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神秘的中介店長
- 重生之地產霸主
- 胖丁睡不著
- 2830字
- 2020-04-02 22:06:08
“沒想到這片區周邊的房價,這么便宜!”蕭慶嘴里念叨道。
這時,店長從里屋走出來,正好聽到蕭慶發出感慨。“小伙子,口氣不小嘛!”
“店長,你別聽他瞎說,他什么也不懂!”夏箏趕忙把話接過來,擔心蕭慶冒犯了店長。
“誰說我什么也不懂,我可是研究了十幾年地產行業了。”蕭慶話說出口,才發現說錯了。他現在讀大三,怎么能研究地產十幾年,況且國內地產才剛處于萌芽階段。
“哦?小小年紀,就研究了十幾年地產行業,我倒是要聽聽你都有什么見解。”店長看著蕭慶透露出的自信,對他也產生了好奇。
“永昌叔,你就別和他一般見識了,他哪懂這些!”夏箏怕蕭慶等會又說錯什么話,開始幫他圓場。
“您是,施永昌?”蕭慶被這個名字一驚,一副儒雅的裝扮,大黑邊框眼鏡。大抵是不會錯了,施永昌十幾年后可是地產界呼風喚雨的人物,他正是華夏地產的聯合創始人之一。
“怎么你還認識我?來,小伙子,到里屋泡一壺茶,說說你的想法給我聽!”說著話,施永昌把蕭慶讓進里屋。
蕭慶跨過兩個店員的辦公桌,在右手邊轉角就是店長施永昌的辦公室。
一進門,一張暗紅色的辦公桌,桌面上擺放著五六個文件盒,每個文件盒上按房產類別進行劃分。辦公桌后是一張黑色的旋轉椅,背后是一排書柜。書架上擺著兩個相框,是施永昌的一些老照片。
其中一張黑白照片,是年輕時的他身穿短褲和短袖襯衫,手握“紅寶書”站在天安門前。另一張則是他在湖南韶山***故居前的留影。在辦公桌的對面,是兩張木沙發和茶幾,茶幾上擺著一套茶具。
蕭慶對這個場景既熟悉又陌生,他忽然想起,這兩張照片他曾經在施永昌HK總部的辦公室見過。只是這時的他,還沒有掛上那幅取自屈原《漁夫》中的兩句話: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這些記憶,都是蕭慶前世在施永昌的傳記里讀到的。
“坐,小伙子,對了,還沒問你叫什么名字?”施店長讓蕭慶坐下,也把夏箏喊了進來,從茶幾下拿出包茶葉來。
“施店長,您好,我叫蕭慶,深灣大學大三的學生。”蕭慶站起身,略略欠身伸手,和施店長握了一下手。
“我剛才聽你說,覺得這附近的房子這么便宜,我倒想聽你說說怎么個便宜法?”施店長拋出了自己的問題。
“店長,您是HK人吧?聽您還有些HK口音。您還愛喝武夷巖茶,這茶幾下邊可全都是,我沒說錯吧?”蕭慶難得抓到和施老爺子對話的機會,很想要好好表現一番。
“我就喜歡你這樣見多識廣的年輕人,來吧,說說你的想法。”施店長熟練地泡起了功夫茶,巖茶的香韻很快就飄滿了房間。
“在我看來,目前的內地房地產市場還沒有發展起來,仍然處于萌芽階段。而內地的經濟發展潛力,可以說在未來二十年,不五十年,都將引領全球經濟的發展,是全世界的發動機。中國人五千年來,就不缺努力,現在,12億人都在奮發向上,這是其他任何一個國家都無法匹敵的優勢。”蕭慶邊說邊想,這一世,他竟能和施老爺子,在辦公室里煮茶論道。
“你覺得內地房地產市場,什么時候會有機會?”施永昌對眼前這個年輕人,更有興趣了。
“現在,我是說這個機遇馬上就要來了,它即將全面爆發。”蕭慶端起施老遞過來的茶盞,一飲而盡,夏箏則在一旁聽得愣了神。
“內地的房地產發展,最大的機遇正在慢慢展露出來。其中,最重要的是內地的報酬福利制度將迎來全面的改革,將全面市場化貨幣化。內地以前的收入,很大部分以福利的方式呈現。福利化的情況下,人們的工資很低,大家根本就沒有錢去買房子。而人民的居住需求,就轉由企業來提供,企業還要提供他們孩子讀書、醫療等條件,這樣就不可能發展房地產市場。”
蕭慶接著往下說:“施店長,您在HK待過應該知道,一旦這樣的房產需求爆發出來,會有多可怕的力量。HK從1970年開始的房地產浪潮,讓地產大亨成了亞洲首富。當下1995年的HK樓市,已經瘋狂到了什么樣的地步!相比起來,您說說內地是不是蘊藏著巨大的機會,不,應該說是蘊藏著多么巨大的歷史財富。”
“當然這中間,還要經歷一個住宅商品化、私有化的過程,這正是目前全國各地正在發生的事情。目前房價仍然偏高,是由于市場化和貨幣化的進程,仍然在進行當中。在HK是可以貸款買房的,內地現在還沒有銀行金融方面的支持。從金融發展的趨勢來說,關于地產金融支持的政策,必然要推出,不僅是針對購房人,更是針對整個地產行業。可以說,政策推出之時,就是地產爆發之日!”
“店長,我說完了。”蕭慶一口氣說完了自己的想法。
“沒想到,你對地產的發展,竟有如此深的見解。”施永昌拍手為蕭慶叫好。
“蕭慶,完全沒看出來啊,你一個計算機系的學生還挺有兩下子。”夏箏心里也暗暗贊嘆,她來地產中介實習這幾個月,對這些大問題也從來沒有思考過。聽著蕭慶說,又分明覺得他的想法無可辯駁。
“你所說的,我也思考過很久。我從70年代在HK做中介,現在來大陸做中介,很多朋友都反對我,說我想錢想瘋了。在他們眼里,內地就是落后沒錢,他們都不會用發展的眼光來看。難道70年代HK就有錢了嗎?還不是給人家做加工制造,慢慢才積累了財富,我相信這個過程還會在內地上演。我看好的就是內地逐漸開放的市場,這是一個初生的市場,一切都不成熟。我有HK二十幾年的中介經驗,有很成熟的一套系統。”施永昌將自己三十年的經驗娓娓道來,他曾想過和志向相同的人聊起來的情形,可沒曾想此時與他對坐的,是一個21歲的大三學生。
“施老,您說的完全對,目前不論是項目開發經驗,銷售經驗,中介經驗……幾乎是所有的方面,內地都沒有完善的機制和解決方案。這都是目前問題,但是只要這個市場啟動了,我敢保證,您店里面列出來的這些房源,未來價格要漲十倍以上!”
施永昌也曾想象過這樣的場景,但從未像蕭慶這樣堅定。95年HK的房價已經達到了30000元/㎡,而對岸的深灣房價僅僅只有十分之一,十倍的漲幅并非天方夜譚。
“小蕭啊,你有沒有考慮過,畢業了以后要做些什么?”施永昌打算要留下這個年輕人。
“施老,您的店愿意收下我,那是再好不過了。我還能跟著施老多學習學習。”蕭慶自然希望能進入施老門下,這可是千載難逢的機會,這也是他開啟自己目標征程的第一步。
“那可說好了。我看你要是暑假沒什么事,可以先到我這里實習。你就跟小夏一起來,年輕人要好好在一線鍛煉鍛煉!”
“遵命,施老!”要知道上一世能得到施老稱贊的人,全中國都沒有幾個。
“再有啊,不要叫我施老,我也沒有很老嘛!叫我施大哥就好了。我雖然只是個小小店長,喊我聲大哥,有些忙我還是能幫得上的。”施老語重心長地叮囑道。
“施店長,我們還要把房源的、統計數據送到公司上面去,我和蕭慶就先不打擾您了。”夏箏想起還有公司任務在身,拉上蕭慶就一起走了。
“我說蕭同學,你這一來就和人家店長套近乎,你知道他老人家是誰啊?居然把他老人家給說動了。”從店里出來,夏箏好意勸解蕭慶,讓他有點分寸。
箏姐,自然是不知道這背后的秘密,施永昌是大劇院店的店長,可他背后也是華夏地產的聯合創始人
“施店長可是個厲害的人物啊,他對市場的判斷太有先見之明了。”蕭慶從心底里佩服施永昌,畢竟在這個變革的年代能看到幾年后未來的人,少之又少。
他知道今天施永昌對他的認可,將是他邁入地產行業堅實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