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決勝交易:如何在市場中獲利
- 欒志乾
- 890字
- 2020-04-10 11:48:18
1.3 市場是隨機游走么
隨機游走理論由多名學者(Jules Regnault(1863),Louis Bachelier(1900),Maurice Kendall(1953),Paul Cootner(1964))先后提出,并經過Burton Malkiel(1973)的暢銷書《A Random Walk Down Wall Street》弘揚光大,該理論認為:股票價格的變化類似于“布朗運動”,簡單說就是股票價格的波動是完全隨機的,并且沒有什么明確的規律可因循。因此,股票未來的漲跌是不可以預測的,根據技術圖表來預知未來股價走勢的說法,實際上是一派胡言。基于布朗運動的對數正態隨機漫步理論,也是金融工程的主要基礎之一。
隨機游走理論的一個經典的例子是用連續的扔硬幣試驗的結果代表市場的漲跌,然后將其走勢繪制成曲線,結果與股票走勢十分相似。所以這些學者據此認為股票價格也是隨機游走的。簡言之兩個東西某一方面特征看起來一樣,所以就是一回事,這個邏輯是說不通的。好比A每天傍晚都牽著狗出去遛狗,B每天傍晚都出去上夜班,經觀測,發現狗與B運動軌跡一致,得出的結論是B可能也是一條狗,或者說狗可能也是出去上夜班,而真正的原因只是巧合罷了。
資本市場首先就是一個市場,市場是由供求關系決定的。供求關系呈現隨機游走的狀態,這顯然不符合經濟學常識。學過經濟學的都知道經濟是有周期的,甚至有季節性因素的,所以很多周期類股票也會呈現出同樣明顯的周期性波動特征。另外,我們知道行業是有生命周期的,比如說手機行業,從開始的新鮮事物到如今的幾乎人手一部、形影不離也是經歷了漫長的過程的,這就是行業成長的過程。扔硬幣是不可能扔出行業的成長周期或者衰退周期來的。
如果非要講本質性的層面,它也不是什么隨機游走,引用古代哲人的智慧來講叫作:一飲一啄,莫非前定。這里引用古文并非闡述什么唯心主義。市場表現出來某種形式的波動必然有其原因,只是涉及的影響因素太多,紛繁蕪雜,大家往往難以抽絲剝繭,準確地定位出這些原因罷了。這些原因,即是所謂的“前定”。反倒是看到市場波動像硬幣的波動,就以隨機游走刻畫之,這不是典型的“我以為”嘛。這似乎才是最大的唯心主義。資本市場根本不是隨機游走的,也不是帶著漂移的隨機游走。美國的學者們可能習慣了美國股市的長期上漲了,已經忘了歐文?費雪和本?格雷厄姆曾經經歷的跌幅接近90%的股市大崩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