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科人才培養探索與創新:重慶工商大學商務策劃學院實踐(2016)
- 駱東奇 鄧德敏主編
- 852字
- 2021-03-11 18:00:58
一、企業管理碩士研究生培養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目前,重慶主城區的大部分地方院校基本上都具備招收企業管理碩士研究生資格,也都先后培養了一批企業管理碩士研究生,在企業管理碩士研究生教育教學方面積累了一定的經驗。但是各校的企業管理碩士研究生人才培養中仍存在以下主要問題:
第一,重點大學的本科生和地方院校的優秀本科生絕大多數都傾向于報考“985”工程、“211”工程大學,使得地方院校招收的研究生的理論研究基礎和專業基礎能力相對較差。重慶地方院校不少研究生都是通過調劑招生,調劑生源一般都存在著一定的數學或英語單科偏科或綜合成績相對較差等情況。
第二,地方院校招收或調劑的研究生中,來自“考研應試教育”院校的生源比例偏高。這類學校的學生的整個大學階段的主要學習都是圍繞考研進行培養和教育,基本忽略了學生的專業知識與綜合能力培養,造成這類學生的后續科學研究潛力較差。
第三,地方院校的研究生教學主要是以課程講授為主,案例研討、學術專題研討、課外社會實踐、學術沙龍等教學方式或手段相對太少,研究生的課堂參與度不夠,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等方面的培養也不夠。因此,研究生產學研結合培養方面嚴重不足,科研應用能力、綜合能力較為薄弱。
第四,部分碩士導師指導的學生人數過多,導師“雇用”或“放養”現象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師生交流特別是深入的學術性研討及指導環節嚴重缺失,造成研究生在自主性學習中缺乏有效的引導與深入的指導,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很難提高。
第五,研究生初次參加導師課題研究的時間過遲、過少,特別是參加縱向課題研究的比例更低。即使部分研究生參與了導師的課題,也大多是做一些基礎資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很難參與深度分析與研究工作,研究生的研究功底難以夯實。
第六,對研究生培養的過程監控與管理不力。很多研究生論文開題后絕大多數的時間與精力都放到兼職、“考證”、考博復習或找工作上,沒有系統扎實地研究其選定的研究課題或方向,一到中期檢查或預答辯的時候,就臨時花幾天時間晝夜“趕稿子”的現象比較嚴重,其學習階段的學術論文和畢業論文質量難以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