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薪酬管理:理論、方法、工具、實務(微課版 第2版)
- 趙曙明 趙宜萱
- 2199字
- 2020-04-08 10:24:09
1.2 薪酬管理概述
作為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薪酬管理對于企業經營管理來說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科學合理的薪酬管理不僅能合理控制企業的人力資源成本,而且能有效地促進人力資源投資的升值及企業經營目標的達成。
1.2.1 薪酬管理的概念
薪酬管理是指企業在組織發展戰略的指導下,對員工薪酬支付原則、薪酬策略、薪酬體系、薪酬水平、薪酬結構、薪酬構成等進行確定、分配和系統調整的動態管理過程。
1.薪酬管理的功能
薪酬管理的功能主要體現在以下6個方面。
(1)科學的薪酬管理能有效地控制企業的人工成本。
(2)科學的薪酬管理能有效地促進員工績效的提高,提高員工工作的積極性。
(3)合理的薪酬管理能促進員工知識積累和技能提高。
(4)合理的薪酬管理能構建和諧的組織氣氛,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
(5)科學的薪酬管理能促進員工個人目標與企業目標的有機結合。
(6)科學的薪酬管理能有效促進員工穩定性,實現企業對優秀人才的吸引力。
2.薪酬管理的原則

薪酬管理的原則
科學合理的薪酬管理一般應遵循6大原則。
(1)公平性原則。薪酬的公平性體現在3個方面,即外部公平性、內部公平性和自身公平性。外部公平性是指薪酬與勞動力市場上同行業、同崗位的員工之間薪酬水平具有可比性。內部公平性是指企業內部員工之間的薪酬水平,應能體現員工個人能力大小以及為企業帶來的價值大小等,內部公平性影響了企業內部員工之間的合作關系。員工自身的公平性主要是考慮到員工的工資收入等應與個人給企業帶來的價值大小直接呈正相關,讓員工有滿足感。
(2)競爭性原則。該原則主要針對外部薪酬市場水平。企業只有支付符合勞動力市場水平的薪酬,確保企業的薪酬水平與類似行業、類似企業、類似崗位的薪酬水平相當;同時,關注競爭對手采取的薪酬策略和薪酬水平情況,才能吸引并留住優秀的人才。
(3)激勵性原則。各崗位員工的薪酬應與員工的績效直接相關,且具有一定的差距。不同等級的員工之間薪酬水平也應該適當拉開差距,以促進員工努力工作的積極性,體現薪酬的激勵作用。
(4)平衡性原則。人力資源成本也是企業薪酬管理的重要工作內容之一,企業實施的薪酬管理不僅要體現薪酬水平的對外競爭性,還應該考慮到企業的承受能力,合理控制人力資源成本的無限制增長。
(5)成本控制性原則。企業還應當充分考慮自身的財務實力和實際支付能力。科學合理的薪酬管理要求企業對人工成本進行必要的控制。
(6)合法性原則。企業薪酬管理的制度規定必須符合國家相關的政策和法律、法規,例如國家對最低工資標準的規定,以及工作時間要求、延長工作時間的勞動報酬支付標準,社保、住房公積金繳納標準,經濟補償金和年底工資指導線要求等。
1.2.2 薪酬的測算
企業在進行薪酬水平設計或薪酬調整時,均需要結合企業人工成本總額預算及各崗位人才市場人才供給的情況所決定的薪酬水平,對企業各崗位的薪酬額度進行相應的科學合理的測算。
所謂薪酬測算,就是通過科學的計算方法,對薪酬調整后的一種預期性結果的科學分析過程。薪酬測算的目的是保證企業的薪酬總額及薪酬水平能更加符合企業的實際情況,同時又能保證在勞動力市場上具備一定的競爭性。通過薪酬測算,企業能對薪酬調整的總體額度進行合理控制,進而較準確地確定各崗位薪酬的調整幅度。
1.2.3 薪酬的預算
薪酬預算是一種定量的控制計劃,是指管理者在薪酬管理過程中進行的一系列成本開支方面的權衡和取舍。準確的預算,可保證企業在未來一定周期內的薪酬支付受到一定程度的協調和控制。
基本工資預算是企業戰略決策過程中的一個關鍵程序。企業在進行經營決策時必須把企業的市場經營狀況、本企業經營狀況、人力資源成本控制等因素結合起來進行考慮。基本工資預算也是確保薪酬成本不超出企業承受能力的必要手段。
1.2.4 薪酬的調整
企業在薪酬執行過程中,經常會出現一些薪酬制定不符合現實情況或執行不理想的情形,因此要不斷地對其已有薪酬進行調整。
企業薪酬調整的合理與否,決定了薪酬調整對員工激勵作用的大小。因此,企業在進行薪酬調整前應全面收集資料、調查了解,有針對性地去調整薪酬水平或薪酬結構。企業的薪酬調整包括5個方面的內容,如表1-3所示。
表1-3 薪酬調整的內容

企業在進行薪酬調整時,應積極進行市場薪酬水平調查及內部員工薪酬滿意度調查,全面了解企業內外部薪酬實施情況,以減少企業薪酬調整帶來的負面影響。只有這樣才能保證企業薪酬政策能夠持續有效地支持企業戰略目標的實現。
1.2.5 薪酬的控制
企業的薪酬控制主要是指對薪酬費用總額的控制,目的是避免因薪酬過快增長而導致超出企業實際支付能力情況的發生。薪酬控制的常用工具一般有通過員工數量和工時來控制、通過薪酬結構調整和薪酬水平調整來控制、通過薪酬技術進行潛在的薪酬控制3種。
(1)通過員工數量和工時控制薪酬。它通常包括控制員工的聘用數量和用工時數。控制員工數量是指長期保留核心員工,而對于非核心員工來說,則根據企業的經營特點建立短期用工機制。控制用工時數實現薪酬控制,即通過控制員工實際工作的時間來進行薪酬費用控制,但此方法的應用應建立在符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規定的基礎上。
(2)通過薪酬結構調整和薪酬水平調整來控制薪酬。其具體操作如表1-4所示。
表1-4 通過薪酬結構調整和薪酬水平調整薪酬的控制方法

(3)通過薪酬技術進行潛在的薪酬控制。企業可以通過工作評價、薪酬調查、薪酬結構、寬帶薪酬、最高最低薪酬水平控制、成本分析、薪酬比例比較等薪酬技術手段,來改善薪酬成本控制工作。
【微課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