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軀體患病后勢必影響“心”

當你有病在身的時候,常常會經由恐懼將自己的病痛畫面投射到未來,并且在不確定感的助長下,往往懷抱著一種焦慮及沮喪的心情,因此削弱身體的自愈力,讓病痛繼續延長。

——許添盛

從存在主義哲學和心理學的觀點看,生命和死亡相互依存,它們同時存在,而不是先后發生的,死亡在生命表層之下持續騷動,并對經驗和行為產生巨大影響。因此,人出生以后均會出現“死亡恐懼”,只是程度不同、表達形式不同而已。例如,有些人表現為入眠困難、強迫癥、焦慮癥,有些人表現為性沖動,還有些人表現為軀體方面的不適。因此,任何軀體患病后都勢必會影響到“心”,只是程度大小而已。

據統計,我國綜合醫院門診中心身疾病約占26%~36%,住院患者的心身疾病比例更高,內科疾病特別是心血管、消化道、腫瘤等疾病占心身疾病的79.99%。腫瘤患者的心理障礙發生率為26%~76%,惡性腫瘤接近100%。上海專家對國內城鄉居民死亡原因進行的調查發現,純粹生物因素導致死亡的只占27.8%,而因心理原因直接或間接造成死亡的比例高達72.2%。

有研究顯示,30%的糖尿病患者、40%的卒中患者、50%的癌癥患者、60%的心肌梗死患者符合各類抑郁障礙的診斷標準。繼發于軀體疾病的抑郁癥可能是軀體疾病的心理反應,或者是軀體疾病引發大腦某種病理改變的結果。無論哪種原因,軀體疾病伴發抑郁障礙都會使患者雪上加霜:

(1)患者對軀體疾病的治療依從性更差;

(2)康復期更長;

(3)出現醫患沖突的可能性更大;

(4)醫療花費更多;

(5)患者要承受更多的痛苦。

患者在身心的雙重折磨下很容易陷入絕望狀態,因此,伴發抑郁的軀體疾病患者有更高的自殺率。但患者往往做得很隱蔽,如糖尿病患者會悄悄停用胰島素,心臟病患者停用硝酸甘油,停藥后患者可能很快會因兇險的并發癥死亡,然而看起來患者似乎是因疾病的進展而死亡。還有,伴發抑郁的患者可能由此成為各種手術、醫療處置后的“找麻煩者”。心胸外科及心血管內科醫生往往會遇到這類患者。明明支架放的很成功,可患者仍天天主訴胸悶氣短、心前區痛,纏著醫生重復做各種檢查。

同樣,軀體疾病共病焦慮障礙的發生率也很高,其中偏頭痛、胃腸疾病、心臟病和呼吸障礙等均非常容易共病廣泛性焦慮障礙或驚恐障礙。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察哈| 宜州市| 黄石市| 太和县| 兰溪市| 灵璧县| 绩溪县| 乌拉特后旗| 阿图什市| 府谷县| 枣强县| 遂川县| 连云港市| 无棣县| 北安市| 武邑县| 湾仔区| 韶山市| 松江区| 繁峙县| 丰宁| 化州市| 虹口区| 衡阳县| 南雄市| 志丹县| 响水县| 江达县| 宝山区| 万宁市| 临江市| 聂拉木县| 镇平县| 马关县| 靖宇县| 韶关市| 都匀市| 图们市| 尼玛县| 新田县| 托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