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信托業發展報告(2018)
- 中國人民大學信托與基金研究所
- 4537字
- 2020-04-07 10:40:47
五、機構格局更迭有序,調整熱點不斷
2017年信托公司內部大事不斷,機構調整熱點頻頻出現。3月,國民信托獲北京銀監局批復,對公司章程進行了重大修改,涉及股份轉讓條件、組織架構、公司監事的訴訟依據,具體體現為:轉讓所持有股份的年限由3年升至5年,轉讓條件更加嚴格;高管人員中副董事長數量變為2人,較原先增加1人;將董事會下設的執行、提名與薪酬委員會重組為戰略與提名、考核與薪酬委員會,將提名與薪酬進行分離;公司監事對董事、高級管理人員提起訴訟的依據由《公司法》第152條擴展至《公司法》,增強了對公司高級管理人員行為合規的約束性。
另外,隨著方正東亞信托完成股權變更,大股東由方正集團變為武漢金控集團,后者持股比例由10%上升至67.5%,成為方正東亞信托的實際控制人。2017年5月底,方正東亞信托正式更名為“國通信托”。在大股東由央企變為地方金控集團之后,國通信托將更加注重與各類金融機構的業務合作,發揮區域金融服務聯動效應,積極謀劃布局地方金融細分市場。
除此之外,2017年伴隨行業監管的持續強化和行業競爭的加劇,更多的信托公司在注冊資本、股權轉讓、股權投資、高管變動、處罰涉訴、公司上市等方面持續涌現重大調整。
(一)信托公司注冊資本增加與股權結構變動
注冊資本的充盈是金融機構發展的重要保障,信托公司也不例外,充實的資本將助力信托公司開拓業務渠道,提高對業務風險的管控能力,實現行業可持續發展。一方面,銀監會要求信托公司凈資本必須超過風險資本,隨著業務的增長信托公司風險資本規模勢必擴張,凈資本規模也要與之匹配,增加注冊資本是必然選擇。另一方面,信托公司作為金融控股平臺,在謀劃自身戰略布局時,紛紛展現對其他金融機構(證券、銀行、基金等)的持股需求,因此補充注冊資本就成為籌措投資資金的重要渠道。
進入2017年以來,多家信托公司再次密集增資擴股充實注冊資本,資金來源主要集中于三個渠道。其一,原有股東直接出資。具體為:華澳信托2017年2月注冊資本由6億元增至25億元;同期,交銀信托注冊資本由37.65億元增至57.65億元;2017年6月,五礦信托注冊資本由20億元增至29.22億元;同期,浙金信托年內首次增資,注冊資本由5億元增至10億元;2017年10月,中融信托(2017年第二次增資)注冊資本由80億元增至100億元;2017年11月,中航信托注冊資本由40.22億元增至46.57億元;同期,中融信托(2017年第三次增資)注冊資本由100億元增至120億元;2017年12月,湖南信托注冊資本由12億元增至24.5億元。
進一步,股東出資又可以劃分為所有股東等比例出資或部分股東出資,前者不會改變原先的股東持股比例,而后者將基于出資規模改變先前股東持股比例。其中,五礦信托、浙金信托(2017年第一次增資)、中航信托的注冊資本增加方式為大股東增資,增資后分別使五礦資本對五礦信托的持股比例由67.9%升至78%,浙江東方集團對浙金信托的持股比例增至78%,中航投資對中航信托的持股比例增至82.7%。而上述股東出資渠道中所列出的其他信托公司增資方式為原股東同比例增資,并未改變原有股東出資比例。
其二,引入新的投資者。2017年2月,中原信托注冊資本由25億元增至36.5億元,增資結束后河南豫糧糧食集團有限公司成為中原信托的新股東;2017年6月,華融信托注冊資本由23.69億元增至30.36億元,增資結束后長城人壽成為華融信托的第二大股東(持股14.64%),第一大股東華融資產的持股比例降至76.79%,保險公司入股信托公司增至7家。由于信托公司的這種增資渠道引入新的戰略投資者,所以將會改變原有股東的持股比例,稀釋原有股東的股權,但也有利于通過股權多元化擴展業務領域。
其三,通過資本公積、盈余公積和未分配利潤轉增資,該種增資方式并不會改變原有股東的持股比例。2017年1月,中融信托(2017年第一次增資)以未分配利潤轉增資的方式,將注冊資本由60億元增至80億元;2017年3月,安信信托(2017年第二次增資)以資本公積金轉增資的方式,將注冊資本由20.7億元增至45.6億元;2017年8月,華宸信托以自有資金注資方式,將注冊資本由5.72億元增至8億元;2017年9月,浙金信托(2017年第二次增資)以資本公積、未分配利潤轉增資方式,將注冊資本由10億元增至17億元;2017年11月,粵財信托以未分配利潤轉增資的方式,將注冊資本由28億元增至38億元;2017年12月,平安信托以未分配利潤轉資方式,將注冊資本由120億元增至130億元;同期,重慶信托注冊資本由128億元增至150億元,超過平安信托重回信托公司注冊資本之首。
2017年14家信托公司擴充了注冊資本,其中:中融信托增資三次,浙金信托、安信信托增資兩次。另外,在18次增資過程中,僅有5次增加注冊資本的過程改變了原有股東持股結構。對比單次增資額,發現安信信托(2017年第二次增資)增資24.9億元居首位,重慶信托增資22億元居次席,中融信托的三次增資和交銀信托以單次增資20億元并列第三位。2017年信托公司注冊資本增加總額超過230億元,平均單次增資額為12.78億元。如表1-12所示。
表1-12 2017年信托公司注冊資本及股權變動情況

資料來源:信托業協會網站披露信息,經作者整理得到。
2017年信托公司增資熱情集中爆發,68家信托公司中已有5家注冊資本達到或超過100億元人民幣,分別為:重慶信托(150億元)、平安信托(130億元)、昆侖信托(102.27億元)、中信信托(100億元)、中融信托(100億元)。而低于10億元注冊資本安全線的信托公司僅剩3家,分別為:華宸信托(8億元)、中泰信托(5.17億元)、長城新盛信托(3億元)。
(二)信托公司股權投資與市場布局調整
2017年信托公司在增資擴股的同時也在不斷對細分市場進行股權增持、減持調整,積極展開戰略布局。
一方面,信托公司對外部股權新進或增持成為年度主流趨勢。2017年2月初,中融信托通過其全資子公司中融鼎新(具有私募證券基金管理人資格)管理的基金和產品,間接持有萬通地產10%的股權,在不謀求控股權的情況下,大力布局房地產信托市場,提高綜合資產管理能力。4月8日,中信信托出資入股天津市海河產業基金管理公司,積極布局京津冀區域產業基金的細分市場。7月中旬,中融信托卷土重來,通過設立集合資金信托計劃,受讓尤夫股份將近7%的股權,布局新能源產業。9月初,中信信托以7億美元投資認購中國宏橋10%的股份,布局鋁業市場。同期,興業信托成功受讓上海杉融實業有限公司、寧波吉申投資咨詢有限公司所持有的興業期貨6.552%、1.248%股權,興業信托對興業期貨的持股比例增至100%,實現對興業期貨的全資控股,布局期貨市場。9月22日,國投泰康信托與創豐資本在上海共同舉辦簽約儀式,就國投泰康信托入股創豐資本并正式開啟全面戰略合作達成全面共識,國投泰康信托積極布局私募股權投資細分市場。12月,愛建信托出資15.24億元增持曲靖銀行股份,持股19.5%,成為第一大股東;湖南信托出資32.53億元增持華融湘江銀行股份,持股20%,成為第二大股東。兩家信托公司成功布局銀行業細分市場。
另一方面,信托公司減持或出清外部股權也時有發生。有兩家信托公司正在辦理出讓流程:7月,山東信托在山東產權交易中心掛牌所持有的泰信基金45%股權,擬作價4.7億元;8月,安信信托董事會決議,將向成都市現代農業發展投資有限公司和瀘州市工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出讓所持有的瀘州商業銀行全部股權,轉讓數量總計12391萬股,每股轉讓價格人民幣3.28元,預計獲取投資收益約4000萬元。另外,有兩家信托公司完成股權出讓:12月初,粵財信托以協議轉讓的方式將眾誠保險5%的股份(7500萬股)轉讓給上海靈秀實業發展有限公司,粵財信托股份轉讓交易的總金額達1.515億元。12月中旬,天津信托向泛海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出讓所持全部渤海銀行10%股權,合計約8.06億股。
2017年信托公司外部股權出讓和受讓情況,如表1-13所示。
表1-13 2017年信托公司對外布局出讓、受讓股權情況

續表

(三)處罰及重大訴訟
伴隨行業監管力度的加大,2017年各地銀監局共向15家信托公司開出19張罰單,遠遠高于2016年全年9張罰單的水平,處罰金額合計為825萬元,涉及信托公司占比超過22%。
2017年信托公司被處罰事件中,單筆處罰金額最高的為上海信托在開展信托貸款業務中,內部控制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被處罰200萬元;收到處罰次數最多的為北方信托,四項處罰原因分別為:證券信托結構化比例超過規定上限、關聯交易未執行事前報告、違規發放房地產貸款、高管未經任職資格批準提前履職,共計被處罰80萬元。全年處罰金額最高的前五家信托公司分別為:200萬元、90萬元、80萬元、70萬元、70萬元。如表1-14所示。
表1-14 2017年銀監會對信托公司處罰事件

續表

資料來源:基于銀監會網站披露信息,經總結整理得到。
對2017年信托公司受到處罰的原因進行總結,主要包括:信息披露、審慎經營、關聯交易、企業制度及操作流程。可以看出處罰原因主要集中于沒有審慎經營及忽視了企業制度及操作流程合規性,處罰依據是《銀行業監督管理法》第四十六條款。該條款規定,銀行業金融機構有下列情形之一,由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責令改正,并處二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款;情節特別嚴重或者逾期不改正的,可以責令停業整頓或者吊銷其經營許可證;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一、未經任職資格審查任命董事、高級管理人員的;二、拒絕或者阻礙非現場監管或者現場檢查的;三、提供虛假的或者隱瞞重要事實的報表、報告等文件、資料的;四、未按照規定進行信息披露的;五、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的;六、拒絕執行本法第三十七條規定的措施的。
另外,2017年所涉及信托公司被處罰事件中,金谷信托和國民信托由于管理信托財產不審慎,違反審慎經營規則,在相應罰款的基礎上對相關責任人追加記過處分。
(四)信托公司上市之路
進入資本市場是信托公司轉型的重要方向,通過上市信托公司能夠拓寬融資渠道、降低融資成本,進一步打破凈資本約束的限制,開展業務將更加靈活,有助于其積極布局細分市場。但信托公司上市之路又是漫長和曲折的,自從1994年安信信托和陜西省國際信托分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以來,一直沒有其他信托公司獨立上市。
隨著行業規模的快速擴張,信息披露制度、風險防控體系紛紛建立完善,盈利可持續性大大改善,信托公司順利通過監管審批,謀求上市已不再遙不可及。2016年末,江蘇信托、昆侖信托、五礦信托、浙金信托、湖南信托等5家信托公司的資產重組計劃先后獲得證監會審核通過。
進入2017年,信托公司上市之路表現各異。1月10日,?ST金瑞發布公告,五礦資本100%股權已過戶至其名下,并已完成標的資產的工商過戶登記手續,標志著五礦信托67.86%股權置入?ST金瑞,五礦信托成為繼江蘇信托、昆侖信托2016年底成功上市之后,2017年第一個成功進入資本市場的信托公司。
時隔一天,1月11日,華菱鋼鐵發布公告,公司重大資產置換及發行股份購買資產并募集配套資金暨關聯交易事項獲證監會有條件審核通過,若重組完成,華菱鋼鐵將持有湖南信托96%股權,湖南信托離上市之路更近一步。但6月28日,湖南信托上市出現變數,?ST華菱發布公告,將終止重大資產重組,并將繼續停牌。湖南信托“曲線上市”計劃擱淺。
山東信托獨辟蹊徑,發力境外融資。2016年6月,山東信托獲得銀監會批復,同意其發行H股股票。時隔8個月,2017年2月證監會核準其新發行不超過6.76億股境外上市外資股。12月8日,山東信托終于打破近24年未有信托IPO的歷史,在港交所主板成功掛牌上市,全球共發售6.47億股,發售凈額約25.6億港元。
2017年,信托公司無論通過資產重組“曲線上市”還是通過IPO方式上市,無疑具有提振其他信托公司上市信心的示范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