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蔬菜程式化栽培技術
- 王迪軒 高述華 曹建安主編
- 1224字
- 2020-05-06 16:30:37
前言
“某種蔬菜種植一季要做些什么事,具體怎么做,有哪些注意事項”,我們與一些蔬菜合作社(公司)負責人交談蔬菜種植時,他們提出了這樣的問題。菜農無需知道為什么這樣做,只需知道要做的整土、播種育苗、定植、施肥、澆水、用藥、整枝打杈等事項,和事項下面的具體作畦規格、育苗及苗期管理、定植時間及方法、肥料品種及數量、澆水時期和程度、用藥名稱和濃度、搭架時間和方式等,即“動作+動作內容”,形同于傻瓜式生產。對于技術人員和合作社負責人而言,也便于指揮蔬菜生產。
這是一個很好的創意。我們稱之為蔬菜程式化栽培技術。“程式”,又叫法式、規格、準則,或叫特定的格式。“程式動作”原指戲劇術語,指經過藝術夸張、提煉加工而定型的規范化、格式化的表演動作。蔬菜程式化栽培,就是規范化栽培,即有一定規程的形式,它是使一個地區蔬菜生產高產、優質、高效的鑰匙。本書對31種當前主流蔬菜進行了較為詳細的分步設計。
按照蔬菜程式進行栽培生產,可使蔬菜具有生產效率高、產量大、品質優和操作簡便等優點,通過精量播種可一次性成苗,適合工廠化和規模化蔬菜生產需要,可有效保障蔬菜的均衡供應,減少農藥使用,減輕環境污染,有利于產地生態環境保護,并為消費者提供優質安全的蔬菜產品,從而產生良好的社會、經濟和生態效益。
當然,農業生產上的程式化栽培有別于工業的固定程序化生產,本書所建立的蔬菜種類程式化栽培技術,主要以長江流域的栽培方式為基礎。各地溫、光、濕、氣及土壤等條件不一,同一種蔬菜栽培方式下的播種定植時間、施肥數量、澆水時期等有時會有較大的差異,本書不可能一一列舉到位。
另外,有些內容也無法太具體,大多只能掌握基本原則,比如澆水需“看天、看苗、看地”,澆水次數和數量均不能描述精確。又如施肥,原則上要結合作物的生長情況、生長時期、土壤情況、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的平衡等確定施肥的種類。從理論上來講,應提倡測土配方施肥;從蔬菜可持續發展的角度講,主張多施有機肥。
再如施藥,國家提倡農藥零增長,在蔬菜種植方面,通過各個環節的程式化及配套到位,從而使植株健康生長,增強抵御病蟲害的能力,也是實現農藥零增長的一個途徑。故本書在蔬菜程式化栽培設置中,除了種子消毒、土壤消毒等一些基本動作外,由于篇幅所限,未對病蟲害防治進行詳細的程式化設置。僅對每個蔬菜種類的主要病蟲害的安全用藥方式以列表的形式單獨整理為一個小節,所列舉的病蟲害不一定都會出現,只要管理到位,就會實現蔬菜栽培的最高境界——不用農藥,因此防治藥劑也只是供參考。為增加可讀性和實用性,本書對一些蔬菜上常見并容易識別的病害和生產上常見的蟲害以彩圖的形式進行了整理。
本書的出版得到了湖南省人民政府蔬菜領導小組辦公室、湖南省農業委員會經作處和湖南省蔬菜協會的支持。本書參考了現行的國家指導性蔬菜生產技術規范、農業部推薦性生產技術規程以及一些地方的蔬菜生產技術規程。在此一并致謝。
由于我們水平有限,難免有疏漏和不當之處,懇請同行批評指正。
編者
2017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