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西部城鎮化與城鄉收入差距的關系研究
- 溫雪
- 3字
- 2021-03-12 18:32:27
1 導論
1.1 選題背景與意義
1.1.1 研究背景
世界銀行前首席經濟學家、副行長、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約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 Stiglitz)曾預言:“21世紀影響人類社會進程的最主要的兩件大事是,一美國的新技術革命,二中國的城鎮化。”城鎮化道路的抉擇是否正確正在成為影響我國現代化建設是否成功和經濟是否持續增長的核心命題。作為一場深刻、全面的社會變革,中國的新型城鎮化推進有著重要的戰略意義,為使新型城鎮化能有序開展且穩步推進,我們必須探尋有效的改革方法與實現路徑。
1978年以來,我國城鎮化進程發展迅速,平均每年增長約1%,截至2016年年底,我國城鎮化水平已經從1978年的17.92%迅速上升到57.35%,標志著我國從農業大國進入以工業化和城鎮化為主的歷史新階段。我們用幾十年的時間走過了西方發達國家幾百年走過的歷程,用占世界7%的土地養活了全球22%的人口,綜合國力明顯增強,國際影響力顯著提升,成為僅次于美國的全球第二大經濟體。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我國經濟發展健康良好,對世界經濟的穩定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經濟體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主導力量。伴隨著城鎮化與工業化進程的加快,我國經濟增長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盡管如此,我國離發達國家70%以上的城鎮化水平仍有較大差距,仍處于城鎮化的中期階段。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增長,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我國的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總體呈不斷上升的趨勢,城鄉居民收入比值從改革開放初期的2.56攀升到2009年的3.33,雖然2016年下降到2.72,但城鄉居民絕對收入差距仍達到21263元左右,是全國農村人均收入的兩倍左右。城鄉居民收入差距不斷上升的態勢已經成為我國經濟健康可持續發展和現代化建設的嚴峻挑戰,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收入不平等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
在國際秩序發生深刻變化、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的發展背景下,中共中央提出了“一帶一路”,為西部地區發展打開了一扇機遇的大門。新時期,西部地區如何抓住機遇迎接挑戰成為擺在西部各級政府面前的重要課題。作為中國經濟發展格局戰略性調整的重大決策,西部大開發自1999年提出以來已經進入第十九個年頭,西部大開發戰略在推進城鎮化進程、改善基礎設施、發展經濟社會、加強民族團結、維護社會穩定、縮小收入差距等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但由于制度安排缺陷、經濟基礎薄弱和政策改革的滯后,西部地區的收入分配差距日益嚴重,消極影響不斷顯現,成為阻礙西部地區經濟社會整體進步的重大制約。系統分析西部地區城鎮化與城鄉收入差距發展歷程、特點與問題,冷靜判斷西部地區城鄉收入分配不平等狀態和影響收入分配差距擴大的原因,科學提出第二輪西部大開發政策調整方向和有效的收入分配改革措施,對進一步縮小西部地區城鄉居民收入差距,促進社會和諧與穩定,提高西部大開發戰略質量與效益都有著重大的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
1.1.2 研究意義
本研究旨在通過系統梳理中國西部城鎮化與城鄉收入差距的發展歷程、特點與問題,分析城鎮化對城鄉收入差距的影響機制與途徑,研究兩者在西部地區的關系,提出推進西部新型城鎮化與縮小城鄉收入差距的戰略構想、制度安排與戰略途徑。
本書的理論意義在于:本研究從中國西部地區城鎮化與收入差距的關系出發,系統梳理國內外相關的文獻理論,比較了國內外縮小收入分配差距的模式,總結經驗教訓,試圖探索一條適應新時期西部地區城鄉收入公平分配的制度創新機制與政策調整道路,推進縮小城鄉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戰略與理論研究的深化。此外,本書在總結及發展前人關于城鎮化與經濟增長關系的基礎上,探索性地提出了城鎮化對城鄉收入差距的作用機理,通過數學模型和理論模型證明了城鎮化有助于城鄉收入差距的縮小,進一步深入揭示了兩者的影響機制和途徑,有利于認識其本質關系,為兩者關系的研究提供了進一步的理論支持。
本書的實踐意義在于:西部地區城鎮化發展滯后與城鄉收入差距巨大是當前西部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重要問題。本書努力探索西部地區城鄉收入分配差距擴大的態勢與存在的問題,發現西部地區仍存在著制度安排缺陷、城鎮結構體系失衡、特色資源開發不足、產業發展落后、農民工市民化進程緩慢等發展問題,而實證研究發現城鎮化的推進有利于西部城鄉收入差距的縮小。因此,本書根據西部的自然地理環境和資源優勢,提出了如下戰略路線:以調整戰略轉型為先導,以構建多中心—外圍的城鎮體系為基礎,以加強小城鎮建設為載體,以工業反哺農業和農業現代化為依托,以健全的立法和完善的制度為保障,以城鄉統籌和進一步縮小城鄉收入差距為目標,著力調整西部城鄉收入分配問題,合理引導,扎實推進,形成城鄉經濟協調發展的格局。分別提出了城鎮、鄉村、城鄉統籌發展和縮小城鄉收入差距的制度安排,以及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以城帶鄉、以工促農和優勢產業帶動的戰略模式,探索了推進西部新型城鎮化與縮小城鄉收入分配差距的方式途徑,為政府決策提供可操作的政策建議。
本書的政治意義在于:西部地區作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落后地區,是我國城鎮化水平最低、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最大的區域,這里民族種類最多,民族人口分布最集中,也是我國社會穩定壓力最重的地區。全面認識西部地區城鎮化與城鄉收入差距的發展態勢,冷靜分析西部地區發展面臨的嚴峻態勢,探索推進西部地區新型城鎮化和縮小收入分配差距的戰略與制度安排,完善社會穩定的機制,對于促進社會公平、城鄉經濟協調發展,有效遏制不穩定因素,積極化解社會沖突,科學推進西部地區經濟發展,實現社會安定、民族和諧穩定與維護國家安全均具有重要的政治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