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2.6 本章小結

本章筆者首先從城市化與城鎮化的概念界定出發,梳理了國外不同的學者及不同學科對城市化的定義,總的看來,城市化即人口從農村向城市集中,第一產業向第二、三產業轉換的過程。城鎮化是我國學者提出的始于城市化而又不同于城市化的一個新詞,他們認為在我國小城鎮居多的情況下,城鎮化包含和側重了更有潛力的縣域城鎮,使用城鎮化比使用城市化更加綜合、全面、更切合實際情況。新型城鎮化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城鎮化實踐道路,更加強調以人為本、城鄉統籌、集約低碳的城鎮化道路。其次,筆者系統梳理了國外學者們關于城鎮化發展的理論基礎,主要包括:區位理論、二元結構理論、增長極理論、中心—外圍理論和人口遷移理論等,這些理論分別從不同的視角對城鎮化現象進行了考察和論證。雖然國內外學者對城鎮化的衡量未形成一個統一的城鄉劃分標準,但筆者就常見的劃分法——人口總量法、土地利用比重法、非農就業結構法、行政建制法和人口比重法等進行了梳理。

就收入分配理論發展而言,隨著經濟學家對其研究日漸深入,也得出了許多的研究成果,西方學術界對于收入分配理論研究的主要流派有:古典學派分配理論、新古典學派的分配理論、凱恩斯學派的分配理論、福利經濟學的分配理論等。庫茲涅茨倒U型曲線提出后受到了學術界的廣泛關注,國內外許多學者都對其進行了深入研究,在學術界存在著不同看法,有支持也有質疑。學者們的研究證明庫茲涅茨假說并不是對任何國家、任何地區都適用的,這種變化規律可能僅出現在某些國家的經濟發展過程中。收入分配不平等需要進行調控,而收入差距衡量是整個收入分配差距調節的出發點。本章筆者梳理了常用的衡量方法:洛倫茲曲線、基尼系數、恩格爾系數、泰爾指數等。

在總結收入差距衡量方法的基礎上,筆者在本章分析了國內外對城鄉收入差距的研究趨勢,學者們一致認為就中國的居民收入分配格局而言,存在比其他國家更大的城鄉收入差距。由于城鄉收入差距在我國收入差距中占有較大比重,因此,城鄉收入差距的縮小有助于緩解我國整體收入分配不平等矛盾。由于城鎮化是影響城鄉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隨著我國城鎮化發展迅速,未來全國居民總體收入差距巨大的現狀將會有所改善。在實證檢驗方面,當前我國的城鄉收入差距數據是否支持庫茲涅茨倒U型曲線關系還存在分歧。學者們對影響我國城鄉收入差距的各種因素進行了深入研究,主要包括城鎮化、城市偏向政策、勞動力流動與戶籍制度、人力資本等因素。

最后,筆者總結了國內外學者關于城鎮化與城鄉收入差距關系的研究成果,眾多國內外研究均表明,城鎮化與城鄉收入差距具有密切的關系。國外學者的相關文獻為本書提供了重要的理論基礎和經驗借鑒,但由于研究對象的不同,對于我國的研究也應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國內學者的研究主要側重于全國視角,較少考慮我國西部地區與東、中部地區的自然地理條件和經濟發展基礎等差異。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九龙县| 扶沟县| 原阳县| 冷水江市| 鄄城县| 榕江县| 亚东县| 阜新| 甘南县| 宜阳县| 绥阳县| 怀柔区| 阿城市| 鹰潭市| 鱼台县| 化州市| 乐至县| 遵义市| 淅川县| 福鼎市| 克什克腾旗| 莱州市| 宝丰县| 宝清县| 浮山县| 石河子市| 曲麻莱县| 阜城县| 留坝县| 平度市| 密云县| 昌邑市| 河北区| 陆丰市| 伊宁县| 辽阳县| 石屏县| 金坛市| 那坡县| 溧阳市| 宜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