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編鴨鵝飼料配方600例(第二版)
- 彭祥偉 汪超主編
- 8字
- 2020-04-29 17:33:02
第一章 鴨、鵝品種
第一節 鴨的品種
一、國內鴨品種
我國鴨品種資源豐富,2011年由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委員會組編的《中國畜禽遺傳資源志(家禽志)》中共收錄鴨地方品種32個。我國的優良鴨品種主要有北京鴨、高郵鴨、建昌鴨、大余鴨、巢湖鴨、紹(興)鴨、金定鴨、川麻鴨、攸縣麻鴨、莆田黑鴨、連城白鴨等,各品種的產地、外貌特征和生產性能等資料,讀者可參考有關書籍。
二、國外鴨品種
主要有櫻桃谷鴨、狄高鴨、卡基·康貝爾鴨、海格鴨、楓葉鴨、史迪高鴨、力加鴨、克里莫瘤頭鴨等,各品種的產地、外貌特征和生產性能等資料,讀者可參考有關書籍。
三、鴨的品種類型
按經濟用途劃分,鴨可分為三種類型,即肉用型、蛋用型和肉蛋兼用型。
肉用型品種的外形特征是頸粗、腿短,體軀呈長方塊形。生產性能以產肉為主。體型重大而豐滿;早期生長特別迅速,一般成年鴨體重在3.5kg左右,配套系生產的商品肉鴨7周齡體重近3kg,肉料比1:(2.7~2.8)。
蛋用型品種的外形特征是頭秀頸細,腿稍長;體型輕小;體軀長,呈船形。一般成年鴨體重在1.5kg左右,不超過2kg。配套系高產鴨群500日齡產蛋量可達300枚或以上,總蛋重可達21~22kg,蛋料比1:2.9左右。
兼用型品種的外形特征是體型渾圓而較碩大;頸、腿粗短。此類型品種一般年產蛋量150~200枚,蛋重70~75g;成年鴨體重2.2~2.5kg。
我國鴨品種大多集中分布于原產地及鄰近地區,只有少數品種的分布面較廣。肉用型品種北京鴨除在北京地區集中飼養外,現已在全國許多大中城市飼養。瘤頭鴨(俗稱番鴨)是我國東南沿海各省飼養較多的肉用型品種。蛋用型和兼用型鴨多為麻鴨,以長江中下游、珠江流域和淮河中下游地區最為集中。蛋用型鴨以主產于浙江的紹(興)鴨和福建的金定鴨,兼用鴨以主產于江蘇的高郵鴨在全國的分布較廣。西南地區的四川、重慶、云南和貴州等地的水稻產區,使用當地麻鴨,以稻田放牧飼養肉用仔鴨為其特點。我國地方鴨種中有黑白兩個純色品種(即連城白鴨和莆田黑鴨),都原產于福建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