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蔬菜程式化栽培技術
- 王迪軒 高述華 曹建安主編
- 1352字
- 2020-05-06 16:30:39
3.辣椒大棚春提早促成栽培
“塑料大棚+地膜+小拱棚”春提早促成栽培(彩圖8)可比露地春茬提早定植和上市40~50天,春末夏初應市。盛夏后通過植株調整,還可進行戀秋栽培,使結果期延遲到8月份。

彩圖8 竹架大棚套地膜覆蓋栽培早春辣椒
【選擇品種】選用抗性好,低溫結果能力強,早熟、豐產、商品性好的品種。
【播種育苗】一般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利用大棚進行冷床育苗,或11月上旬至下旬用釀熱溫床或電熱線加溫苗床育苗。
2~3葉期分苗,加強防寒保溫等的管理,培育壯苗的管理方法參照辣椒春露地栽培。
【整地施肥】前茬收獲后,每畝施腐熟農家肥3000~4000千克、生物有機肥150千克、三元復合肥20~30千克,底肥充足時可以地面普施,肥料少時要開溝集中施用。開溝時溝距60厘米,溝寬40厘米,深30厘米。
【作畦】
(1)整成畦面寬0.75米,窄溝寬0.25米,寬溝寬0.4米,溝深0.25米的畦。
(2)整地后可在畦面噴施芽前除草劑,如96%精異丙甲草胺乳油60毫升,或48%仲丁靈乳油150毫升,對水50升,噴施畦面后蓋上微膜,扣上棚膜烤地。
(3)5~7天后,棚內最低氣溫穩定在5℃以上,10厘米地溫穩定在12~15℃,并有7天左右的穩定時間即可定植。
【定植】
(1)定植時間一般在2月下旬到3月上旬,可適當提早在大棚內加蓋地膜或小拱棚。
(2)選晴天上午到下午2時定植,相鄰兩行交錯栽苗,穴距30厘米,每穴栽2株,2株苗的生長點相距8~10厘米。
(3)邊栽邊用土封住栽口,可選用20%惡霉·稻瘟靈(移栽靈)乳油2000倍液進行澆水定根。對發病地塊,可結合澆定根水,加入適量的多菌靈、甲基硫菌靈等殺菌劑,也可澆清水定根,但切勿用敵磺鈉溶液澆水定根。
(4)定植后,及時關閉棚門保溫。
【定植到緩苗前5~7天保溫】閉棚悶棚,不要通風,盡量提高溫度。閉棚時,要用大棚套小拱棚的方式雙層覆蓋保溫,保持晴天白天28~30℃,最高可達35℃,盡量使地溫達到和保持18~20℃。
【澆緩苗水】在定植4~5天后澆一次緩苗水。
【緩苗后適當降溫】辣椒生長以白天保持24~27℃,地溫23℃為最佳,緩苗后通過放風調節溫度,保持較低的空氣濕度。
【壯苗】緩苗后,葉面可噴用3000~4000倍的植物多效生長素或2000倍的天達2116等。
【中耕、蹲苗】緩苗后開花坐果前,應連續中耕2次進行蹲苗,直到門椒膨大前一般不輕易澆肥水。
【?;ū9?/span>開花期可噴用4000~5000倍的矮壯素;開花前后噴用30~50毫克/千克增產靈或6000~8000倍的辣椒靈進行保花保果,共3次。
【門椒長到3厘米長大小時澆水追肥】每畝可追施10~15千克復合肥加尿素5千克,以后視苗情和掛果量,酌情追肥。
【植株調整】門椒采收后,門椒以下的分枝長到4~6厘米時,將分枝全部抹去,植株調整時間不能過早。
【撤棚膜】當棚外夜間氣溫高于15℃時,大棚內小拱棚可撤去,外界氣溫高于24℃后才可適時撤除大棚膜。
注意防止開花期溫度過高易落果或徒長。
【盛果期澆水追肥】7~10天澆一次水,一次清水一次水沖肥。一般可根施0.5%~1%的磷酸二氫鉀1.5千克,加硫酸鋅0.5~1千克,加硼砂0.5~1.0千克。
【葉面施肥】進入結果盛期,葉面噴施磷酸二氫鉀,配合使用光合促進劑、光呼吸抑制劑、蕓薹素內酯等,每7~10天噴用一次,共噴5~6次,可增加產量和品質。
雨水多時,要清溝排漬,做到田干地爽,雨停溝干;棚內干旱灌水時,可行溝灌,灌半溝水,讓其慢慢滲入土中,以土面仍為白色、土中已濕潤為佳,切勿灌水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