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和大師聊哲學:中國哲學入門作者名: 張曉東本章字數: 949字更新時間: 2021-03-11 18:15:35
什么是德
第五十一章 滋養而不主宰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道生成萬物,德養育萬物,萬物形成,力量增強)
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萬物都尊崇大道而且珍貴大德)
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尊道貴德不是人的命令,而是自然的規律)
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成之熟之;養之覆之。(道生萬物、德育萬物,道德使萬物生長、成熟,受到撫養、保護)
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生育萬物而不占為己有,無所不為而不自恃有功,引領萬物而不主宰)
是謂玄德。(這就是恩澤天下最好的道德,即下文所說的上德)
第三十八章 處實去華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具備上德的人不會滿口仁義道德,是真正的有德的表現)
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具備下德的人時時處處講道德,是沒有道德的表現)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得道者順應規律而無心作為)
下德無為而有以為。(崇尚德的人,順應規律而有意作為)
上仁為之而無以為;(崇尚仁的人,不顧規律而不自覺作為)
上義為之而有以為。(崇尚義的人,不顧規律而有意作為)
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崇尚禮的人,要是沒人回應他,就恨不得抓住胳臂使人強從)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義,失義而后禮。(道是最高層次的、禮是最低層次的:無道才會講德,無德才會講仁,無仁才會講義,無義才會講禮)
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禮是忠信不足的表現,是禍亂的開端)
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能預測未來的人,不過是道的虛華,愚昧的開始)
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因此大丈夫立身要敦厚淳樸,不能夠忠信淺薄)
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所以要采取樸實而摒棄虛華)
第七十七章 天道人道
天之道,其猶張弓與?(自然的規律,不就像張弓射箭嗎?)
高者抑之,下者舉之;(弦拉高了就壓低一些,壓低了就抬高一些)
有余者損之,不足者補之。(弦拉的太滿了就放松一點,拉的不足就補充力量)
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自然的規律是減少有余的,補給不足的人)
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余。(人類社會的規律則不同,是要減少不足的,來奉獻給有余的人)
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誰能夠減少有余的,補給天下不足的人呢?唯有得道的人)
是以圣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有道的圣人有所作為而不占有,有所成就而不居功,他不希望成為圣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