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童裝設計
- 楊妍 吳彩云 徐崔春編著
- 811字
- 2020-05-19 16:02:09
第二章 童裝設計美的形式法則
服裝設計師在進行童裝設計時,不僅要熟悉各種形式要素,還要能根據各種形式要素的“性格”因材施用,對各種形式要素之間的構成關系不斷進行探索和研究,從而總結出構成各種形式要素的潛在規律。
美沒有固定的模式,但是單從形式方面來看待某一事物或某一視覺形象時,人們對于它是美還是丑的判斷,還是存在著一種基本相通的共識,這種共識是從人們長期生產、生活實踐中形成的。早在古希臘時期,亞里士多德就提出美的主要形式是秩序、勻稱與明確,一個美的事物,它的各部分應有一定的安排,而且它的體積也應有一定的大小。畢達哥拉斯學派認為美是和諧的比例,而文藝理論家、美學家王朝聞在他的《美學概論》中指出:“通常我們所說的形式美,指自然事物的一些屬性,如色彩、線條、聲音等在一種和規律聯系時如整齊一律、均衡對稱、多樣統一等所呈現出來的那些可能引起美感的審美特征。”
形式美普遍存在于人類自身、自然界和人工產品(包括藝術)之中,人們人為地將這些美加以分析、提煉和總結,并通過藝術活動加以實踐利用,使之貫穿于繪畫、雕塑、音樂、舞蹈、戲曲、建筑等眾多藝術形式之中,遍布于我們生活的每個角落。這些人們用于創造美的形式,被稱為形式美法則,它包括對稱、均衡、節奏、比例、強調、夸張、對比、統一、調和等內容。著名服裝設計師克里斯汀·迪奧(Christian Dior)曾說過:“服裝是將女性的身體塑造得更美的瞬間的建筑”,無論是將服裝比喻為建筑,還是將服裝比喻為軟雕塑,都說明服裝是一個整體,而且是一個具有立體構成性質的藝術品。但是服裝不僅僅是一件藝術品,更是一件實用品,所以掌握形式美法則,能夠使我們更自覺地運用形式美法則表現美的內容,達到美的形式與美的內容高度統一。服裝作為兼顧實用性和美學性的人造產品,與形式美的規則是分不開的。特別是在對兒童審美認知能力有極大影響作用的童裝中,形式美法則就更為重要(圖2-1、圖2-2)。
圖2-1 線條變化帶來的美
圖2-2 曲線變化帶來的美(作者:趙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