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的幻影
——讀《乞力馬扎羅的雪》有感
眾所周知,海明威一向以硬漢形象立足于塵世,可是在我有限的閱讀生涯中,或許是出于不謹慎的揣測,我覺得大多數作家都是敏感、多疑、矛盾的。讀完《乞力馬扎羅的雪》,我亦有此感。這并不代表海明威不堅強,只是他的堅強很可能是針對外界事物而言的,即不管外界給他施加多大的困難他都可以克服,正如他在《老人與海》中所說的,“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被打敗”。可是一旦面對自己內心的矛盾時,這樣的堅強恐怕就消失了。畢竟,作家能夠對社會觀察入微,但卻難以透徹地了解自己的內心。這本書可謂是作者對自己內心的深入剖析,可能是對自己的喚醒,更可能是對自己的警告與期望。
首先來談談這部作品的主題。該作品主要講述了一位沉迷于酒色而荒廢了寫作才能的男人幡然悔悟,和妻子去乞力馬扎羅山旅行,渴望重新追尋理想,最后卻不幸受傷,在沉思自己的一生后死去的故事。作品的主題可以概括為幾個關鍵詞:生與死,理想與沉淪,精神與物質。這些詞乍一看都很宏大,可作者卻巧妙地利用一個將死之人對其一生的回憶,以小見大對這幾個問題進行了思考。歸根結底,該作品著眼于理想,文中的男人不懼怕死亡,是因為他更加痛恨失去了理想而墮落的自己。全文傳達出作者這樣的一種生命態度:理想是人生的太陽,是靈魂的故鄉,是一種追求真與美的意識。什么時候丟下了理想,什么時候生存就失去了意義。
再來談談作品中的一些細節。這部作品一開始就寫道,乞力馬扎羅山西高峰有一具風干凍僵的豹子尸體,豹子所代表的理想殉道者,和男人所代表的在沉淪中生存的人形成了鮮明對比。曾有人批評,作者在后文沒有呼應豹子的尸體,這是一個敗筆。我卻覺得作者沒有錯,一是將豹子的尸體放在第一段,形成的視覺和心靈沖擊力已經十分強大,再加上后文寫了男人在物欲中的沉淪,也會讓讀者不由自主地聯想到為理想而死的豹子,豹子的形象已經足夠豐滿;二是豹子的形象,不應該由作者進一步給出標準答案,而應該由讀者自己去想象,想象它是如何在雪山中爬行,在風雪中屹立,在理想的山巔滿足地倒下,讀者不同的理解,能夠極大地豐富作品的內涵。后文中男人回憶了很多往事,串起了男人的成長經歷,從才華橫溢到縱情聲色再到內心痛苦。最能體現他痛苦心態的話或許是這句,“愛是糞,錢是盔甲,用毀滅一切來讓自己活著”。他已不懂得愛,對待妻子都是謊言,錢對于他更是毀滅才能和希望的毒藥,可是他又舍不得離開它的庇護,最后只能用毀滅來尋求重新開始。他痛恨的不是周圍的事物,而是明知已經沉淪卻無力掙脫的自己。如克雷洛夫所說:“現實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間隔著湍急的河流,行動則是架在河上的橋梁。”他明白他已沒有渡過河流的機會了。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往事幾乎都是圍繞雪展開的。雪代表什么呢?在一開始雪或許是純潔的心靈和美好的希望,可是越到后面,雪就越像在暗示著對過去的遺忘和掩蓋,暗示著生活的迷失。除此之外,文中那些值得玩味的回憶反映了一些真實的社會面貌:像菲茨杰拉德一樣紙醉金迷的作家,巴黎公社后裔的困苦生活,被欺負而殺人的傻小子,被孩子嫌棄后找了很多情人以排遣寂寞的有錢的年輕寡婦。在讀者眼前展現出的是一幅壯闊的浮世繪,人物的喜怒哀樂都一閃而過,留下的只是時代的呼嘯。
接著來談談作品的寫作特色。在人稱上,作者采用了第三人稱,以陌生化的處理手法,以客觀的視角讓讀者統觀全局,從而達到對作品主題的整體把握。作品中也有大量虛實結合的例子,例如,男人的思緒一直在現實與回憶中轉換,直到最后在飛向乞力馬扎羅的幻想中死亡,讓人分不清真實與虛幻,將人從到達了乞力馬扎羅的美夢中猛然喚醒,為作品增添了朦朧迷離的色彩。除此之外,作者在文中對自然風景和人文風俗進行了大量精細的描寫,與平時簡潔干練的風格不符。我想這是由于作品想要用和乞力馬扎羅山的雪一樣美好、純真的東西來向我們展示理想的珍貴。文中男人的角色,頗像《漂亮朋友》中的杜洛華,其最初的純真理想,逐漸被生活的物欲裹挾,最后如行尸走肉般生存著,直至毀滅。
最后來說說作品的深層含義和啟示。對作者而言,這部作品或許有半自傳體的性質。文中不時透露出男人“酗酒”“有戰爭創傷”“厭倦和憤怒”,對死亡道出了“像微風”一樣的感悟。這與作者自身的經歷非常相似,也似乎暗示了作者最后將會選擇的結局。作者不少個人的反思貫穿其中,耐人尋味。對讀者而言,最大的啟示就是珍惜生活、追求理想。在文中,男人想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那些情景都沒來得及寫,我也不會寫了”。多么可悲!生命的價值不應該在縱欲和悔恨中虛耗。此外,文中說男人能得到妻子的心,一靠寫作,二靠謊言。寫作,曾經是他追尋理想的翅膀,可是卻又淪為了他欺騙他人以求得享受的工具。這告訴我們,自身的才能必須要正確地加以運用,如果用錯會越陷越深。在死前的夢中,男人飛向了乞力馬扎羅的山巔,這時,我們會不由自主地凝望自己的理想,反思自己的腳步,希望自己還有足夠的機會真實地觸摸到那皚皚白雪。
我認為,比起在沉淪中悔悟的男主角,那只豹子才是作者更愿意達到的生命狀態。作者想用乞力馬扎羅的雪鼓勵我們追求理想,不要被物質享受所腐蝕,不要讓生命徒留傷感和懊悔。可是現在,自然界中的乞力馬扎羅山已經因為氣候變化而快沒有雪了。在社會上,又還有多少人的心里,仍留著乞力馬扎羅的雪的純潔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