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殘疾人事業重要文件選編:1978-2018(下冊)
-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特色殘疾人事業重要文獻選編》編輯組
- 7221字
- 2020-05-29 18:17:46
2016年度全國殘疾人基本服務狀況和需求信息數據動態更新工作報告
為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殘疾人事業的一系列重要部署,全面落實中央黨的群團工作會議精神和國家《“十三五”加快殘疾人小康進程規劃綱要》要求,經王勇國務委員批準,在國務院殘工委統一領導下,中國殘聯會同國家統計局等十二部門在2015年首次開展的全國殘疾人基本服務狀況和需求專項調查(以下簡稱專項調查)的基礎上,組織實施了2016年度全國殘疾人基本服務狀況和需求信息數據的首次動態更新工作(以下簡稱動態更新)。
2016年,在國務院殘工委領導高度重視下,在各部門大力支持和各地殘聯密切配合尤其是廣大基層殘疾人工作者的辛勤工作下,動態更新工作取得圓滿成功,實現年度動態更新工作的良好開局、全國殘疾人基本服務狀況和需求信息數據的及時更新與有效反饋,動態更新工作的長效機制建設邁出堅實的第一步。
一、基本情況
(一)動態更新工作是專項調查的延續和常態化
2014年6月至2015年7月首次開展的全國殘疾人基本服務狀況和需求的專項調查取得圓滿成功,得到國務院領導同志的肯定、各級殘聯的贊同和殘疾人的認可,真實了解了殘疾人的基本服務狀況和需求,初步建立了殘疾人服務狀況大數據,為制定出臺保障殘疾人民生政策措施提供了重要依據。事實證明,開展全國殘疾人基本服務狀況和需求專項調查是一項意義重大而審慎的決策。
在充分運用專項調查成果的基礎上,為動態掌握殘疾人服務狀況的變化情況,動態更新工作延續了實名制調查的科學工作方式和“嚴”、“實”工作作風,繼承和發展了全國殘疾人基本服務狀況和需求專項調查的有益經驗和做法,將調查了解殘疾人基本服務狀況和需求工作向常態化轉變,變集中調查為日常性的信息數據更新。同時,以實名制的信息數據動態更新為基礎,及時掌握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中殘疾人的基本服務狀況和需求。動態更新工作主要了解全國殘疾人人口數據庫中的持證殘疾人,自上年度7月1日至本年度6月30日的基本狀況和需求的信息。以實名制的信息數據動態更新為基礎,以信息數據的動態更新結果為重要依據,堅持問題導向,層層分解任務,逐項落實責任,完善考核反饋,有效做好殘疾人實現全面小康中最需解決的補短板、保基本工作;堅持需求導向,有力推進殘疾人工作重心下移,努力把服務工作做好做實做到殘疾人身邊,實現精準服務。
(二)2016年度動態更新數據采集情況
為做好與專項調查的銜接,2016年度動態更新工作調查的是自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6月30日的殘疾人基本服務狀況和需求信息。根據以2016年6月30日為標準時間確定的調查對象數據統計,全國殘疾人人口數據庫中共登記32393676名持證殘疾人。截至2016年10月29日18時,實際完成調查32393676人,完成率100%。
除殘疾人證注銷、查無此人等情況外,2016年動態更新工作共獲取全國29951873名持證殘疾人的實名制數據,比2015年專項調查多3312314人。全國入戶登記率為96.92%,省、市級入戶登記率均在90%以上。同時,獲取了全國693495個村(社區)公共服務設施的基本情況。通過對比2015年專項調查和2016年動態更新工作成果,展示了專項調查結束一年半以來殘疾人工作取得的成效。
二、主要做法
(一)高度重視,加強組織領導
專項調查取得圓滿成功并持續發揮重要作用,符合中央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等“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要求,符合中央黨的群團工作會議精神和群團改革要求的方向。
2016年6月3日,王勇國務委員在國務院殘疾人工作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上要求,“要完善全國殘疾人基本服務和需求信息數據動態更新機制,逐步建立殘疾人工作大數據平臺,促進殘工委各成員單位之間數據資源共享,及時掌握殘疾人基本服務狀況和需求”。張海迪主席強調,“殘疾人事業的發展要靠現代化的管理手段,要建立大數據,充分利用信息化時代的條件和優勢,建設好殘疾人基本情況和基本需求的綜合信息管理系統,做到數據全面覆蓋、動態更新,具備實時查詢功能,提供便捷服務”。2016年5月8日,魯勇理事長強調,“實現殘疾人基本服務狀況和需求信息數據的動態更新,是殘聯加快推進殘疾人小康進程的主要抓手和看家本事,是貫徹落實中央黨的群團工作會議精神、加強和改進殘聯工作的必然要求,各級殘聯要充分認識動態更新工作的重要意義,把動態更新工作與解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殘疾人脫貧解困、托底補短工作緊密結合起來”。
在國務院殘工委統一領導下,中國殘聯會同統計局、發改委、教育部、工信部、公安部、民政部、財政部、人社部、住建部、衛計委、扶貧辦等部門聯合下發《關于做好全國殘疾人基本服務狀況和需求信息數據動態更新工作的意見》(殘聯發〔2016〕9號),共同組織做好全國殘疾人基本服務狀況和需求信息數據動態更新工作。
(二)統籌協調,健全工作機構
全國殘聯系統在首個動態更新年度,基本建立起了常態化的工作推進機制。中國殘聯切實承擔國務院殘工委辦公室職責,精心籌備、精密組織、統籌推進。在基礎管理建設領導小組領導下,完善了全國殘疾人基本服務狀況和需求信息數據動態更新工作辦公室(以下簡稱“全國動態更新辦”),內設綜合、宣傳、數據處理與技術保障3個組,負責動態更新的日常工作。同時成立全國動態更新工作專家指導委員會,發揮咨詢、指導和建言獻策的重要作用。
省級、市級、縣級殘聯普遍成立動態更新工作辦公室,明確由組聯部等業務部門負責綜合協調、信息中心負責技術保障、其他業務部門密切配合。各地動態辦在同級殘聯領導下,職責明確、通力合作,具體組織推動本級培訓、試點、實名制入戶信息采集、評估和督查等工作。
(三)科學論證,完善工作流程
由專項調查轉入常態化的動態更新,建立健全實名制的信息數據動態更新機制,工作量大、涉及面廣,各階段、各環節工作緊密相連,除了參考專項調查的主要做法以外,還需要對登記表指標、質量控制等各項工作環節進行深入研究,確保動態更新工作的科學性,確保信息數據的準確可靠。
為此,全國動態更新辦會同專家指導委員會,嚴格按照中國殘聯等十二部門《關于做好全國殘疾人基本服務狀況和需求信息數據動態更新工作的意見》(殘聯發〔2016〕9號)精神,有序開展各項前期論證工作,先后召開8次專家指導委員會會議、7次主任辦公會議、2次地方片會(四川、甘肅),進行1次國家級試點(甘肅靖遠)和5次省級試點(江蘇、浙江、山東、河南、四川),廣泛征求專家、國家統計局等部門以及各地殘聯的意見建議,最終確定了《動態更新殘疾人登記表》的40項指標并得到國家統計局批準,制訂了實施方案、試點細則、培訓細則、數據處理細則、質量控制細則等指導性文件,印制工作手冊,繪制工作流程圖,具體指導地方開展動態更新工作。
(四)抓緊抓實,強化各級培訓
培訓是動態更新各工作環節中涉及面最廣、參與人數最多、指導力度最大、對工作質量影響最大的一環。中國殘聯高度重視培訓環節的工作,5月初舉辦全國動態更新工作研討班暨國家級培訓班,魯勇理事長做動員部署,地方殘聯負責同志、有關業務部門同志和省級師資參加培訓。與會同志全程參加各環節培訓,提高了思想認識,較好地把握了做好動態更新工作的工作方法,掌握了各項指標解釋。
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黑龍江墾區殘聯陸續開展了省級培訓,并及時部署做好縣級培訓,部分地方還開展了市級培訓。地方各級培訓嚴格按照國家級培訓的要求,不走樣、不打折扣、不走形式、保質保量。據統計,2016年開展省級培訓68批次、縣級培訓9548批次,共計培訓師資32.8萬人,培訓工作人員71.1萬人。
(五)嚴格要求,抓好質量控制
落實動態更新工作常態化工作要求,必須建立完整、嚴格的質量控制體系,對人為誤差進行有效控制,切實保障調查數據的全面、真實、準確。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和中國殘聯等十二部門意見及其實施方案,全國動態更新辦制訂了嚴格的《質量控制細則》和《數據處理細則》,對動態更新工作實行全過程質量控制,并提出明確要求:省級殘聯是當地質量控制的第一責任單位,要根據本省(自治區、直轄市)情況制定質量控制細則并報全國動態更新辦備案;數據質量檢查驗收工作采取鄉級、縣級、市級、省級和國家級逐級抽查的方法進行;對入戶調查、數據錄入、數據檢查、數據改錯后的重新錄入等各個環節明確責任到人。同時,繼續堅持殘工委領導同志和殘聯理事長“雙簽字”的制度,切實明確各方責任,確保數據質量。
(六)分層督導,有力指導基層
按照國務院殘工委部署和中國殘聯要求,對各地工作進行分層次的督導,有力指導基層工作,同時將結果納入全國殘聯系統年度工作績效考核。
一是將動態更新工作作為全面小康進程專項調研工作中的重要督導內容,向各地反饋專項調查數據,對做好成果轉化應用工作、抓好年度動態更新工作提出要求。二是中國殘聯領導在赴各省調研時,對當地做好動態更新工作進一步提出要求。三是全國動態更新辦會同專家指導委員會對各地省級培訓、縣級培訓、省級試點、入戶調查等各工作環節進行實地督導;尤其是專家指導委員會的專家共赴23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進行60余人次的督導。四是按照分級指導和督查原則,省級殘聯對全省信息數據動態更新工作進行督導,指導市級殘聯督查到每個縣(市、區、旗),縣級殘聯要指導和督查到每個鄉鎮(街道),鄉鎮(街道)殘聯要指導和督查到每個村(社區)。督查采用現場抽查和網絡抽查相結合的方式,現場抽查包括直接到鄉鎮(街道)殘聯、村(社區)殘協檢查工作開展情況,到每個村(社區)中隨機選擇若干個殘疾人家庭進行走訪調查、聽取意見。網絡抽查是對動態更新系統中隨機抽取的信息進行核實。
(七)重視宣傳,提高知曉率
動態更新工作的宣傳工作更加重視以基層殘疾人和殘疾人工作者為對象,大力宣傳黨和政府及社會各界對殘疾人事業的關心重視和對廣大殘疾人的關愛幫助,重點提高動態更新工作的知曉率,增進社會公眾和廣大殘疾人對動態更新工作的了解和支持。據統計,各級殘聯在中國殘聯“兩微一端”及各級電視、廣播、報刊等媒體上共發布1.5萬余條消息報道,印制宣傳冊973.8萬本,發送手機短信1115.8萬條。
三、主要特點
由國務院殘工委統一領導和周密部署,中國殘聯會同有關部門精心組織,認真貫徹“信息要精準、機制要常態、工作要聯動、成效要反饋、固本要強基”的具體要求,推動動態更新工作順利啟動,為以后動態更新工作的開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構建動態更新工作長效機制取得實質進展。
(一)動態更新信息精準數據質量可靠
從調查對象來看,動態更新工作是普查性質的,是實名制的,覆蓋全國殘疾人人口數據庫中的所有持證殘疾人。從調查方式來看,以入戶調查為主、電話調查等其他方式為輔,同時要求入戶信息采集率達到90%以上。從調查時間來看,動態更新工作對殘疾人基本狀況和需求的信息進行年度調查與更新,具有實效性、可用性,能夠真實地反映出持證殘疾人一年來的狀況變化和需求情況。
從登記表來看,經過與國家統計局的溝通、專家委員會的反復研究和對中國殘聯各業務部門客觀需求的統籌考慮,根據加快推進殘疾人小康進程、打贏脫貧攻堅戰、國家衛生服務調查等工作的新情況,將動態更新殘疾人登記表的內容增加至40個指標項次,能夠客觀全面反映出持證殘疾人的社會保障、康復醫療、無障礙等方面的真實狀況,也能夠與主要數據進行比對,反映各級殘聯的工作成效。
專家指導委員會全程參與了全國動態更新工作各個環節,做出了評估結論:“2016年度動態更新工作是成功的。本次動態更新工作文件完備,方案設計科學可行;組織系統完整,依從性強;各階段工作到位,操作嚴謹;實施過程質量控制得力;采集的主要數據較為真實可靠,質量較高;實現了全國殘疾人基本服務狀況和需求相關信息數據的及時更新與有效反饋。”
(二)動態更新工作常態化機制初步形成
一是動態更新工作重要性認識深入人心。各地殘聯充分認識到動態更新是一項基礎性、日常性的工作,是以后較長一段時期內必須持之以恒抓好抓實的工作。全國殘聯系統推進動態更新工作的過程,也是進一步提高認識、革新思想、統一行動的過程,也是進一步思考如何推動殘聯組織改革發展、加強和改進殘聯工作的過程,更是進一步做好托底補短工作、加快殘疾人小康進程的過程。
二是動態更新工作隊伍保持相對穩定。按照中國殘聯關于動態更新工作隊伍既要與專項調查工作隊伍做好銜接確保穩定性,又要補充新鮮血液確保長期性的要求,各級殘聯積極加強動態更新工作者隊伍建設。注重發揮參加過第二次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全國殘疾人狀況監測、首次全國殘疾人基本服務狀況和需求專項調查的業務骨干的傳幫帶作用,同時及時補充青年骨干力量熟悉、掌握動態更新工作方式。據統計,2016年參與動態更新工作的人員約有143萬人。
三是第三方工作力量充分發揮作用。專家指導委員會、第三方評估機構、基層殘聯系統外工作人員等第三方力量在動態更新工作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全國動態更新辦及大部分省級殘聯在殘工委領導和統計部門指導下,成立專家指導委員會,對信息數據動態更新整體工作、具體實施、指標設計、質量控制等提出咨詢意見,配合動態更新辦對培訓、入戶信息采集等主要工作環節進行調研、督查并提出對策建議。
(三)動態更新跨部門聯動工作機制有效運轉
動態更新工作由國務院領導批準開展,國務院殘工委統一領導,國務院殘工委辦公室(中國殘聯)會同有關部門直接組織實施。中國殘聯得到其他十一個部門的大力支持,國家統計局全程指導信息采集工作,派出司局級干部擔任專家指導委員會委員;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等提供資金和硬件保障;與公安部、教育部、國務院扶貧辦等實現部門間數據資源共享與比對,與民政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研究實施數據共享。
在地方層面,由地方政府殘工委統籌部署、殘工委辦公室主導推動、各部門配合聯動的工作機制有效運轉。殘工委辦公室發揮統籌協調優勢,調動殘聯系統及各方力量扎實做好動態更新工作。在絕大部分地方,財政部門保障專項經費,統計局派專人指導,扶貧部門與殘聯通力合作核實建檔立卡殘疾人戶并納入扶貧部門工作范圍,教育部門積極解決殘疾兒童少年入學問題,衛生計生委、民政等部門協助動員民政助理員、村(社區)醫生等參與動態更新工作。
(四)反饋動態更新信息數據助推殘疾人小康進程
在2016年度動態更新工作有序開展的同時,專項調查成果的轉化應用同步進行。各級殘聯在協調有關部門推進動態更新工作的過程中,將專項調查獲得的各項數據,尤其是涉及殘疾人教育、就業、危房改造等“托底補短”的數據,及時向黨和政府做報告,并以此為依據協調有關部門解決殘疾人的實際困難和需求。
針對專項調查之后各地殘聯對了解本地區數據的迫切需求,在確保安全保密的前提下,2016年度動態更新工作的數據采集系統和統計分析系統放在了互聯網上。省、市、縣級殘聯均可以通過互聯網登錄“全國殘疾人基本服務狀況和需求信息數據動態更新系統”,既能了解轄區內殘疾人基本狀況和需求的宏觀統計數據,也能直接查詢殘疾人個體的實名制信息,有針對性地為殘疾人提供服務。
(五)動態更新工作有助于基層殘聯固本強基
動態更新工作進一步增強了殘聯基層基礎工作水平,密切了與基層殘疾人的血肉聯系。動態更新的信息采集要求覆蓋全部持證殘疾人、實名制且入戶率要在90%以上。2016年度動態更新工作的完成,意味著各級殘聯及殘疾人工作者與3000多萬持證殘疾人或親屬進行了直接的聯系,殘疾人與殘疾人工作者雙方都能看得見、夠得著、說得了話。每一次填表就是一次聯系,就是一次了解殘疾人近況的溝通,就是殘聯組織存在和發揮作用的檢驗。
各級殘聯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黨的群團工作會議精神,抓住契機切實提高基層專職委員的履職能力,推動解決殘疾人專職委員的職責落實、培訓落實、待遇落實等問題,確保廣大專職委員能夠擔當起相應工作職責。據統計,有約45萬專職委員參與2016年度動態更新工作,其中約30萬專職委員直接負責入戶登記,約15萬專職委員陪同入戶登記,為基層殘聯固本強基提供了支撐。
(六)動態更新工作繼續堅持第三方評估
2016年度動態更新工作引入第三方評估機制,通過公開招標確定北京大學作為第三方機構全程獨立評估。北京大學對動態更新工作采取文獻資料評估法、專家德爾菲法、實地觀察法、電話抽樣調查等方法,科學、客觀、獨立進行了全程第三方評估,其評估結論為:“本次動態更新工作是我國現有社會經濟發展條件下一次較為成功的數據登記,實現了全國殘疾人基本服務狀況和需求相關信息數據的及時更新與有效反饋。數據具有完整性、可靠性和可用性,能為國家制定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以及殘疾人的法律法規、政策和規劃提供依據。”
2016年度動態更新工作的圓滿完成,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對殘疾人事業的格外關心與格外支持,充分體現了各部門對殘疾人事業的重視與支持。29951873實名制數據的獲得,是國務院殘工委統一領導的結果,是中國殘聯在主席團領導下貫徹中央黨的群團工作會議精神、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工作的結果,是各級殘聯進一步提高基層基礎管理水平、密切與基層殘疾人血肉聯系的結果,對于全國殘聯系統“精細化”了解全面小康進程中殘疾人的“托底補短”需求,“精準化”提供服務改善殘疾人基本狀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017年要繼續開展相關數據的動態更新工作,建立健全動態更新機制,完善服務保障措施,使之真正成為殘聯推動加快殘疾人小康進程的主要抓手,貫徹落實中央黨的群團工作會議精神的重要舉措,提升殘聯組織服務能力的基礎工程。一要抓好成果轉化應用,共享數據資源,堅持以問題為導向,下大力氣解決殘疾人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切實做到精準服務、供需對路。二要建立健全評估機制,充分發揮專家委員會的指導作用,省級殘聯和有條件的地市殘聯全部成立專家指導委員會,省級殘聯應確定第三方機構進行全程評估。三要抓好質量控制,進一步加強工作督促和檢查驗收,繼續落實殘工委和殘聯領導雙簽字制度,確保上報數據真實可靠。四要全力保障人員經費,建立并保持一支相對穩定的骨干隊伍,保障基層工作者特別是專職委員的履職條件。五要探索建立信息數據的實時更新機制,積極創造條件推廣通過移動終端采集信息等登記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