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2.3 農村商業銀行的外部治理理論

國外公司治理理論一般認為,商業銀行的外部治理主要包括市場約束、行業監管、宏觀政策以及企業社會責任等方面的內容,而國內相關研究主要集中在商業銀行外部治理的機制方面。對于銀行外部治理與內部治理的關系,Klapper(2002)認為發展中國家能夠通過完善內部治理結構來彌補外部治理存在的一些缺陷。潘敏(2006)的研究指出,內部治理仍是商業銀行公司治理的核心,外部治理機制能對內部治理起補充作用。

2.3.1 銀行監管理論

隨著理論界對公司治理問題研究的深入,公司治理的本質從最初的保障出資人(股東和債權人)利益擴展到關注利益相關者利益。特別是在安然事件發生之后,《薩班斯—奧克斯利法案》(2002)出于對公眾利益的保護考慮,對信息披露、內部控制及外部審計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也要求美國證監會在信息披露方面加強監管。

國外學者對商業銀行監管尚未達成較一致的態度。Freixas和Rochet(1997)通過理論模型推導證明,如果缺乏對商業銀行門檻準入的監管,過多的商業銀行必然會對銀行系統的穩定性產生影響。Ciancaneili和Gonzalez(2000)認為商業銀行公司治理的特殊性表現在,監管當局對商業銀行較有力的干預力量會對其他的公司治理機制發揮作用、產生影響。Tirole(2002)的研究表明,因為眾多分散的存款人缺乏對銀行的治理能力,使政府代替存款人對商業銀行進行監管成為必然。當然,也有學者對銀行監管持否定態度。Leeley(1990)指出,監管當局掌握了商業銀行門檻準入的特許權,由此可能會引起權力尋租等問題。Caprio和Levine(2003)根據調查發現,由于監管當局對商業銀行的準入、并購重組等方面進行較為嚴格的管制,因此會妨礙其他外部治理機制發揮作用,并認為如果監管力量介入過多會導致較低的商業銀行治理水平。

我國學者大多對銀行監管的作用持肯定態度。李維安(2003)認為對商業銀行進行監管勢必會對其經營管理帶來束縛,會對內部治理機制發揮的作用產生影響,但這是出于對公共利益保護的考慮,體現出國家管理意志的需要。羅開位、連建輝(2006)在研究中論述了金融當局作為存款人代表對銀行進行監管存在的合理性。潘敏(2006)認為銀行監管是我國商業銀行公司治理的重要部分,它可以彌補其他外部治理機制所存在的不足。葛兆強等(2007)指出,商業銀行的發展與銀行監管具有相互促進的作用。鄭義(2004)基于對徽商銀行的研究,認為銀行監管的重點在于激勵機制的建設。許立成(2008)在其研究中強調銀行監管對商業銀行風險預警方面的重要作用。

2.3.2 信息披露理論

國外學者關于商業銀行信息披露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信息披露重要性、商業銀行信息披露與銀行風險、價值方面。Fama(1970)分析了信息披露程度對股票價格的影響。Diamond(1985)的研究指出,增強商業銀行的信息披露程度有利于降低商業銀行的不穩定性。Calomiris和Khan(1991)從商業銀行的冒險行為角度,認為信息披露能夠有效地減少其冒險行為的出現。Krugman(1997)指出封閉的銀行經營環境導致風險的不斷匯集,并認為這是爆發亞洲金融危機的原因之一。Eaton(2002)的研究發現,增強商業銀行的財務透明度可以有效地減少流動性風險的發生。Nier和Baumann(2003)基于對729個銀行的調查研究發現,信息披露能夠限制商業銀行的冒險行為,起到防止破產的作用。

國內學者主要關注商業銀行信息披露重點與質量方面的問題。曲宏等(2001)認為信用風險與流動性風險應是我國銀行商業信息披露的重要內容。賈建軍(2002)指出國內商業銀行應對資本充足率進行披露。關新紅(2004)的研究發現,國內商業銀行的信息披露不充分以及所披露信息質量的真實性問題會阻礙外部治理機制發揮作用。李明輝等(2004)認為我國部分商業銀行在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方面的信息披露不足。巴曙松(2005)認為我國商業銀行的信息披露質量有待提高。冉勇等(2005)的研究證明,商業銀行信息披露的不足是由于國家信用的存在,因此文章建議應建立存款保險制度以使國家信用退出銀行體系,這樣才能保證信息披露發揮作用。田光偉(2008)指出我國商業銀行在信息披露的全面性、真實性、及時性及規范性等方面存在不足。黃秋敏(2008)認為應對上市銀行信息披露的內容與格式進行規范。

2.3.3 市場約束理論

國外關于市場治理機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市場治理與內部治理、經營效率、風險管理的關系方面。Alchian(1950)、Stigler(1958)均指出市場競爭能夠刺激經理人努力工作,對企業內部治理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Nicois(1967)的研究顯示,資本市場有利于股東參與到公司治理結構中,特別是資本市場的所有權爭奪機制與信息監控功能提高了私有銀行的經營效率。Marris(1963)認為資本市場和企業控制權市場的存在可以糾正市場競爭失效。Caminal和Matutes(2002)的研究顯示,在銀行業集中度較高的情況下,商業銀行高風險的經營活動可能會導致其運營風險增大。Perotti和Suarez(2002)通過理論模型推導得出,商業銀行能夠在風險管理和市場競爭中尋求平衡。

在國內研究方面,由于我國的市場治理機制還沒有真正發揮作用,所以國內學者主要關注外部競爭的作用。林毅夫(1997)提出由于國內缺乏公平的市場競爭環境,市場治理機制還沒有充分發揮作用,導致我國企業效率低下,這也成為我國公司制度改革的重點。劉芍佳等(1998)運用超產權理論來解釋市場競爭對公司內部治理的影響,并認為市場競爭會對公司業績產生作用。徐振東(2001)認為市場競爭機制的建立有利于商業銀行經營效率和對外部適應能力的提高,進而使銀行系統更加穩定。關新紅(2004)指出由于存在國家對商業銀行的隱性擔保,以及商業銀行外部市場發展較慢,阻礙了外部市場治理機制對商業銀行的推動作用。潘敏(2006)認為商業銀行產品與服務的日益趨同化加劇了商業銀行之間的競爭,這增強了經理人市場和產品市場對商業銀行治理的影響作用。劉煜輝等(2008)指出當地的政治、經濟、文化環境會對城市商業銀行體系產生影響。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松潘县| 洪雅县| 南投市| 莱芜市| 天全县| 图片| 泽普县| 内丘县| 大丰市| 报价| 岐山县| 兴文县| 富裕县| 南和县| 通城县| 怀远县| 芷江| 治多县| 绵阳市| 洞头县| 衡水市| 外汇| 绵竹市| 大同县| 惠来县| 万荣县| 布拖县| 无锡市| 纳雍县| 闵行区| 铜梁县| 建水县| 武强县| 郎溪县| 黔江区| 贵南县| 博湖县| 旬阳县| 收藏| 普兰店市| 南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