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明代文學思想史(全二冊):羅宗強文集作者名: 羅宗強本章字數: 658字更新時間: 2020-04-10 10:39:47
第一章 洪武、建文朝的文學思想走向
洪武朝的政治環境,對于此一時段、甚至整個明前期的文學思想的形成、文學思潮的走向,都有著深刻的影響。這里所說的政治環境,主要是指其時之政局與此種政局所形成之士人生存空間。
明朝是一個皇權高度集中的朝代。這與這個皇朝的創立者朱元璋有很大的關系。朱元璋是一位復雜的人物。他有歷代開國皇帝所具有的雄才大略,有的史家甚至把他與秦皇、漢武、唐宗、宋祖相比擬。他又是一位出身于貧苦底層的佃農,僧寺寄食,淮西流浪,深知民間疾苦,亦深知元末吏治之腐敗,切身感受到元王朝之所以敗亡的根由。他原本沒有文化,征戰與治國都離不開文化人的幫助;而其內心深處,又與文化人有著本能的距離。他既有開闊胸懷,善于接受新知識,從一個沒有文化的佃農,到熟知歷代興革、熟知歷代戰例并能運用自如以指揮作戰。他能詩能文,甚至能注《道德經》,知曉聲韻。他又猜忌成性,不能容人。他殺功臣,人人自危。一個一無所有的佃農,經歷十六年的征戰,一旦奪得天下,那種極度膨脹的權力欲,那種自是自傲、無所顧忌的氣勢,自在情理之中。而歷經艱難,他又深知創業之不易,于是他兢兢業業、如履薄冰,面對他剛剛得到的天下(1)。他就是帶著這樣一種心境,來建立他的王朝。
在軍事上取得勝利的同時,他用很大的力量,搜羅人才,統一思想,建立制度。他以一種極嚴厲的手段,將經歷近二十年動蕩、戰亂、破敗不堪的社會,從新整頓起來;使一個失去有效管理的社會重新建立起有效的管理機制。他對思想領域的管制,為士人留出的生存空間,和他對文章的看法,影響著洪武一朝以至明前期文學思想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