、布匹、鹽、日用品等在高原深谷間來往不息,形成了一條延續至今的“茶馬古道”。

茶馬古道的主要路線有兩條:

(1)從云南普洱茶原產地(今西雙版納、思茅等地)出發經大理、麗江、中旬、德欽到西藏的左貢、邦達、察隅或昌都、洛隆宗、工布江達、拉薩,再經由江孜、亞東分別到緬甸、不丹、錫金、尼泊爾、印度。

(2)從四川的雅安出發,經瀘定、康定、巴塘、昌都,再由洛隆宗、工布江達到拉薩,再到尼泊爾、印度。

馬幫是中國西南地區特有的交通運輸方式,也是茶馬古道主要的運載手段。馬幫的存在有著上千年的歷史,至今仍在一些交通不便利的地區辛勤奔波,構成了一個極為特殊的社會群體。

中國茶文化在世界的傳播途徑大致有三條:一是派使節出使別國,將茶作為貴禮,饋贈給出使國;二是通過學習佛法的僧侶以及遣唐使,將茶帶到別國;三是經過古商路,通過國際貿易往來,將茶以商品的方式傳到國外。

中國茶文化是一種大眾生活文化,雅俗共賞,老少皆宜,香播九州。人們在飲茶過程中講求享受,對水、茶、器具、環境都有較高的要求,同時還能以茶培養、修煉自己的精神道德,并在各種茶事活動中去協調人際關系,求得自己思想的自信、自省,也溝通彼此的情感,以茶雅志,以茶會友。茶本身存在著從形式到內容、從物質到精神、從人與物的直接關系到成為人際關系媒介的轉變,逐漸形成傳統東方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中國茶文化。

同時,中國具有世界上最古老的茶文物,這從另一個側面提供了中國是茶樹起源地的輔證。茶在中國的歷史十分悠久,關系到茶的文物十分繁雜,諸如茶人、茶具、茶書、茶畫、山泉,以及有關的茶文化遺址等等,無一不是茶文物的組成部分。與茶的發現和利用緊密相聯的神農氏,在中原大地留有許多與他有關的遺跡。地處湖北,接近川、陜交界處的神農架,是一個原始森林區,面積3200多平方公里,最高海拔3100多米。據初步估計,這里盛產包括茶葉在內的藥材共130余種,這與“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的傳說相符。

綜上所述,茶樹最早為中國人所發現,最早為中國人所利用,最早為中國人所栽培。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海南省| 鄂托克前旗| 清丰县| 通辽市| 门头沟区| 三台县| 阳谷县| 宁晋县| 平阳县| 三原县| 德庆县| 万荣县| 万山特区| 邹平县| 西林县| 军事| 开封市| 邵东县| 英吉沙县| 固始县| 宜都市| 英山县| 利津县| 晋宁县| 北京市| 大荔县| 靖远县| 宁武县| 汽车| 遂宁市| 诸暨市| 安丘市| 饶阳县| 香港| 历史| 东兰县| 马鞍山市| 吴江市| 景德镇市| 济宁市| 荥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