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蔬菜程式化栽培技術
- 王迪軒 高述華 曹建安主編
- 1665字
- 2020-05-06 16:30:38
2.辣椒夏秋露地栽培
夏秋辣椒的上市期主要是8~10月份,生產的主要時間是在炎熱多雨的“三伏天”,可起到“補秋淡”的作用。
【選擇品種】選用耐熱、耐濕、抗病毒病能力強的中、晚熟品種。如適作加工鹽漬的博辣紅帥、長辣5號、辛香8號、湘妹籽009、湘妹籽008等線椒品種(彩圖6)。

彩圖6 xmz15線椒品種
【確定播期】在長江中下游地區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播種育苗,華南地區在1月上中旬或在4月下旬播種育苗。
播種期確定原則是:從播種育苗到開花結果需要60~80天,在與夏收作物接茬時,可根據上茬作物騰茬時間、所用品種的熟期等,向前推70天左右開始播種育苗。
【設置苗床】苗床設在露地,采用一次播種育成苗的方法,床寬1~1.2米。每66.7平方米地苗床施腐熟廄肥200千克、火土灰100千克、復合肥4千克、石灰10千克,淺翻入土,倒勻,灌透水。第二天按10厘米×10厘米規格用刀把床土切成方塊。
【播種】種子用10%磷酸三鈉浸泡消毒15分鐘,沖洗干凈后點播在營養土塊中間,苗期保證水分供應。
【苗期管理】前期溫度低可采用小拱棚覆蓋保溫,溫度高時可在苗床上搭設1.2米高的遮陽網,遇大雨,棚上加蓋農膜防雨。
有條件的,也可采用穴盤基質育苗。
【施基肥】上茬作物收獲后及時滅茬施肥,每畝施優質農家肥3500~4000千克、三元復合肥50千克、過磷酸鈣50千克。有機肥施用時,一半全田撒施,一半溝施;三元復合肥、過磷酸鈣全部溝施。
【整地】耕翻整地,起高壟或作成高畦。定植前15天整地,耙平后做壟或作畦,高度20~30厘米。
【定植】
(1)定植時期 露地辣椒輪作栽培,待前茬作物騰空后即可定植,露地夏秋茬辣椒栽培通常在6月中下旬定植。
(2)定植規格 采用大小行種植,大行距60~70厘米,小行距40~50厘米。穴距30~35厘米,每穴1株,每畝4000穴左右。
注意:適度密植,有利于早封壟,降低地溫,保持畦面濕潤。
(3)定植方法 選陰天或晴天的傍晚定植,起苗前的一天給苗床澆水,起苗時盡量多帶宿根土,隨栽隨覆土并澆定根水。
【澆緩苗水】緩苗前還需再澆2次水。
【第一次澆水追肥】緩苗后,立即進行一次追肥澆水,每畝追施腐熟人糞尿1500千克,或尿素15千克,順水沖施。
【遮陰】七、八月溫度高,最好覆蓋遮陽網,在田間搭建若干1.6米左右高的桿,將遮陽網固定在桿上(也可定植后在畦上覆蓋5~7厘米厚的稻草,可降低地溫、保墑,防止地面長草)。
【控水】開花結果前適當控水,做到地面有濕有干。
【整枝打杈】對于生長過旺的植株,打去主莖上的側枝(彩圖7),必要時抹去主枝上的側芽,同時摘除老葉、病葉。

彩圖7 辣椒整枝
整枝打杈要適度,避免營養生長面積低影響產量,避免枝葉過少使陽光直射果實誘發果實日灼病。
【保花保果】當有30%植株開花時,用20~30毫克/千克的對氯苯氧乙酸藥液噴花或涂抹花,每3~5天處理一遍,天氣冷涼后不再用藥處理。
花期噴用磷酸二氫鉀500倍液,也有較好的保花保果作用。
【澆水保濕】開花結果后要適時澆水,保持地面濕潤,注意水不能溢到畦面,及時排干余水。
【第二次澆水追肥】門椒坐果后,結合澆水,每畝沖施腐熟人糞尿2000千克,或尿素15~20千克、過磷酸鈣20~25千克,缺鉀時應施硫酸鉀10千克。
【澆水保濕】7~8月份溫度高,澆水要在早、晚進行。遇有降雨,田間發生積水時,要隨時排除。遭遇“熱悶雨”時,要隨之澆井水,小水快澆,隨澆隨排。降雨多時土壤易板結,要進行劃鋤。同時噴灑磷酸二氫鉀。
【第三次澆水追肥】在對椒開始膨大時進行。量同第二次。
【第四次澆水追肥】在四門斗開始膨大時進行。量同第二次。
另外,選用0.2%~0.4%磷酸二氫鉀浸出液,或0.2%~0.3%尿素溶液,或2%過磷酸鈣浸出液進行葉面追肥,可增產。
【采收】露地辣椒栽培,定植后40天左右,果實充分膨大,果實表面具有一定光澤,應及時采收上市。門椒、對椒應適時提早采收。
產品基本要求:具有同一品種特征,適于食用;果實新鮮潔凈,發育成熟,果形完整,果柄完好,不留葉片,果面平滑;無異味,無異常水分;無蟲及病蟲造成的損傷;無腐爛、雹傷及凍傷等缺陷。
【撤網】9月中旬前后可撤去遮陽網。
【保鮮】凡是進行貯藏保鮮的,多采收綠果。
作為冬貯菜椒一般是霜前一次性采收,采用沙藏或窖藏等方法貯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