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部分 沁芳亭

【沁芳亭楹聯】
繞堤柳借三蒿翠,隔岸花分一脈香。
這是《紅樓夢》中第十七回,賈政等一行人進大觀園寫匾題聯時的其中一副。“沁芳”是寶玉為剛進大觀園的那座亭所題的名。當時眾人提議叫“瀉玉”,“瀉”取自“瀉于兩峰之間”。賈政至此的目的便有考驗寶玉的意圖。之前在“曲徑通幽處”寶玉說“懷古”,而此時認同了創新的“瀉玉”,賈政似乎故意刁難寶玉,寶玉便答此對策,確實更優雅。賈政心中還不服氣,又令寶玉出一副聯,便有了“繞堤柳借三蒿翠,隔岸花分一脈香”。而這只是寶玉站在亭中,環顧四周,而心生一聯,對仗與情景都很恰當。即興之作可見寶玉之才,雖然不喜歡讀書,但確有“歪才情”。這副聯是寶玉在大觀園題的第一副聯,同時也是回應賈政。沒有賞遍全園,只觀此景,所作定是真情,也不會夾雜疲憊,對周圍一切還是期待。而且,沁芳亭處于整個園子的中間位置,一進正門,這是第一個歇腳之處。“沁”便顯出其妙,休息之時欣賞那湖、那花,感到沁人心脾,伴有花的芳香。上下聯描寫的是沁芳亭周邊的景,但也流露出“沁芳”之感,心中的喜悅、輕快融于景中。在這個亭中,視野應不會比大觀樓差,開闊的湖面、濃郁的樹林,又恰好是觀魚處,可嬉戲可休憩。由此看來與“瀉玉”相比的確更雅,“瀉”是指瀑布,而這里應是微波鱗鱗。“沁”有那種細微的、慢慢的、浸透的感覺,而“芳”可描寫景物,亦可描寫情,與此情此景之中,比“玉”更好。“初出茅廬”的寶玉便作此聯,可謂精彩。
(劉譯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