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東莞人才發展報告2018
  • 東莞人才發展研究院 東莞市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 5690字
  • 2020-04-10 11:49:57

優化人才工作機制打造招才引智品牌
——2017年東莞市人力資源局人才工作總結及2018年人才工作計劃

2017年,市人力資源局圍繞全市“在更高起點上實現更高水平發展”的目標,根據《2017年全市人才工作要點》部署,不斷優化人才政策機制,大力引進高層次人才,推動職業技能培訓,打造招才引智活動品牌,積極為推動東莞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撐。具體情況如下:

一、2017年人才工作總結

(一)以改革創新為導向,進一步優化人才政策機制

1. 深化職稱改革工作

以科學評價人才為核心,積極推進職稱評審工作改革,引入市土木建筑學會等7個行業協(學)會和2個用人單位自主開展職稱評審工作,確保評審更專業、更公開、更透明。建立與事業單位聘用制度和崗位管理制度相銜接、符合教師職業特點的中小學教師職稱評審制度,為中小學教師聘用提供基礎和依據,為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提供制度保障和人才支持。推行職稱網上預審申報制度,使用“東莞市專業技術人才服務系統”為廣大專業技術人員提供信息化網絡服務,進一步優化職稱業務辦理流程。截至目前,全市取得專業技術資格人員總量突破21萬人,其中,高級職稱1.1萬人,占5.1%,中級職稱7.9萬人,占36.6%,初級職稱12.6萬人,占58.3%。

2. 完善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政策

一是支持東莞理工學院創建高水平理工科大學。印發《關于下放東莞理工學院人事權限的通知》文件,下放崗位設置、公開招聘、人員調配等人事工作權限,進一步深化學院人事制度改革。二是創新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激勵機制。為充分調動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積極性和創造性,促進優秀人才脫穎而出,起草《關于加強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才激勵的意見》,目前已完成政策文件征求意見程序,將在呈報市政府審定后頒布實施。三是建立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培訓機制。草擬《東莞市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培訓管理辦法》,建立完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培訓制度,規范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培訓工作。首次組織開展全市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專題培訓,分別舉辦初任培訓1期、在崗培訓3期及晉崗培訓1期,培訓成效明顯,獲得學員們一致好評。四是加快事業單位高層次人才和短缺專業人才引進工作。貫徹落實《東莞市事業單位引進高層次人才和短缺專業人才試行辦法》文件精神,優化事業單位招才引智模式,通過考核的方式,全年累計引進高層次人才和短缺專業人才108名。

3. 優化人才創業扶持機制

在創業扶持方面,出臺《東莞市小額創業貸款實施方案》,全面放開人才小額貸款戶籍限制,該方案成為率先實現均等化的就業創業政策。全年共向3694人發放小額創業貸款64965萬元,貼息4955萬元,受惠人數同比增加約一倍,發放貸款金額同比增加約兩倍,有效幫助人才初創企業緩解資金緊缺問題。在創業孵化平臺建設方面,出臺《東莞市市級創業孵化基地認定和管理實施辦法(試行)》,鼓勵鎮街(園區)、企業、高校、行業組織依托發展成熟的園區資源,挖掘閑置的社會資源,創建專業化或綜合性的孵化基地,打造優質創業服務平臺,對認定為市級創業孵化基地的給予20萬元創業孵化基地資助等一系列政策優惠。目前,已認定松湖華科產業孵化園、東莞松山湖國際機器人產業基地、東莞天安數碼城創業孵化基地等十家(第一批)市級創業孵化基地,發放創業孵化基地資助共計100萬元。同時,成功推薦東莞松山湖國際機器人產業基地入選十家2017年省級示范性孵化基地。

4. 創新人才服務機制

組織東莞市高層次人才參加“第七屆松山湖50公里徒步”活動、“人才走基層”活動、“以球會友”羽毛球賽、“人才周末”“七一”專場音樂會、2017東莞國際馬拉松等各類文化、體育、藝術等交流活動,豐富高層次人才在莞業余生活,增強人才歸屬感。

(二)堅持高端引領,加強人才引進培養工作

1. 推進高端人才引進培養工作

開展市第七批創新創業領軍人才引進工作,共計100名海內外高層次人才參加申報,同比增加63.9%。經過資格初審、專家評審、公示審批等環節,共15名高層次人才獲批市引進第七批創新創業領軍人才,涵蓋電子信息、先進制造、生物醫藥、新材料等產業領域,人才實力強,項目質量高。新增3名省創新創業領軍人才(2016年推薦申報),累計6名,人數實現倍增。5名海外專家入選全省首批“珠江人才計劃”資助項目,獲得省資助資金53.98萬元。東莞理工學院劉向陽教授成功入選2017年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名單,并獲“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榮譽稱號。新增3名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累計29名),新增人數為近年最多。

2. 加強企業人才扶持工作

緊貼我市產業發展方向,面向我市重點扶持的3300多家企業實施成長型企業人才扶持政策,鼓勵企業大力引進經營管理、技術創新、工藝升級所需的本科或初級職稱以上管理和技術型人才。給予符合申報條件的人才每人6000~20000元生活補貼,并對就業于“倍增計劃”試點企業的人才翻倍執行資助標準。經審核,確定共716人符合申報條件,擬資助665.32萬元,其中在“倍增計劃”試點企業就業的有308人,占全部符合申報條件人才的43%,擬資助387.05萬元,占擬資助總資金的59%。

3. 加大博士后人才引進培養力度

進一步擴大東莞市博士后政策優勢,制定出臺《東莞市博士后管理工作實施辦法》。對東莞市新設立的博士后工作站、分站、創新實踐基地一次性給予100萬元、35萬元、35萬元的建站資助;對新進站博士后人員提供每年15萬元的資助(資助期不超過2年);對出站后在本市工作且與本市企事業單位簽訂5年以上勞動(聘用)合同的博士后人員分5年給予50萬元出站資助。組織東莞銀行、東莞同濟大學研究院等單位參加省人社廳舉辦的博士科研人才供需招聘專場引薦會,現場達成求職意向5人。2017年,新增1家博士后工作分站,新引進24名博士后人才。截至目前,全市已擁有國家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5個、分站11個,省級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33個。博士后科研工作平臺共計69個,設站(基地)規模位居全省第四,僅次于廣州、深圳和佛山,累計招收博士后179人。

(三)緊扣轉型升級方向,加強職業技能培訓工作

1. 推進技能人才多元化培養

實施勞動力技能晉升培訓補貼政策。2017年共培訓1.9萬人,核發補貼3402.76萬元。推動鎮街立足產業特點,建立“一鎮一品”技能人才培養平臺。已有20個鎮街開展智能制造、電子商務等精品培訓課程,培養人才2500人。全市共有民辦職業技能培訓機構171家,調動培訓機構力量開展技能培訓。依托職教城整合職業教育資源,打造慕課聯盟,向社會開放公益性學習課程69門,共893節。

2. 樹立全國技工教育品牌標桿

技師學院在全省率先開啟國際合作辦學,開設國際班68個,在校生1853人。2017年,首屆中德班116名畢業生實現100%就業,并進入企業關鍵技術崗位,轉正后平均月薪達6000元以上。深化校企合作,完成2家企業203名新型學徒制試點培養任務,與京東電商、華為機器、固高機器人研究院以及戴姆勒—奔馳等合作共建人才培養基地,與38家企業開辦51個冠名班,實現人才培養與企業需求的精準對接。2017年4月,國家人社部部長尹蔚民視察東莞市技師學院,以“市場化導向、國際化標準、工廠化教學”高度評價其辦學模式。

3. 打造華南地區高技能實訓示范基地

與企業共建叉車訓練中心、發那科聯合培訓中心、智能制造專業技術培訓等實訓基地合作,擴大實訓規模,全年實訓超過20萬人次。拓寬職業培訓項目,加強國際實訓合作,聯合香港職訓局舉辦首期BIM建造工程管理課程培訓班,與技師學院、德國職教集團聯合開設BBW機電一體化國際課程班,培訓41名企業技術人員。加強實訓場館建設,建成東莞市制造業新材料館,舉辦新材料技術論壇、高訓智造、2017年中國模具工業智造趨勢峰會等技術交流活動,為企業院校搭建技術交流平臺。

4. 深入推進技能激勵評價

選樹114名“首席技師”開展培育,支持開展技藝傳授和技術創新,其中51人在“倍增計劃”試點企業工作。鼓勵企業培育高技能人才,新建4個技師工作站,分布在電子、汽車制造等行業,其中3個設在“倍增計劃”試點企業。舉辦智能樓宇、叉車司機、模具設計、毛織服裝設計以及中式烹調等8個職業工種競賽,吸引995人參賽,其中160人獲獎。制定企業技能人才評價實施手冊,完成14家(次)企業評價,涉及14個職業(工種),971人評價合格獲得國家職業資格證書。

5. 促進技能鑒定規范化

基本完成職業資格清理工作,全面落實職業資格目錄清單管理制度。加強職業技能鑒定站管理,重新簽訂質量管理協議,支持承擔鑒定業務,布局建設鑒定考點遠程監控,確保鑒定工作質量。統籌做好鑒定考務工作,組織各類技能鑒定4.94萬人次,核發國家職業資格證書3.49萬本。

(四)服務產業人才需求,打造招才引智活動品牌

1. 舉辦系列東莞引才品牌活動

組織開展東莞名企名校行活動,帶領134家企業赴長春、武漢等地的著名高校舉辦專場招聘會。面試高校畢業生約1500人,達成錄用意向757人,其中碩士及以上學位320人。參加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全國博士專場巡回招聘會”,先后赴廈門、長春、武漢等地,通過現場對接洽談,為東莞市73家企業招攬博士人才130人。舉辦“春風行動”“南粵春暖”系列招聘活動278場,提供60萬個崗位信息,即時達成就業意向3.9萬人次。舉辦高校畢業生招聘會41場,舉辦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指導培訓班114期,培訓1.6萬人。舉辦第八屆校企合作洽談會,吸引全國各地261家院校與1000多家莞企進行洽談交流,校企雙方達成合作協議2310份,計劃年內向洽談企業輸送畢業生5.6萬人。

2. 踴躍參加大型人才交流活動

我局主要領導參加省人社廳、省外專局舉辦的赴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人才項目推介洽談活動,相關機構單位及專家人才對我市創新創業環境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組織我市企事業單位參加“第十五屆中國國際人才交流大會”“第二十屆中國北京國際科技產業博覽會”“2017中國海外學子創業周”“2017中國海外人才交流大會暨第十九屆中國留學人員廣州科技交流會”等大型人才科技交流活動,展示我市創新創業環境,吸引眾多海內外人才前來接洽。在“海交會”上,市技師學院作為內地技工院校之一,與港澳等地區30余家知名職業教育機構一起組建粵港澳大灣區高技能人才培養合作共同體——“粵港澳大灣區職業教育聯盟”;市人才管理辦公室參與發起成立“粵港澳大灣區人才戰略聯盟”并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烏克蘭科學院兩位院士受邀到東莞參觀考察并與東莞理工學院、松山湖高新區達成了初步合作意向。

3. 實施“藍火計劃”博士生工作團項目

聯合教育部開展第二期“藍火計劃”博士生工作團項目。選派來自全國17所知名高校的44名博士生,進駐東莞10家“倍增計劃”試點企業及重點科技創新平臺,協助企業解決技術難題73項,提出企業生產工藝優化方案51個,為駐點單位提供專業技術支持,有效推動產學研用結合。

4. 舉辦“2017東莞高層次人才活動周”

成功舉辦“2017東莞高層次人才活動周”系列活動,吸引290名海內外高層次人才前來洽談,現場達成求職意向253人次、項目合作意向23項,13名高層次人才于洽談會當日與企業正式簽約。高層次人才項目路演展示了40個海外高層次人才項目,達成項目合作意向18個,其中14個項目進行了初步協商,2個項目分別獲得投資人當場承諾500萬元的投資意向,2個項目分別與2家企業達成進駐合作的簽約意向。成功舉辦技能人才發展論壇、智能制造專場對接會、智能制造技能人才培養研討會等創新活動項目,為推進東莞智能制造發展、打造“技能人才之都”提供支撐。

二、2018年人才工作計劃

2018年,市人力資源局將全面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圍繞市委、市政府“在更高起點上實現更高水平發展”以及在加快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中實現“五個躍升”的決策部署,加快高層次人才集聚,提升人才服務水平,著力打造“技能人才之都”,為東莞實現“兩個率先”提供更加堅實的人才智力保障。

(一)加快高層次人才集聚

一是研究制定新時代高層次人才引進培養政策。對新引進博士、碩士人才分別給予10萬元、3萬元生活補貼,促進中高端人才落戶東莞創新發展。推進本土人才培養工作,對晉升高級職稱或碩士及以上學位人才給予一次性補貼。二是加強“倍增計劃”試點企業引才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做好試點企業人才需求的征集和研判工作,組織動員試點企業參加東莞市各類招才引智活動。三是實施特色人才特殊政策。繼續做好市創新創業領軍人才引進工作,推動人才創業、項目開發同步發展;會同有關職能部門,組織開展特色人才的認定、評定及相關政策配套工作。四是推動人才體制機制創新。深化職稱改革,探索制定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才培養激勵政策。

(二)提升人才服務水平

一是強化留學人員的服務。進一步完善鼓勵留學歸國人員來莞工作政策,爭取設立中國留學服務中心東莞分中心,為留學人員提供就業創業服務。支持特色留學人員創業園建設,抓好省部共建東莞留學人員創業園建設,進一步擴大建園規模,繼續完善服務管理辦法,提高服務管理水平。二是發揮海外人才機構作用。加強與海外人才服務機構對接,強化東莞市4個海外人才工作站的績效考核和激勵管理,充分發揮其招才引才的據點作用,加大海外人才、項目產出效益。三是辦好招才引智品牌活動。發揮社會人才機構的專業化力量參與舉辦系列人才交流活動,進一步打造“東莞高層次人才活動周”、名企名校行、“藍火計劃”博士生工作團項目等招才引智活動品牌。四是強化人才服務載體建設。支持松山湖人力資源產業園建設,不斷推動人才服務升級。加快博士后科研工作平臺建設,加強政產學研合作,推動高層次人才集聚創新。發揮市創新創業服務中心和高層次人才服務專區作用,圍繞“倍增計劃”試點企業、新興戰略性產業、高新科技企業等重點行業企業加強人才需求研判,為企業和人才提供精細化服務。

(三)打造“技能人才之都”

立足東莞產業轉型發展,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推動實施“技能人才之都”人才戰略。聚焦技能人才培養重點領域,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創新技能人才評價制度,完善技能人才國際培養機制。實施系列重點舉措,制訂“工匠精英”引領計劃,推進緊缺人才培養計劃,實施“一鎮一品”重點行業人才培養,擴大技能人才有效供給。建設一批引領技能人才培養的示范性工程,設立區域性高技能公共實訓中心,打造“東莞制造”博覽館,建設龍頭企業技能人才培養基地,建設專業化人力資源產業園。通過構建領先全國、對接國際的技能人才培養體系,建設一支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力爭將東莞建設成為技能人才的集聚中心、培養中心和輻射中心。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青县| 玉山县| 石泉县| 吉水县| 霍林郭勒市| 麦盖提县| 托里县| 安塞县| 泸州市| 和政县| 资中县| 锡林浩特市| 临澧县| 泸溪县| 翁牛特旗| 丹寨县| 张家口市| 墨江| 耿马| 舟曲县| 公安县| 汉源县| 巧家县| 深州市| 石首市| 五大连池市| 宣汉县| 广西| 乐都县| 金阳县| 梁山县| 禹城市| 锡林浩特市| 镇原县| 松江区| 丹巴县| 长岭县| 镇雄县| 巴马| 来安县| 修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