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章 和任何人都能成為朋友

第一節 第一印象法則:重視第一次見面

一、首因效應

首因效應也叫首次效應、優先效應或“第一印象”效應,是指個體在社會認知過程中,通過“第一印象”最先輸入的信息對客體以后的認知產生的影響,也是指最初接觸到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對我們以后的行為活動和評價的影響。實際上指的就是“第一印象”的影響。

1.第一印象,是在短時間內以片面的資料為依據形成的印象。

心理學研究發現,與一個人初次會面,45秒鐘內就能產生第一印象。這一最先的印象會對他人的社會知覺產生較強的影響,在對方的頭腦中形成并占據著主導地位。某獵頭公司資深顧問就曾經指出:“保持和復現,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有關的心理活動第一次出現時注意和興趣的強度。”這種先入為主的第一印象是人的普遍的主觀性傾向,會直接影響到以后的一系列行為。

第一印象效應是一個人盡皆知的道理,領導總是注意燒好上任之初的“三把火”,普通人也深知“下馬威”的妙用,每個人都力圖給別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心理學家認為,第一印象主要是性別、年齡、衣著、姿勢、面部表情等“外部特征”。一般情況下,一個人的體態、姿勢、談吐、衣著打扮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這個人的內在素養和其他個性特征,不管有些暴發戶怎么刻意修飾自己,總會在不經意中“露出馬腳”,因為文化的浸染是裝不出來的。

實驗心理學研究表明,外界信息輸入大腦時的順序,在決定認知效果的作用上是不容忽視的。最先輸入的信息作用最大,最后輸入的信息也能起較大作用。大腦處理信息的這種特點是形成首因效應的內在原因。

2.首因效應本質上是一種優先效應。

當不同的信息結合在一起的時候,人們總是傾向于重視前面的信息。即使人們同樣重視了后面的信息,也會認為后面的信息是非本質的、偶然的。人們習慣于按照前面的信息解釋后面的信息,即使后面的信息與前面的信息不一致,也會屈從于前面的信息,以形成整體一致的印象。在生活節奏如同飛快奔馳的列車的現代社會,很少有人會愿意花更多的時間去了解一個留給他不美好第一印象的人。

首因效應的產生與個體的社會經歷、社交經驗的豐富程度有關。如果個體的社會經歷豐富、社會知識充實,則會將首因效應的作用控制在最低限度;另外,通過學習,在理智的層面上認識首因效應,明確首因效應獲得的評價,一般都只是在依據對象的一些表面的、非本質的特征基礎上而做出的評價,這種評價應當在以后的進一步交往認知中不斷地予以修正完善,也就是說,第一印象并不是無法改變,也不是難以改變的。

對于這種因信息輸入順序而產生效應的現象,有種種不同的解釋。一種解釋認為,最先接收的信息所形成的最初印象,構成腦中的核心知識或記憶圖式。后輸入的其他信息只是被整合到這個記憶圖式中去,即這是一種同化模式,后續的信息被同化進了由最先輸入的信息所形成的記憶結構中,因此,后續的新的信息也就具有了先前信息的屬性痕跡。另一種解釋是以注意機制原理為基礎的,該解釋認為,最先接收的信息沒有受到任何干擾地得到了更多的注意,信息加工精細;而后續的信息則易受忽視,信息加工粗略。

二、如何強化自我首因效應

人們通常根據與一個人見面的前幾秒鐘所得到的印象,快速對他作出判斷。如果這個印象很好,那么就會對辦事起到促進的作用。否則,只能起到相反的作用。

1.發揮自己的長處。

如果你發揮自己的長處,別人就會喜歡跟你在一起,并愿意同你合作。所以,與人交往,要充滿自信,并盡可能地發揮自己的長處。

2.適應不同的場合。

最懂得與人交往的人,會因場合不同而改變自己的表現。一成不變不會給人留下美好印象。不管是與人親密地傾談,還是發表演說,都要在保持自己的同時,因時因地有所變化。但要注意,不要給人造成言行不一的不誠實的感覺。

3.放松心情。

要使別人感到輕松自在,你自己就必須表現得輕松自如。不管遇到什么事,心理上都要盡量放松。學點幽默,不要總是神色嚴峻,或做出一副苦悶的樣子。

4.善于使用眼神。

不管是跟一個人還是一百個人說話,一定要記住用眼睛望著對方。一進入坐滿人的房間時,應自然地舉目四顧,微笑著用目光照顧到所有的人。不要避開眾人的目光,這會使你顯得輕松自若。給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是你樹立良好的辦事形象的前提。

總之,不要害怕改變自己,不要擺出虛假的姿態,這樣才能為自己樹立良好的第一印象。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华阴市| 大方县| 青冈县| 伊通| 搜索| 米林县| 张北县| 彰武县| 吉林市| 彭泽县| 新郑市| 祁阳县| 宾阳县| 罗源县| 西丰县| 金塔县| 罗城| 巴楚县| 三门峡市| 临邑县| 神池县| 轮台县| 当阳市| 射阳县| 子长县| 金湖县| 南靖县| 西华县| 曲靖市| 汾阳市| 自治县| 沧州市| 崇阳县| 长垣县| 湾仔区| 五台县| 漠河县| 竹溪县| 利川市| 罗定市| 丹江口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