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卓越工程師實訓資源共享平臺建設研究與實踐

龍飛飛1 張 穎1 趙俊茹1 李 偉1 曹建剛2

(1東北石油大學機械科學與工程學院 黑龍江大慶 163318;2東北石油大學繼續教育學院 黑龍江大慶 163318)

【摘要】 “卓越計劃”由教育部發起,旨在為未來各行各業培養各種類型的、優秀的工程師后備軍。提高實踐能力一直是東北石油大學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專業卓越工程師教育的重點方向。與多家企業合作,針對實訓教學重要環節,建設CS架構下實訓資源共享平臺,富集各個實訓環節基礎理論、實踐操作資源,做到企業與高校共享,取得良好效果。

【關鍵詞】 卓越工程師;實訓;資源共享;架構;多媒體

0 引言

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以下簡稱“卓越計劃”)是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和《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的高等教育重大改革項目,也是促進我國由工程教育大國邁向工程教育強國的重大舉措。“卓越計劃”由教育部發起,旨在為未來各行各業培養各種類型的、優秀的工程師后備軍。它要求高校轉變辦學理念、調整人才培養目標定位以及改革人才培養模式。“卓越計劃”實施遵循“行業指導、校企合作、分類實施、形式多樣”的原則,聯合有關部門和單位制定相關的配套支持政策,提出行業領域人才培養需求,指導高校和企業在本行業領域實施卓越計劃。

通過前期的改革與建設,東北石油大學已成為國家“卓越計劃”第二批入選學校,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專業為黑龍江省首批“卓越計劃”試點專業,實行“3+1”人才培養模式,即學生在校內學習3年,在企業學習時間累積不少于1年。通過這種行業企業深度參與的形式,著力培養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職業道德和職業素質。因此,開展有效的企業學習,是“卓越計劃”能否取得預期效果的關鍵。

通過卓越計劃的實施,裝備專業已經建成多個穩定的實習實訓基地。學生在實習實訓過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收獲,然而也反映出了一些問題。校外實習實訓基地具備豐富的工程經驗,能提供多樣化的實訓內容和實訓平臺,學校教師和校內發達的信息平臺能提供理論知識和當前各類技術發展現狀的指導。然而學校和企業之間的教育教學資源并沒有建立一個有機的調配和共用體系的建設,導致學生在企業學習期間不能進行有效的總結,在學校學習時不能及時將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平臺,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實習實訓效果。而且,企業工程師對學校資源也有強烈的渴求,教師也希望便捷利用企業資源來提升理論教學水平。

當前,多媒體技術、網絡技術、數據庫技術等計算機網絡相關的信息技術手段愈來愈廣泛地應用,以現代信息技術為支撐的網絡教育,由于可以使教學資源不受時空限制地迅速流通從而成為現代教育技術中重要的組成部分。讓教學活動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讓參與教學活動的所有人員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可以利用教學資源必將是現代教育特別是卓越工程師教育的發展方向。

目前,“卓越計劃”已在我國高等工程教育領域全面開展,卓越工程師實訓平臺的建設不僅可為石油石化行業培養急需的工程應用型人才做出貢獻,而且可為校企聯合培養人才建立新的平臺,取得的經驗和成果可以為其他有行業依托的高校開展“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提供借鑒,并為相關企業提供高校平臺和工程基礎技術支持。

1 教育背景

在全球化背景下,工程教育作為立國之本的重要性日益凸顯,相應地,對工程教育改革的研究也成為熱點。在21世紀黎明,我們正處在輝煌的過去和不確定的未來之間。世界發生著量和質的快速變化。技術上的突飛猛進、人口爆炸、資源匱乏、生態危機、經濟發展不平衡,以及由此引發的諸多社會問題,無不要求我們重新審視當今的工程教育。工程教育必須變革,必須適應工程系統復雜性、多尺度性、不確定性、多學科和跨學科性這些不斷增強的特點,必須適應快速變化的社會環境,并對解決社會問題做出更多的貢獻。對此,歐美各國無不把加強和改革工程教育作為高等教育發展的重要內容。美國近年來幾乎每年都要出臺有關工程教育改革的各種報告,并直接將工程教育質量和水平與國家安全聯系起來。目前,歐洲各國均在致力推進“博洛尼亞宣言”,意在打造歐洲高教的“航母”,對工程教育及其質量倍加關注。就高等工程教育的規模而言,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一大國。截至2010年,我國開設工科專業的本科高校1003所,占本科高校總數的90%;高等工程教育的本科在校生達到371萬人,研究生47萬人。在許多方面,中國可以為她的工程教育成就感到自豪,因為它成功地培養了許多優秀人才成為國家領袖,并促進了國防和工業建設、保障了國家安全。另一方面,我們也注意到近年來有越來越多的人就高等教育質量向大學管理者提出一些尖銳的問題。用人單位也抱怨工科畢業生缺乏專業知識、溝通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

在資源共享平臺建設方面,無論是國外還是國內,也是近些年來的熱點。國家、省部級別的課程資源共享平臺已經支撐著高校間的同步發展,基本以“一網、一庫、一中心、一平臺”,實現域范圍內的特色課程和優秀教師的授課將通過網絡實現資源共享,并與社會資源交互使用,達到人人都能享受優質教育資源的狀態。然而,關于企業和高校平臺搭建的問題一直未見研究。目前,“卓越計劃”已在我國高等工程教育領域全面展開,在“卓越計劃”實施的過程中,行業企業的深度參與是保證其實施效果的關鍵,各“卓越計劃”參與高校都在進行這方面的探索。另外隨著高校視頻資源建設的逐步推進,如何使建設的資源得到充分利用成為探索的主題,而資源平臺的建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2 項目研究基礎

作為國家“卓越計劃”第二批入選學校,黑龍江省首批“卓越計劃”試點學校。其中“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專業,分別為國家級和省級卓越工程師試點專業。該專業已開展了“卓越計劃”的培養工作,并啟動了企業實習實訓教學環節,另外在校內資源共享建設方面也做了一定的基礎工作,主要包括:

(1)制定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專業“卓越計劃”企業培養方案和標準;

(2)與大慶油田股份有限公司、大慶石化公司、大慶煉化公司、大慶天然氣公司和大慶油田建設集團石油石化設備廠等多家單位簽訂了實習基地協議和聯合培養人才意向書;

(3)聘請2位企業高管為我校的“兼職教授”,并從相關企業聘請了15名從事本專業的企業高級技術人員為“兼職教師”;

(4)所有實習實訓基地企業已經構建企業實訓教師隊伍,保障企業學習的進行;

(5)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專業已經基于省精品課程建設了精品課程共享資源平臺;

(6)東北石油大學建成有成熟的教學資源共享網絡和資源交互平臺;

(7)東北石油大學機械學院裝備系建立有專業圖書室、電子資料庫,同時在網絡教學資源建設、虛擬實驗室建設、多媒體教學技術研究方面有深厚的基礎;

(8)實訓企業和過程裝備系在工程項目上有廣泛的交流和合作基礎。

3 主要建設內容

以“卓越計劃”為指導,發揮我校產學研合作辦學的優勢,以培養“石油化工機械卓越工程師”為目標,探索建設校企合作實習實訓資源共享平臺。主要建設內容如下。

3.1 以“卓越計劃”為指導,結合企業培養方案和目標,確定資源共享平臺內容

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卓越計劃培養實習實訓建設依托大慶產業優勢和本專業培養特色和目標,已經建成6個穩定的基地,即機械工程技術基礎訓練基地、石化裝置生產運行實訓基地、石化設備設計實訓基地、石化裝備檢修維修實訓基地、石化裝備制造安裝實訓基地和石化裝備檢測及HSE體系運行實訓基地。依據每個基地的工作任務、工作對象以及實訓內對企業的需求,系統地規劃、選擇、收集、組織管理相關資源,建立具有特定功能的資源體系。對相關教學、研究資源進行有計劃的積累和合理布局,以滿足、保障學校學習和企業學習,并為企業發展提供學校基礎和特色資源。

3.2 建立“校企靈活對接,資源方便互通”資源共享平臺

以“一網、一庫、一中心、一平臺”為基本原則,實現域范圍內的企業優秀資源和校內優秀資源通過網絡實現資源共享,并交互使用,達到校、企人人都能享受優質資源的狀態。隨著視頻資源建設技術的逐步推進,使建設的資源得到充分利用是主題,而資源平臺的建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平臺應可實現多級平臺的部署,設計上支持多級平臺接入和分離。即學校可直接進行部署,企業只需要簡單配置即可實現與學校平臺的整合,并可實行單點登錄(即只要在一個平臺登錄都可以進入其他平臺);支持各企業在獨立使用與合并共享之間進行切換,讓域間的共享變得更靈活更方便。

3.3 建設“視頻虛擬切片”系統,實現資源精確搜索

基于虛擬切片技術,實現知識點與視頻進度關聯的效果,用戶可通過搜索,實現所搜即所得。將精品視頻按知識點進行虛擬切片,學生可以直接按知識點搜索視頻片段,而無須瀏覽全部視頻來查找。虛擬切片技術,也解決了物理切片費時費力的傳統問題,也充分滿足移動學習者的需求。

3.4 進行校企兩級立體式資源整合,實現綜合資源打包共享

針對企業資源,基于“立體式”資源整合方法,圍繞企業精品視頻,匹配學校經典文字資料如教案、課件、課程設計、案例文檔、輔助圖片等,格式支持PDF、office、jpg等,實現資源包的共享方式,相關文檔亦可如課堂視頻一樣,實現在線查看,通過立體式的資源包共享方式,解決用戶全方位理解以及學習課程的需要。

針對學校資源,圍繞課堂授課內容,匹配企業相關設備、工程實例,企業執行的相關標準、規范,格式支持PDF,jpg等,豐富課堂教學資源,并發揮資源的最大價值。更好地滿足企業和學校各自發展的需求。

3.5 建設平臺資源發布體系,保證資源、信息的實時性

以“合作多贏”為基礎,充分利用實訓基地對國內外工程動態的敏感性和高校對先進技術的嗅覺,以為企業解決新技術問題、學校及時調整教學重點為原則,建設平臺資源發布體系。調動企業參與人才培養的積極性和社會責任感,使企業時刻銘記自己在學生培養中的責任,學校要以企業需求目標,積極更新教學內容和平臺資源內容,保證企業的資源需求和人力需求。

3.6 按充分共享原則,建設師資共享交流平臺

“卓越計劃”實施效果的好壞,離不開一支高水平的工程教育師資隊伍。按充分共享為原則,合作共贏為目標,建設師資共享交流平臺。學校師資共享,就是充分依托平臺,根據企業工作內容,靈活地安排本專業的教師到企業工程崗位工作,協助解決企業的技術難題。企業師資共享,就是從企業安排具有豐富工程實踐經驗的工程技術人員和工程管理人員到學校承擔專業課程教學任務;開展專題技術講座;指導學生畢業設計等。建立學校為企業提供新理論、新技術人才,建立企業為學校提供“工程型”教師的長效機制,保證師資共享交流平臺的持續發展。

4 建設成果

平臺建設過程中,通過重點對共享資源數據庫的建設、校企互通網絡的建立和平臺的建設、立體式資源的整合、師資共享機制的建立和實現幾方面的攻堅,主要形成以下建設成果。

(1)與工程訓練中心合作開展建立機械工程技術基礎資源庫;

(2)與大慶煉化公司和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天然氣分公司建立石油石化裝置生產運行資源平臺;

(3)與中國昆侖工程公司大慶分公司建設石油石化設備設計資源平臺建設;

(4)與大慶石化公司開展石化裝備檢修維修資源、石油石化裝備檢測及HSE體系運行資源平臺建設;

(5)與大慶油田建材公司石油石化設備廠開展石化裝備制造資源平臺建設;

項目的研究成果除在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專業和合作企業應用外,還在我校石油石化主干專業進行推廣。

5 結論

本次東北石油大學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專業在卓越工程建設基礎上,以解決工程教育的關鍵環節-實習實訓瓶頸為目標,通過資源整合,師資建設和企業合作,主要得到以下結論。

(1)以“一網、一庫、一中心、一平臺”為基本原則,實現域范圍內的企業優秀資源和校內優秀資源通過網絡實現資源共享,交互使用;

(2)基于資源虛擬切片方法,建設資源共享平臺“視頻資源虛擬切片”系統,實現資源精確搜索;

(3)校企兩級立體式資源整合,實現綜合資源打包共享,豐富校企合作培養資源;

(4)建設了裝備專業全方位師資共享交流平臺,實現校企人力資源的充分共享。

主站蜘蛛池模板: 烟台市| 石嘴山市| 东乡| 青田县| 麻城市| 广昌县| 清徐县| 安国市| 手游| 大悟县| 洞口县| 中宁县| 霍林郭勒市| 毕节市| 恭城| 方山县| 长垣县| 禄丰县| 犍为县| 甘德县| 吉安县| 甘泉县| 华宁县| 宾川县| 安多县| 汕头市| 景洪市| 拉萨市| 泸州市| 西平县| 承德县| 镇安县| 凭祥市| 辽阳县| 浦县| 吉林市| 广元市| SHOW| 潜江市| 怀来县| 樟树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