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大師聊哲學(xué):中國哲學(xué)入門
- 張曉東
- 1764字
- 2021-03-11 18:15:36
治國
第三章 不妄為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刻意招賢,使民眾不去爭名)
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稀罕難得之貨,使民眾不去偷盜)
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不顯耀引起貪欲的事物,使民心不被迷亂)
是以圣人之治,(有道的人是這樣治理的)
虛其心,實其腹,(排空民眾的心機(jī),填飽他們的肚子)
弱其志,強(qiáng)其骨。(減弱民眾的競爭意志,增強(qiáng)他們的筋骨體魄)
常使民無知無欲。(使民眾沒有野心、心機(jī)、智巧,沒有貪欲)
使夫智者不敢為也。(讓那些有才能的人也不敢妄為造事)
為無為,則無不治。(以無為的方式去治理國家,沒有治理不好的)
第五章 守中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天地是無所謂仁義、仁慈的,任憑萬物像草狗那樣自生自滅)
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圣人也是沒有仁愛的,像對待草狗一樣對待百姓,任憑百姓自作自息)
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天地之間不就像個大風(fēng)箱一樣嗎?)
虛而不屈,動而愈出。(虛空但沒有窮盡,越鼓動風(fēng)就越多)
多言數(shù)窮,不如守中。(政令繁多卻更加行不通,不如順其自然、保持虛靜)
第十七章 無為而治
太上,不知有之;(最好的統(tǒng)治者,人民并不知道他的存在)
其次,親而譽(yù)之;(其次的,人民親近并且贊美他)
其次,畏之;(再次的,人民畏懼他)
其次,侮之。(更次的,人民輕蔑他)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統(tǒng)治者的威信不足,人民就不相信他)
悠兮,其貴言。(統(tǒng)治者很悠閑,不隨意發(fā)號政令)
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那樣治理就成功了,老百姓都說:“我們本來就是這樣的。”)
第十八章 大道廢有仁義
大道廢,有仁義;(大道被廢棄了,才會提倡仁義)
智慧出,有大偽;(心機(jī)智巧出現(xiàn)了,偽詐才會盛行)
六親不和,有孝慈;(家庭不和睦,才需要彰顯慈孝)
國家昏亂,有忠臣。(國家陷于混亂,然后才出現(xiàn)忠臣)
第十九章 守道無憂
絕圣棄智,民利百倍;(拋棄心機(jī)、智巧,人民可以獲得百倍的利益)
絕仁棄義,民復(fù)孝慈;(拋棄仁義,人民自然能恢復(fù)忠孝仁慈之心)
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拋棄巧詐和名利,盜賊也就沒有了)
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上面三種做法是遠(yuǎn)遠(yuǎn)不夠的,還要讓心有所屬)
見素抱樸,少思寡欲,絕學(xué)無憂。(保持純樸的心態(tài),減少私欲和貪婪,拋棄浮華的禮法,就可以快樂無憂)
第五十八章 淳樸親民
其政悶悶,其民淳淳;(政治清明寬厚,人民就淳樸和睦)
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政策黑暗苛刻,人民狡黠、抱怨)
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災(zāi)禍中倚藏著福祉,福祉中潛伏著災(zāi)禍)
孰知其極?其無正邪。(誰能明白到底是福是禍呢?并沒有確定的標(biāo)準(zhǔn))
正復(fù)為奇?善復(fù)為妖?(正為何會變?yōu)樾埃可茷楹螘優(yōu)閻海浚?/span>
人之迷,其日固久。(人們的迷惑,由來已久了)
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劌,(有道的人方正而不生硬,銳利而不傷人)
直而不肆,光而不耀。(直爽而不放肆,光明而不炫耀)
第六十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
治大國,若烹小鮮。(治理大國就像烹飪鮮美的小魚)
以道蒞天下,其鬼不神。(以這個道理治理天下,鬼怪就不靈驗了)
非其鬼不神,其神不傷人。(不是鬼怪不顯靈了,就是顯靈也不會傷害人)
非其神不傷人,圣人亦不傷人。(不但鬼怪不傷害人,有道的圣人也不傷害人)
夫兩不相傷,故德交歸焉。(雙方和睦兩不相傷,人們就能享受到德的恩澤)
第六十五章 不以智巧治國
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古代善于為道的統(tǒng)治者,不用巧智詭詐來治理民眾,而是用敦厚樸實來教導(dǎo)民眾)
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民眾難以治理,是因為他們看穿了統(tǒng)治者的巧智詭詐)
故以智治國,國之賊;(所以采用巧智詭詐來治理國家,就會危害國家)
不以智治國,國之福。(不以巧智詭詐來治理國家,才是國家的幸福)
知此兩者,亦稽式。(知道了這兩種治理國家的方式,也就能比較出哪種治理模式才是楷模)
常知稽式,是謂玄德。(知道以道德治國的楷模方式,就是最好的德)
玄德深矣,遠(yuǎn)矣,與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順。(大道的德性無比深遠(yuǎn)啊!與萬物一道返璞歸真,這才能順乎自然)
第七十五章 厚民生
民之饑,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饑。(民眾饑餓是統(tǒng)治者吞食的稅賦太多)
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治。(民眾之所以難以治理,是因為統(tǒng)治者想要有所作為,制定了繁多、苛刻的政令)
民之輕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輕死。(民眾之所以不怕死,是因為統(tǒng)治者的生活太奢侈)
夫唯無以生為者,是賢于貴生。(只有不看重自己生命的人,才比過于看重自己生命的人賢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