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信托業發展報告(2018)
- 中國人民大學信托與基金研究所
- 723字
- 2020-04-07 10:40:43
七、2018年經濟形勢展望
2017年全球經濟整體復蘇幾成定局,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年內反復上調2018年經濟增速的預期,2017年10月發布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預測2018年全球經濟增速將達到3.7%。但同時也應注意英國脫歐、難民危機、貿易保護主義的抬頭也將給全球經濟的增長帶來一些不確定因素。
在總量方面,經濟增長壓力中存在機遇。其一,我國貿易順差近幾年持續收窄,外部環境的不確定以及對國際收支平衡的要求也將使2018年我國貿易順差大幅上升成為小概率事件。其二,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經濟發展將轉向高質量階段,國家對房地產市場調控力度持續加大,同時對高污染高耗能等落后產業進行替代逐步邁向深水區。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開始“做加法”之前,預計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將會進一步減緩,經濟增長將繼續承壓。其三,消費市場活力被喚醒,經濟增長迎來內生動力。新技術的普及、政策的規范降低了國民的消費成本,刺激了消費熱情;另外,城鄉差異的縮小使鄉村消費逐步進入快車道。2018年中國經濟增長挑戰與機遇并存,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政策紅利的逐步展現,預計我國經濟增速將會在6.8%附近波動。
在價格方面,世界銀行2017年10月預測年內包括石油、天然氣和煤炭等能源類大宗商品將最終上漲28%,2018年將進一步攀升4%。伴隨鐵礦石價格的走低,2018年大宗商品價格上升動力逐步減弱。在國內,發改委和國家能源局發布消息稱2017年鋼鐵、煤炭去產能任務已完成,2018年鋼鐵行業等落后產業將繼續去產能。綜合國外、國內兩方面來看,2018年PPI并未出現新的下行影響因素,但上行動力已逐步消散,預計PPI將在2017年基礎上有所降低,略回落至4%~5%。對于CPI來說,有可能基于2017年較低水平(1.5%左右)略有上升,但在需求市場平穩、貨幣政策趨緊的大背景下,并不會出現大幅上漲的情況,預計2018年CPI同比漲幅在1.7%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