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二十四、泄 瀉

泄瀉是指排便增多,糞便稀薄,甚至瀉出如水樣。泄瀉的主要病變在于脾胃與大腸。外因與濕邪關(guān)系最大,內(nèi)因與脾虛關(guān)系密切。辨證需分清寒熱虛實。

實證

1.濕熱

夏月感受濕熱,而作腹痛,泄瀉。治宜燥濕清熱為主。

蒼術(shù)芍藥湯

【藥物組成】蒼術(shù)30克,黃芩12克,白芍6克,桂枝6克。

【制用方法】水煎服。

【臨證方解】蒼術(shù)燥濕,黃芩清熱,白芍斂陰以止腹痛,桂枝和榮衛(wèi)以通血脈。

2.寒泄

泄瀉清稀,甚至如水樣,腹痛腸鳴,苔白,脈緩。

八味湯

【藥物組成】吳茱萸20克,干姜20克,肉桂3克,人參30克,丁香10克,陳皮6克,木香10克,當歸10克。

【制用方法】水煎服。

【臨證方解】寒邪,辛以散之,熱可以盛寒。此方用吳茱萸、干姜、肉桂、丁香以散寒,陳皮、木香行郁,人參補氣,當歸益血,諸藥共奏散寒之功。

3.熱瀉

一日一夜瀉至數(shù)百遍,傾腸而出,完谷不化,肛門腫痛,瀉下如火之熱。

截泄湯

【藥物組成】薏苡仁30克,車前子10克,人參9克,白芍6克,黃連3克,茯苓12克,肉桂3克。

【制用方法】水煎服。

【臨證方解】薏苡仁健脾利濕止瀉為君藥,配以茯苓增強健脾利濕止瀉之功,車前子消上焦火熱、止水瀉,人參補益元氣,白芍養(yǎng)血柔肝、緩中止痛,黃連瀉火燥濕,佐以肉桂溫中和胃,使全方?jīng)龆缓?/p>

4.肝木乘土

平時多有胸脅脹悶,噯氣食少,每因抑郁惱怒或情緒緊張之時,發(fā)生腹痛泄瀉,舌淡紅,脈弦。

平瀉湯

【藥物組成】芍藥18克,茯苓9克,白術(shù)18克。

【制用方法】水煎服。

【臨證方解】此方用芍藥以平肝,用白術(shù)、茯苓健脾以祛濕,肝氣既平,不去刑土,而脾得養(yǎng),無畏于木氣之克。況濕去則土燥,無波可興,何能作瀉?

虛證

1.腎陽虛衰

泄瀉多在黎明之前,腹部作痛,腸鳴即瀉,瀉后則安,形寒肢冷,腰膝酸軟,舌淡苔白,脈細沉。

肉豆蔻丸

【藥物組成】肉豆蔻、補骨脂等份適量。

【制用方法】上藥為末,用棗肉搗成膏狀,做成丸如梧桐子大,每次空腹服用5~7丸。

【臨證方解】腎虛不能攝水,以成泄瀉。此方用肉豆蔻溫補脾胃,補骨脂補腎攝水。

2.脾胃虛弱

(1)脾虛濕盛

泄瀉無度,不思飲食,腸鳴腹痛,四肢無力,此乃中氣虧敗,脾濕壅盛,抑遏陽氣不得上升所致。法當補中、疏壅濕,升陽氣。

升陽除濕湯

【藥物組成】白術(shù)30克,陳皮10克,炙甘草6克,麥芽6克,神曲6克,益智9克,防風(fēng)9克,羌活6克,蒼術(shù)10克,升麻6克,柴胡6克,豬苓10克,澤瀉10克,半夏9克。

【制用方法】水煎服。

【臨證方解】白術(shù)、陳皮、炙甘草、麥芽、神曲、益智補中健脾,和胃化宿食;防風(fēng)、羌活、蒼術(shù)以疏壅濕;升麻、柴胡升引清陽之氣;豬苓、澤瀉利小便滲濕,導(dǎo)濁陰之氣下降;半夏以降逆氣。

(2)脾胃虛寒

體素瘦弱,久患脾胃濕寒,胃脘時覺疼痛,飲食減少,常作泄瀉,完谷不化。

益脾餅

【藥物組成】白術(shù)18克,干姜6克,雞內(nèi)金6克,大棗6枚。

【制用方法】白術(shù)、雞內(nèi)金生用,每味各自軋細焙熟。干姜軋細,共與棗肉同搗如泥,做小餅。

【臨證方解】方中白術(shù)健脾,配以干姜溫中和胃,雞內(nèi)金健脾消食,大棗補脾和胃。

(3)脾虛泄瀉日久

漏瘡后兼泄瀉不止,為腸滑不固,脈弱,已成癆。

薯蕷雞子黃粥

【藥物組成】生懷山藥500克,熟雞蛋黃3枚。

【制用方法】與涼水調(diào)入鍋內(nèi),置爐上,煮成粥。

【臨證方解】方中山藥補脾肺腎,雞蛋黃補中益氣、養(yǎng)腎益陰。

(4)陰虛脾泄

泄瀉多年不愈,或時而不能化,或化而溏泄。

生陰湯

【藥物組成】熟地黃30克,山茱萸30克,五味子6克,白術(shù)40克,山藥18克,車前子6克,肉桂3克,茯苓18克,升麻3克。

【制用方法】水煎服。

【臨證方解】此方之妙,純是補陰之藥,惟加升麻3克,以提陰中之氣,陰氣升而瀉自止;乃又有溫?zé)嶂叮耘T而健脾土,又何至再行溏泄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寻甸| 长丰县| 精河县| 榆树市| 伽师县| 腾冲县| 乃东县| 抚州市| 吉林省| 铜鼓县| 徐水县| 马鞍山市| 含山县| 彭阳县| 皮山县| 镇雄县| 北宁市| 瓮安县| 嘉祥县| 河东区| 广平县| 措美县| 凤山市| 陇南市| 璧山县| 吴桥县| 东兴市| 邹平县| 和平区| 古交市| 荔浦县| 灌南县| 二连浩特市| 始兴县| 八宿县| 辽宁省| 喜德县| 留坝县| 许昌市| 清新县| 齐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