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濟法概論
- 汪飆 程小玲主編 駱俊 何平蘭 戴嚴森 谷峰副主編
- 831字
- 2021-03-12 09:32:58
第二章 會計法律制度
【本章學習要求】
1.掌握會計核算、會計檔案管理、會計監督。
2.掌握會計機構、會計崗位的設置。
3.熟悉會計職業道德的概念和主要內容。
4.熟悉違反會計法律制度的法律責任。
5.了解會計法律制度的概念、適用范圍和會計工作管理體制。
【案例導入】
2017年8月,甲服裝廠發生如下事項:
(1)7日,該廠會計人員王某脫產學習一個星期,會計科長指定出納李某臨時兼管債權債務賬目的登記工作,未辦理會計工作交接手續。
(2)10日,該廠檔案科會同會計科銷毀一批保管期限已滿的會計檔案,未編制會計檔案銷毀清冊。
要求:分析以上事項中的不妥之處。
【解析】根據會計法律制度的規定,①出納不能兼管債權債務賬目登記工作,因此李某不能接替王某的工作。雖然王某只脫產學習一周,也需要辦理會計工作交接手續。②會計檔案保管期滿需要銷毀的,需要編造會計檔案銷毀清冊,并履行規定手續后方可銷毀。
會計法律制度,是指國家權力機關和行政機關制定的關于會計工作的法律、法規、規章和規范性文件的總稱,簡稱會計法規。會計法律制度是調整會計關系的法律規范,會計關系是指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在辦理會計事務過程中,以及國家在管理會計工作過程中發生的經濟關系。在一個單位,會計關系的主體為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客體為與會計工作相關的具體事務。
《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以下簡稱《會計法》)《總會計師條例》《企業財務會計報告條例》《代理記賬管理辦法》《會計檔案管理辦法》《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會計基礎工作規范》以及《企業會計準則》及其解釋等,構成了我國會計法律制度的主要內容。
國家機關、社會團體、公司、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以下統稱單位)辦理會計事務必須依照《會計法》辦理。
《會計法》規定,國家實行統一的會計制度。國務院財政部門主管全國的會計工作。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財政部門管理本行政區域內的會計工作。
單位負責人對本單位的會計工作和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完整性負責。會計機構、會計人員依法進行會計核算,實行會計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