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 6評論第1章 1.我和judy有個約定
西伯利亞歷230年,大明崇禎二年,十二月十五日。
一個身穿紅色蟒袍的太監在衛兵的引領下,緩緩走進了朱興明的辦公室,將一個錦盒呈到了他的面前。
朱興明打開了桌上的錦盒,望著錦盒中因為褪色而有些發白的黃絹,那段塵封已久的記憶也再度浮現在他的腦海中。
230年前,身為某保密工廠技術骨干的朱興明在試驗一款新型火炮的時候發生意外,穿越到了這個世界。
好消息是,他穿越過來就是皇帝!
壞消息是,是建文帝!
是年,是大明建文元年,建文帝朱允炆剛剛登基,他身邊的那群親信大臣就迫不及待地前來游說鼓動他推行削藩。
作為穿越者,朱興明可太清楚推行削藩的結果是什么了,他可不想被四叔朱棣帶兵打到家門口來,落得個舉火自焚的下場。
因此,當朱興明搞清楚自己的處境之后,又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他最終做出了一個違背祖宗的決定——禪讓!
不過朱興明可不是“投降派”,他之所以會做出這樣的決定,自然是有他的道理。
事實上,在他穿越過來的同時,還獲得了一種特殊的能力——“長生”,“長生”讓他擁有了無盡的壽命,可以說,只要他不作死,那么一般來說,他就不會死!
既然如此,對于朱興明而言,他最好的選擇就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找一個安全的地方,茍起來慢慢肝才是王道!
畢竟就眼下這種情況,以朱允炆現有的班底,恐怕是很難斗得過朱棣的,朱興明可不認為自己的政治手腕和軍事天賦能比朱允炆強到哪去,可以去跟朱棣掰掰手腕。
換自己來,最后恐怕只會輸的更慘!
雖然朱興明懂技術會生產,但是大明眼下的工業基礎對他而言實在太差,想要發展工業沒個幾十年恐怕難有起色。
他雖然有的是時間,但朱棣很明顯不會給他這個機會,用不了幾十年,最多十幾年,自己的墳頭草就能長老高了!
更何況,就大明目前的體制而言,自己想要發展工業,恐怕也會面臨很大的阻力!
總而言之,留下來就是死路一條,朱興明必須想辦法走出去,尋找一塊更適合他大展拳腳發展工業的土壤。
而被朱興明看中的,便是位于大明北部的那片無主之地——西伯利亞!
主意打定的朱興明,第一時間就派人去把朱棣召到了應天來。
此時還沒有開始推行削藩,朱棣的兒子們也還留在京城,因此朱棣還是很聽話的,乖乖奉旨前來進京面圣。
雖然說,朱元璋曾經立下祖訓,新皇登基之后,三年內不許藩王進京,可皇上非要召見,那朱棣也是不敢不從?。?
這朱棣既然來了,那剩下的事情就好說了,朱興明直接打起了親情牌,拉著朱棣以叔侄的身份推心置腹地接連談了數日。
除了要把皇位禪讓給朱棣之外,他還要朱棣答應他一個要求,那就是讓他帶著足夠的人口和物資移居到西伯利亞去。
西伯利亞除了位置過于靠北,氣候過于嚴寒之外,其他條件都好的無與倫比,水資源、礦產資源和森林資源的豐富程度是獨一無二的。
但是在朱棣眼中,這片被韃靼人稱為“西波爾”(泥濘之地)的土地,可實在不是什么好地方,這里甚至比流放犯人的奴兒干都司還要環境惡劣。
像這種連韃靼人都不愿意去的苦寒之地,放不了牧,種不了糧食,難不成過去了要靠打獵維生?
而且,那地方能找到獵物嗎?
朱棣對于朱興明提出的這個要求十分費解,甚至還主動提出可以讓朱興明換一個好點的地方就藩,不論是江浙還是兩廣,都隨他選。
可朱興明卻依然堅持要去西伯利亞,原因無他,只因為朱興明很清楚,自古以來,但凡是禪讓皇位的皇帝,就沒有一個好下場的,想要絕對的安全,就必須要跳出大明勢力范圍,到朱棣鞭長莫及的地方去。
朱興明執意要走,朱棣自然不會阻攔,畢竟他巴不得朱興明走得遠遠的呢,而且此時他也早就被這突如其來的驚喜給沖擊的有些頭腦發懵了。
還是他身邊的老和尚姚廣孝心眼兒比較多,硬是勸他跟朱興明立下了一份字據,便是現在朱興明手中拿著的這卷黃絹。
上書“雖遠離故土,然血脈相連,千秋萬世永不斷絕,允炆一脈永為大明藩王,其地亦永為大明藩屬,日后若大明蒙難,理應傾力相助,保全祖宗基業,萬死不辭!”
下方是朱興明親自簽下的“朱允炆”三個字,以及朱棣的親筆簽名。
朱興明和朱棣簽下的這份兒約定很明顯是一份“不平等條約”,雖然看起來好像是在說,大明這邊會永遠都承認他這一脈是老朱家的子孫,是皇室宗親,也會世世代代罩著他們。
但實際上卻是已經把雙方的從屬關系給鎖定了,如此一來,不僅朱興明千秋萬世都是大明的臣子,他的領地、物資和臣民,這一切的所有權,也盡歸大明所有。
不僅如此,等大明遇上麻煩了,朱興明還得去為大明拋頭顱,灑熱血,瞧瞧姚廣孝這老和尚算計得多明白,妥妥一個只占便宜不吃虧的主兒。
可以說,只要把這份約定攥在手里,大明就隨時都有充分的理由可以過來“吞掉”朱興明的一切,并讓朱興明向大明俯首稱臣。
當然,朱興明可以反抗,但只要有這份約定在,他的反抗就等同于反叛,而大明卻永遠站在正義的一方。
不過,姚廣孝當時勸朱棣和朱興明簽下這份兒字據,很明顯也不是為了圖謀朱興明什么,畢竟他也搞不懂朱興明為什么非要跑到西伯利亞那樣的苦寒之地去,生在農業社會的姚廣孝,實在看不出西伯利亞這塊不能放牧,不能種田的土地有什么價值可言。
也或許正是因為他看不懂,想不通,才越是感覺此事太過蹊蹺,才要提出這樣一項約定來,作為保護朱棣一方利益的保險。
只要確立了雙方的從屬關系,就不怕朱興明耍花招,如果西伯利亞那邊真是什么寶地,到時候也就可以順理成章地將其收歸大明所有了!
不過雖然姚廣孝的心思朱興明都看得明白,也很清楚這份約定一旦簽署,對他而言是十分不利的,但朱興明卻還是在上面簽下了自己在這個世界的名字。
因為在朱興明看來,一旦自己去到了遠離大明的西伯利亞,大明將很難再繼續監控自己,畢竟兩者之間還隔著韃靼和瓦剌。
等到朱棣死后,大明后世的皇帝肯定就更沒有興趣,也沒有精力再去監視千里之外的自己了,這份約定也會被朱棣帶進土里。
可他萬萬沒想到的是,這份約定竟然被朱棣傳給了后世子孫,還一代代地傳了下來,硬是保留到了二百多年后今天。
那么如今大明皇帝派人給自己送來了這份約定,又是什么意思呢?
難道說,是大明一直都在悄悄監視著自己這邊的情況,知道自己現在把西伯利亞經營的富饒強盛,所以便心生貪念,想要坐享其成,來找自己“討債”來了?
想到這里,朱興明的臉上不禁露出一絲冷笑,把手中黃絹扔在桌子上,抬眼看向了恭恭敬敬站在辦公桌前的太監。
“說說吧,皇上不遠萬里把你派到我這兒,到底有什么吩咐?”
那太監見狀,不禁有些愕然,雖然眼前這人口中還稱呼“皇上”,但卻沒有半點兒恭敬之意,甚至顯得頗為傲慢,似乎并不把大明皇帝放在眼里一般。
然而盡管如此,那太監也沒敢表現出絲毫的不滿,反倒是恭恭敬敬地對朱興明施了一禮,開口說道:“奴婢是奉大明皇帝之命,特來向殿下求援的!”
“求援?!”朱興明聞言不禁微微皺了皺眉頭。
那太監趕忙接口說道:“沒錯,殿下可能有所不知,如今那奴兒干都司有建州奴酋造反,為禍遼東,已有數年。
兩個月前,那建奴更是繞過山海關,突襲薊鎮防區,從龍井口和大安口破墻入塞,入侵京畿,直逼我大明京師而來。
如今我大明京師危在旦夕,大明江山社稷亦危在旦夕,還望殿下能夠早日率軍南下,救駕勤王,以保全大明江山社稷!”
說到這里,他稍微頓了頓,把目光投向了桌上的那卷黃絹,“皇爺還曾交代說,只要殿下看到了這錦盒之中所存之物,定然不會再有推辭!”
朱興明聽到這里,目光也再次落在了桌上的那卷黃絹上,但是臉上的笑容明顯變得和善了許多,只要不是來找自己“討債”的,其他事情都好商量。
“原來如此,好說,好說!”
朱興明說話間,卻把目光投向了桌上的臺歷,時至今日,他已經在西伯利亞整整肝了二百三十年,接下來,也確實該給這個世界一點兒小小的穿越者震撼了。
現下既然正巧遇上朱由檢派人來向自己求援,那就趁此機會,先拿建奴練練手吧!
“來人!”
朱興明的神色突然變得嚴肅而冷峻,“傳我命令,即刻起,全軍進入一級戰備狀態,所有的工廠產能也都給我拉滿了,本王要親自率軍揮師南下,蕩平建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