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章我們寫一寫大清朝的著名收藏家,乾隆皇帝!
現(xiàn)在這個(gè)年頭兒,什么古玩字畫基本都是假的多。什么漢朝的盆、周朝的碗,那都扯淡一樣。
可是身在清朝的乾隆皇帝,可是一個(gè)十分愛好收藏的人。他鼓搗的假貨也是不老少了。
大清乾隆皇帝愛新覺羅·弘歷。自稱是“十全老人”,他是廢了九牛二虎的力氣搜集天下的奇珍異寶。現(xiàn)在故宮博物院里的古董,好多都是乾隆那時(shí)候弄來的。
這么喜歡收藏,那東西都是怎么來的啊?無非是兩種渠道,第一就是民間搜集采購,第二就是進(jìn)貢而來。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文武百官都知道乾隆的愛好,那肯定也是想著辦法的淘弄寶貝給乾隆送去,為的就是圖一個(gè)好。
乾隆十七年,甘陜總督尹繼善向乾隆進(jìn)貢韓滉的名畫《五牛圖》。乾隆二十二年,南巡途中,禮部尚書沈德潛一口氣給乾隆送了七件書畫。董其昌的行書、文徵明的畫寶、唐伯虎的山水畫。此外,康熙在位期間,查抄了索額圖和納蘭明珠的家,在他們倆家中也搜出了不少的寶物。這么多的字畫,乾隆那可是愛的不得了,那么怎么證明這些東西都是自己的呢?
乾隆的另一個(gè)愛好,那就是蓋章!不管是誰的書畫,只要到了乾隆的手里,那絕對是大印小印蓋一堆。
黃公望七十九歲開始創(chuàng)作《富春山居圖》,一直到八十五歲才畫完。《富春山居圖》全長六米,江南山水的美景展現(xiàn)在紙上,被稱為“畫中蘭亭”。有一天,乾隆看到了一篇文章,就是描寫這幅畫的。看完以后,乾隆熱血沸騰啊,立刻就下旨要找出《富春山居圖》。
皇上要一樣?xùn)|西,那肯定不費(fèi)勁,很快的時(shí)間就找到了。乾隆找了很多研究字畫的大師們鑒定真假,最后確定是真跡方才公布。
自從得到了《富春山居圖》后,乾隆愛不釋手啊,將畫就展覽在皇宮里,派侍衛(wèi)盯著,不能有人損壞,只能看不能摸。可是,一副這么好的畫,被乾隆蓋上了數(shù)不盡的印章,只要有空白的地方,就都蓋上了。好家伙,給富春山居圖拔罐了。
王羲之的《快雪時(shí)晴帖》一共才有二十八個(gè)字,乾隆生生蓋了一百七十二個(gè)印章。
咱們把目光再次轉(zhuǎn)回到《富春山》來,得到這幅畫一年以后,他的小舅子富察傅恒從天津又拿來了一副《富春山居圖》。這一看,乾隆可傻了眼,兩幅畫放在一塊對比半天,看不出真假。為了堵住別人的議論,乾隆硬說自己的那幅才是真跡。而被認(rèn)為是贗品的那幅畫,乾隆也沒有毀了,而是直接放在了庫房。
但是,乾隆恰好說反了,他愛不釋手的那幅畫才是贗品。這幅畫是明末一個(gè)畫師所仿出的贗品。
那幅放在庫房里的“贗品”也正好逃過了乾隆蓋章的過程!或許這才是命中注定吧。
【今天是農(nóng)歷牛年的正月初五,按照俗例叫破五,大家吃餃子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