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蔬菜程式化栽培技術
- 王迪軒 高述華 曹建安主編
- 1803字
- 2020-05-06 16:30:39
5.干辣椒露地栽培
一般每畝產干椒200千克,高的達250~300千克。
【品種】選擇中熟、生育期較長、豐產、抗病性(尤其抗病毒病)較強、辣干物質含量高的朝天椒類品種(彩圖10),如湘辣2號、8819線椒、小米辣、紅箭、黃箭、日本三纓椒等朝天椒品種。

彩圖10 朝天椒品種
【播期】干辣椒適宜苗齡為60~70天,根據當地露地干椒的定植時期,按照要求的苗齡前推播種期。在長江流域地區,多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播種,華南地區多在3月份播種育苗。每畝用種70~80克。
【催芽】播種前曬種2天,再用55~60℃溫水浸種15分鐘左右,撈出種子后,用10%磷酸三鈉或0.1%高錳酸鉀浸種20分鐘,或1%硫酸銅浸種5分鐘,用清水漂洗4~5次,放入30℃以下的冷水中浸種8~10小時,撈出后,用布包好,于25~30℃的溫水中淘洗后催芽,當80%的種子“露白”時播種。
【播種】育苗床土可用腐熟圈肥1份,過篩田園土2份,混合均勻制成營養土,鋪在苗床上。播種當天,將苗床澆透水,水滲后將床面鋪一層薄細土,然后撒施2/3的藥土(每平方米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10克對細土3千克),水洇上后播種,覆蓋剩下的1/3藥土,再蓋營養土0.5~0.8厘米厚。
【苗期管理】
(1)溫度管理 發芽期間保持20~30℃,出苗后適當降至白天20~28℃,夜間10℃以上。定植前一周煉苗,白天溫度16~25℃,夜間8~12℃。
(2)病害預防 大部分種子開始頂土出苗時和齊苗時分別將床面均勻撒蓋一層育苗土或藥土2~3毫米厚。
(3)澆水管理 以后每澆一次水,撒一次土,共2~3次。澆足播種水后,齊苗前一般不澆水,齊苗時噴一次水,以后經常保持床面土半干半濕狀態。
【間苗分苗】齊苗后開始間苗,2~3葉期分苗到紙缽或塑料缽內,每缽2株。
目前合作社育苗一般采用穴盤育苗,不需分苗,一次成苗。
【土壤選擇】要求在地勢高燥、排水良好、肥沃深厚、土壤偏酸性的地塊中生長,避免與番茄、辣椒、煙草、馬鈴薯等茄科作物連作。
【施基肥】每畝施腐熟土雜肥3000~3500千克、餅肥100千克、過磷酸鈣或鈣鎂磷肥30千克、硫酸鉀50千克、硼肥1千克,可溝施,結合整地,深翻入土。
【作畦】宜高畦栽培,畦高15~20厘米,畦間溝寬30~40厘米,窄畦面寬70~80厘米,寬畦面寬140~160厘米,每畦種植2行或4行。
【定植】
(1)定植時期 當日平均氣溫達到15℃,10厘米地溫穩定在12℃以上時,前茬作物收獲騰茬后,即可定植,長江流域地區常在5月底至6月中旬定植,華南地區常在5月上旬定植。
(2)定植規格 高產田適當稀植,低產田適當密植,對于肥力中等地塊,一般行距40~45厘米,穴距25~30厘米,每畝種植5000~6000穴,每穴單株、雙株定植。
【小技巧】定植前覆蓋地膜有利于提高地溫、減少雜草及疫病等的危害。
(3)定植方法 定植前1天澆透苗床水,起苗時盡量小心操作,避免損傷根系。定植時,按穴距在壟面上挖穴,植入幼苗,定植深度以子葉露出畦面為宜,壅土壓實,及時澆透定根水,做到“隨栽、隨覆土、隨澆水”。
【第一次澆水追肥】定植緩苗后立即澆緩苗水。結合澆水,追肥1次,每畝施入專用復合肥15~20千克。
【保濕】開花前視土壤墑情澆水。適時中耕培土。
【澆水保濕防澇】植株封壟后,田間郁閉,可7~10天澆一次水,保持地面濕潤即可。
進入雨季要注意防澇,雨后及時排除積水。
【控水蹲苗】開花期要控制澆水。
【第二次澆水追肥】門椒和對椒坐住時進行,一般每畝施人糞尿1500千克或尿素15千克或專用復合肥20千克。將肥撒入壟溝內,結合封壟前的中耕,混入上層土壤內。
【整枝摘心】干辣椒有無限分枝型和有限分枝型兩種類型。有限分枝類型會自行封頂,一般不需要摘心打頂。對于無限分枝類型的干辣椒,在主莖長有15片葉左右現蕾時,摘除主干的頂心,以促進側枝發展,有利于提高產量。肥力不高、雨水少的地區進行干辣椒栽培,植株生長勢不強,側枝不多,通常不需要摘心打頂。
【第三次澆水追肥】側枝大量坐果后,第三次追肥,選用復合肥或辣椒專用沖施肥,追肥1~2次。盛果期要及時澆水,保持土壤濕潤,防止過分干旱和雨澇。進入紅果期要減少或停止澆水。
【葉面施肥】植株上大量坐果后,可結合病蟲害防治,于葉面噴施0.2%磷酸二氫鉀或0.3%~0.5%硼砂溶液。
【采收】干辣椒必須等到果實完全紅熟但沒有干縮變軟時采收。對于干制辣椒的果實,應成熟一批采收一批。在采收末期,也可連棵拔起,讓果實后熟一段時間再行采摘。
產品基本要求:具有同一品種特征,適于食用;果實新鮮潔凈,發育成熟,果形完整,果柄完好,不留葉片,果面平滑;無異味,無異常水分;無腐爛、雹傷及凍傷等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