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推行“學長制+導師制”提高大學生創新實踐能力培養有效性

唐委校1 王 康2

(1山東大學機械工程學院 山東濟南 250061;2山東大學機械工程學院 山東濟南 250061)

【摘要】 通過對90后大學生創新實踐能力調研分析,發現大學生創新實踐能力不僅受高校環境及各類資源影響,還與創新意識建立和創新能力培養方式及其有效性緊密相關,而本科階段關鍵在于大一就開始通過“學長制+導師制”進行有的放矢的培養,幫助大學生更快更好地融入到創新實踐活動中,培養創新意識、強化創新精神、提高創新能力,成為建設祖國和社會的有用之才。

【關鍵詞】 90后大學生;創新意識;學長制;科技創新活動

0 引言

2008年以后,1990年以后出生的學生開始進入大學,2015年時,90后大學生成為全國高校在校生主體。然而,90后大學畢業生就業滿意率不足五成,工科畢業生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和學習成績在用人單位被看重程度居前三位依次為47.8%、42.5%和41.6%[1],但企業普遍認為:90后大學生工程意識不強,實踐能力偏差。與80后相比,90后個性張揚,但團隊合作能力較差,過于自我;競爭意識強,但功利傾向化明顯;思維開闊,但創新毅力缺乏,情緒控制欠佳[2]。

為了將工科大學生培養成為具有工程實踐創新能力的高等技術人才,各高校進行了一系列改革與探索。通過構建“一條龍”人才培養模式,從大一便引入工程思想,將知識學習與工程實踐相結合,優化課內“2+4+3”實踐教學環節[1]。構建多元化、多功能創新實踐能力培養教學平臺,通過組織豐富多樣的課內外創新實踐活動,形成“學著干,自己干,領著干”階梯式創新能力訓練方式[3]。建立“導師制”制度,由專業老師對大學生指導幫助,倡導啟發式、參與式、討論式、探究式教學,營造獨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創新的良好氛圍?;凇按髮嵺`”的培養機制[4]和以學生為主體的培養理念,深化校企產學研聯合,培養大學生適應社會和從事專業技術研發的創新實踐能力,并在科研立項和經費投入上給予學生適當的傾斜,鼓勵更多的學生參與到科創活動中來[5]。

通過持續深入的觀察研究發現,目前國內人才培養模式與教育體系仍存在漏洞,提高大學生創新實踐能力,不能單純只從“能力培養”去思考,應深入挖掘阻礙大學生創新實踐能力提高及綜合素質水平發展的內在原因,針對性優化人才培養模式,并以高校環境與各類資源為參考進行合理有效的改革。

1 以學生為主體,建立“學長制+導師制”引導制度,培養學生創新實踐意識

意識決定存在,要提高其創新能力,必須首先培養其創新意識。觀察歷屆大學生科創比賽作品,真正達到“創新”水平的作品少之又少,這是因為90后大學生習慣于應試教育,尤其擅長考試,但在創新方面缺乏實踐,歸根結底,大學生創新能力并無太大差別,差別主要體現在創新意識,只有首先建立起創新意識,才能提高大學生創新實踐能力。

國內部分高校在本科生中實行“導師制”制度,由專業導師負責新生引導工作,“導師制”機制運行圖如圖1所示。經過幾年的實踐嘗試,發現“導師制”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對新生提供幫助,但在實際運行中往往存在諸多問題。從教師方面看,“導師制”無形中會“錯位”將教師作為主體,學生仍習慣于服從配合教師。教師教學科研任務繁重,很難保證隨時與學生正常聯系;年齡差距使師生之間存在代溝,故實際上大學生與導師聯系頻率普遍較低。以山東大學機械工程學院過控專業學生為例,實施“導師制”近兩年來,僅不到10人與導師有保持聯系。從學生方面看,大一新生沒有任何過渡便從高中封閉式管理跨越到大學思想行動充分自由式管理,往往被各類課外活動吸引并參與其中,但缺乏規劃性,浪費時間精力。究其原因,“導師制”由于時間安排等因素無法及時為大學新生提供合適引導,對學生創新實踐能力提升效果不佳,過多的形式主義反而將導師與學生束縛。

圖1 “導師制”下高校師生關系圖及現存問題

新生入學后在學長中選出“班級助理”(以下簡稱“班助”),由班助作為新生與學院之間的聯系人,并對新生提供幫助。在“班助制”和“導師制”的基礎上,建立新型的“學長制+導師制”引導制度,學長和導師共同負責新生引導工作。“學長制+導師制”下師生關系優化模式如圖2所示。以機械學院過控專業為例,本科期間除了基礎教學外,還包含4個專業設計。本科課程和設計任務是固定的,學長可傳授給新生更實用的經驗,幫助其將各階段、各學科之間的知識聯系起來。設計階段,學弟與學長合作進行設計,可提前接觸專業設計任務,深化專業知識的理解運用。同時,專業設計本身就是一種創新,在設計中可鍛煉知識運用能力,培養設計觀念與創新意識。

圖2 “學長制+導師制”師生關系優化模式

各年級學生年齡相近,學長與學弟交流溝通更為方便。調查顯示,幾乎所有學生都與學長保持不同程度的聯系,這也保證了該方案的可行性。學院的各類活動都以“學長制+導師制”為運行基礎,在創新實踐活動中不斷優化師生之間聯系方式和渠道,通過學長、導師對新生的幫助引導,形成良性循環,使學生的創新意識、動手能力等都得到發展,從而從根本上提高學生專業水平與創新實踐能力。

2 優化校企合作,深化產學研模塊,為大學生提供更多實踐機會

隨著通訊、網絡、網購、“外賣”等行業快速發展,很多學生越來越“宅”,大量時間浪費在寢室,降低了大學生與老師溝通的頻率及戶外運動積極性,不僅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大學生思維發散,也稱為阻礙大學生創新實踐水平提升的一個重要原因。

高校作為教書育人的主要場所,應不斷優化校企合作關系,積極拉動高校人才培養與企業科研結合,幫助大學生擺脫課本和應試中的自我臆想,在企業項目實際生產中進行創造;深入建設產學研一體化模塊,加大企業對高?;顒拥臐B入程度,為大學生提供更多創新實踐的場所與機會,引導大學生“走出去”,為大學生創新意識培養和創新能力提升保駕護航;企業通過協同高校舉辦各類大學生創新創業競賽等活動參與高校人才培養,而高校則負責為企業專業技術人才輸出,促進高校優秀畢業生走進企業,提高企業員工整體學歷與素質水平,實現互惠共贏。

3 加大企業科創活動參與度,確保獎勵制度對學生創新能力培養有促進作用

目前國內科技創新類競賽活動涵蓋了電子類、機械類、化工類、設計類等各方面,獎勵設置也非常誘人,極大鼓舞了大學生參加比賽的熱情與積極性。目前大學生科技創新競賽評比流程和形式較為簡單單一,如圖3所示。

圖3 目前大學生科技創新競賽流程

這類比賽通常以“證書+獎金+保研”收尾,易對大學生造成“參賽的最終目的是獲獎”的誤導,使其急功近利,容導致如資助獎金被隊員均分、同一項目反復參賽等現象的發生,形成惡性循環,將大學生在創新能力提高的道路上越推越遠。且比賽評委往往由高校教師組成,對參賽作品的點評大多基于理論基礎,缺乏實踐性的檢驗。

通過“學長制+導師制”與“加大企業參與度”結合,以大學生創新意識培養及創新實踐能力提高為目的,優化科創類比賽流程,重點把握好以下三個關鍵節點,讓學生在參與創新活動整個過程中,不斷強化創新實踐意識,提高創新實踐能力培養的有效性。圖4為改進后的比賽流程。

圖4 改進后的創新比賽流程與獎勵機制

3.1 實行“學長制與導師制”指導比賽選題,優化參賽項目選擇

倡導大學生同一時間段參加各類比賽活動不超過三個,以提高創新實踐能力為目的推行“學長制+導師制”,為大學生提供正確引導。學長與導師深入了解其參賽項目創新點設計及實施計劃等,避免濫竽充數,重點關注該項目是否已在其他比賽中出現過,同一項目允許優化改進,但需要評委決定是否有資格進入復賽,且同一作品參加同類比賽不得超過兩次。

3.2 加大企業在創新實踐類比賽參與度,加強創新實踐活動過程管理

增加企業在創新實踐類比賽中的參與度,復賽準備階段,由企業(或高校)派一名專業教師參與其中,了解大學生參賽項目準備進程,使比賽過程明了化,杜絕投機取巧。加大評委中企業人員的比例,企業人員在提問時,更重視作品的“市場開發價值”,這類問題往往切中要害,可以明顯體現出一個作品的自我定位以及創新水平。通過“以市場檢驗為標準”對參賽作品進行評價,加強并優化創新實踐活動過程管理,使大學生不是為了創新而“創新”,顯著提高大學生的創新實踐意識與能力。

3.3 合理設置各類比賽獎勵機制

減少功利化獎勵,改變單一的“獎金+證書+保研”獎勵機制,降低獎金金額,為獲獎團隊提供企業實習和畢業后優先面試與優先錄取的待遇,形成“參加比賽—獲獎參與企業實習—優先錄取”的模式,將大學生能力培養與企業用人需求結合在一起,將比賽作為企業選賢舉能的試金石,不僅可以極大促進大學生參與比賽積極性,而且在大學生創新意識培養與創新能力提高上有了質的飛躍與進步。

4 總結

創新實踐不是獨立的過程,它是大學生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在90后大學生創新實踐能力培養上不僅要看到他們的共性,還要觀察到他們的特性。90后特殊的成長環境使他們優缺點并存且突出,這也注定了培養大學生的創新精神和提高創新能力是一個漫長而曲折的過程,不能一蹴而就。以90后大學生為主體,順應大學生思維發展模式,以“優先培養創新實踐意識”為主導建立“學長制+導師制”制度,優化科創比賽流程,通過加大企業在高校人才培養中的參與度,提高大學生創新實踐能力培養有效性,從精神層面對大學生進行引導,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強化其創新精神、培養創新意識,“學長+導師+企業”三部曲形成良性循環,進而實現大學生在科技創新能力方面整體水平的提升。

參考文獻

[1] 朱生玉.大學生就業力調查——基于用人單位與畢業生的視角[J].教育發展研究,2009,v.29;No.27223:81-85.

[2] 黃金.“90后”大學生科技創新能力培養研究對策[J].改革與開放,2013(2):150-151.

[3] 辛紹杰,黃金.本科機械類專業學生科技創新活動的實踐探索[J].江西教育,2011(7):22-23.

[4] 唐委校,郭冰,宋清華,陳頌英.基于“大實踐”的本科生創新實踐能力培養[J].化工高等教.2011(2):11-13,27.

[5] 范鳳娟.淺談當代大學生科技創新能力的培養[J].科技信息,2010(1):81,84.

主站蜘蛛池模板: 肇东市| 嘉义市| 乐亭县| 彭阳县| 高雄县| 白沙| 沙田区| 吐鲁番市| 阜平县| 彭水| 罗平县| 桃江县| 韶山市| 富裕县| 西昌市| 宁乡县| 绥中县| 平谷区| 大渡口区| 清远市| 鄂托克旗| 台南市| 远安县| 砚山县| 深州市| 固始县| 云南省| 义乌市| 错那县| 平利县| 鹤岗市| 永嘉县| 成武县| 华坪县| 敦煌市| 阿图什市| 阿巴嘎旗| 商城县| 洪湖市| 广安市| 都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