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榴貯藏保鮮加工與綜合利用
- 李慶鵬 郭芹 李述剛等編著
- 651字
- 2020-05-19 16:25:32
1.1.1 石榴貯藏保鮮技術現狀
石榴原產波斯(今伊朗)一帶,是在公元前二世紀時傳入我國的,因其營養豐富、藥用價值高、保健功能強,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其消費群體也在不斷增加,產業得到迅猛發展。然而,鮮食石榴的貯藏保鮮技術一直是困擾石榴產業健康發展的瓶頸。傳統的石榴貯藏保鮮方法有堆藏、掛藏、袋藏、罐藏、溝藏和井窯貯藏等,此類方法簡便易行,但其總體貯藏保鮮效果有限。近年來,國內外不少學者對采后石榴果實的褐變、腐爛、病害和冷害等的發生機制進行了一系列研究,探索了SO2熏蒸、茉莉酸甲酯和水楊酸甲酯處理石榴等保鮮技術手段,在此基礎上研究開發了氣調貯藏、涂膜保鮮和物理化學復合保鮮技術等,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顯著提高了石榴鮮果貯藏保鮮的效果,但由于我國果蔬產業發展的不均衡性,在鮮食石榴采后貯藏保鮮生物學基礎研究以及長時間、遠距離物流運輸和低能耗貯藏保鮮技術等方面的發展還相對滯后,當前石榴貯運保鮮所面臨的主要問題是對與石榴品質相關的成熟、衰老的關鍵基礎理論缺乏深層次的認識,對于石榴采后營養品質和生物活性物質變化及其對衰老的調控仍缺乏系統和深層次的認識,這極大限制了石榴保鮮和減損的關鍵新技術研發,尚未從根本上解決采后石榴的貯藏保鮮和貯運問題。因此,如何有效減少石榴采后損失已成為我國鮮食石榴產業亟待解決的重大問題之一,加強石榴采后成熟衰老的生物學基礎研究、生鮮石榴品質劣變和腐爛發生的機理及對外源因子的生理應答機制的研究,在真正意義上為石榴貯藏保鮮技術的研發和革新提供理論指導,對保證石榴產業持續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