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大師聊哲學:中國哲學入門
- 張曉東
- 1053字
- 2021-03-11 18:15:40
對墨家的評價
墨家用各種嚴厲的規矩約束自己,讓社會不奢侈,使萬物不浪費,削弱等級差別沖突。
道確實包含這樣的內容。
墨家的墨翟、禽滑厘就有這種風格并特別熱衷于這樣做。
但是他們所主張和推行的過于激烈,他們所反對和節止的過度苛嚴。
墨家倡導“非樂”,要求人們“節用”,生前不唱歌,死時不厚葬。
墨家主張“兼愛”“兼利”和“非斗”,他們主張非暴力,同時又好學博覽,不隨意標新立異。
墨家反對古代的禮樂制度。古代的樂章,黃帝時期有《咸池》,唐堯時期有《大章》,虞舜時期有《大韶》,夏禹時期有《大夏》,商湯時期有《大濩》,此外周文王時期有《辟雍》之樂,武王和周公還作過武樂。
古代的喪禮,貴賤有嚴格的規矩,上下有不同的等別。天子的內棺和外槨共有七層,諸侯是五層,大夫是三層,士是兩層。而墨家卻主張生前不唱歌,死時不厚葬,桐木棺材厚三寸而且不用外棺,并把這些作為法度和定規。
這樣教導別人,恐怕不是真正地愛護人;這樣約束自己,也不是對自己真正的愛惜。
并非有意要詆毀墨家學說。情感表達需要歌唱卻一味反對唱歌,情感表達需要哭泣卻一味反對哭泣,情感表達需要歡樂卻一味反對歡樂,這樣做符合人性、符合人情嗎?
墨家要人們活的時候勤勞,死的時候淡薄,未免太苛刻了。
這樣教育人常憂慮、常悲憫,實踐中難以辦到,所以不能夠算是圣人之道。因為違背了天下人的心愿,天下人難以忍受。
墨子就算自己能夠獨自實行也沒有用,因為背離了天下人的心愿,離百姓的期待已經太遠了。
墨子稱贊大禹:從前大禹治水,親自抬筐揮鏟,勞苦奔波累得腿肚子消瘦,小腿上無毛,淋著暴雨,冒著狂風,安頓下萬家城邑。禹是圣人,仍親自為天下事務如此操勞。
因此,墨子要讓他的墨家,多用羊皮、粗布做衣服,用木鞋、草鞋作服飾,日夜不停地操勞,把自身清苦當作行為準則。并且還說:不這樣做,就不符合夏禹的主張,就不配稱作墨家。
這些規定即使是墨家弟子也覺得辛苦吃不消,他們雖然都口誦《墨經》,卻違背了墨家的宗旨,并且相互指責對方不是正統的墨家。
后世墨家學人相里勤和他的弟子五侯之流,南方的墨家苦獲和已齒,還有鄧陵子一類的人,都口誦《墨經》,卻違背了墨家的宗旨,相互指責對方不是正統的墨家,墨家各派一直爭論不休。
墨翟和禽滑厘他們的意愿是好的,但他們的做法卻行不通。
后世的人想到的墨家形象,必定是勵行勞苦,爭先恐后地弄得腿肚子消瘦、小腿上無毛罷了。
墨家學說算得上是亂世的良方,如果用來治世卻是下策。
即使這樣,墨子還是真正熱愛天下的人民,他形容枯槁面顏憔悴也不放棄自己的主張,為的是努力實現自己的理想,真是有才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