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節 我國黃鱔產業的現狀與發展趨勢

一、 我國黃鱔養殖的發展概況

黃鱔是我國淡水養殖中發展非常迅速的一個名特新品種。早在20世紀,國內不少地區都進行了黃鱔養殖的探索。長期以來,黃鱔的養殖方法均以水泥池靜水養殖為主,這種方法由于養殖環境容易惡化,黃鱔容易受傷等原因,養殖成功的很少,使得黃鱔的養殖在20世紀70年代至80年代長期停滯不前。20世紀80年代主要是利用季節差價進行囤養,隨后在小土池、水泥池中養殖黃鱔,因水質難以控制,投餌不當,導致鱔病多發,且黃鱔個體懸殊太大而相互吞食,養殖成功者較少,挫傷了黃鱔養殖戶的積極性。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開始,以江浙、湖北等地為先導,先后探索出了水泥池流水養鱔、稻田養鱔、稻田網箱養鱔及池塘、湖泊、水庫、溝渠中網箱養鱔等方法,并取得了較好的養殖效果,但有些養殖方式因存在起捕率低、投資大等原因,沒有在生產上得到大面積推廣。1994年后,湖南常德、浙江湖州、湖北仙桃、江蘇滆湖等地,先后開展了網箱養鱔試驗,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如江蘇省滆湖農場1998年采用池塘內放置中型網箱(規格為10米×3米×1.5米)進行網箱養鱔,獲得成功。120只網箱養鱔面積計3600米2(每只網箱面積30米2),共投放鱔種6000千克,產商品鱔魚1.25萬千克,收入70萬元,獲純利潤50多萬元,取得了較高的產量和顯著的經濟效益。網箱養鱔目前在上述地區已形成一定的生產規模。

目前,我國的天然黃鱔資源雖然還較豐富,但由于國內外市場黃鱔需求量增加,價格居高不下,導致一些人大肆捕捉,使得天然野生資源日趨下降,而市場需求量仍在猛增。同時,隨著黃鱔加工品如“烤鱔串”“香鱔片”等熟食商品出口量的遞增和國內市場的開發,黃鱔已成為當前乃至今后相當一段時間的走俏水產食品。另外,天然捕撈產量還受季節影響,主要集中在4~10月,而市場需求要求全年上市,天然捕撈產量是難以滿足市場全年需要量的。因此,黃鱔人工養殖勢在必行,且已成為我國水產業迫在眉睫的重要開發項目。目前我國開展黃鱔人工養殖的地區,主要有江蘇、湖南、湖北、浙江、上海、四川、安徽、河南等省、市。其中湖南省湘陰縣、安鄉縣,浙江湖州地區,湖北荊州、仙桃,江蘇滆湖地區已逐步開展規模化黃鱔人工養殖,取得了較好的效益。因此,黃鱔人工養殖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由于黃鱔養殖方式可因地制宜,能利用各種不同的水體進行養殖,使得黃鱔養殖得到迅速的發展,養殖技術日臻成熟,黃鱔養殖成為許多養殖者進行水產養殖的首選。目前,隨著野生黃鱔資源逐漸減少,市場供需矛盾日漸突出,人工養殖黃鱔已成為特種水產業發展的必然趨勢,預測近幾年在珍珠熱、鰻魚熱、甲魚熱、河蟹熱之后,黃鱔作為具有市場前景的優良養殖對象,將成為新的養殖和加工熱點。人工養殖黃鱔技術日益成熟和科學,且具有占地面積少、管理方便、成本低、經濟效益顯著等眾多優點,正不斷受到生產者的青睞。可以預料,隨著黃鱔養殖技術的進一步完善和提高,黃鱔養殖業將在我國掀起一個新的熱潮。

近年來,我國的黃鱔產業出現了良好的發展勢頭,養殖者養鱔的積極性不斷增強,養殖形式也從單一池塘養殖發展到水泥池養殖、稻田養殖、網箱養殖、流水無土養殖等,養殖規模不斷擴大。

二、 我國黃鱔產業的現狀

縱觀國內黃鱔養殖狀況,其主要的養殖方式有水泥池養殖、網箱養殖、稻田養殖等。從技術角度分析,其養殖方式大多為以獲取季節差價的囤養方式,即將野生黃鱔在低價位時囤養起來,在高價位時銷售。其囤養成效表現為負增長和零增長。由于技術含量低、管理方式缺乏規范、高回報和高風險并存,急需技術投入和建立專業化配套服務體系。隨著黃鱔養殖業的發展,現已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規模化、集約化養殖呈現良好勢頭

規模化、集約化養殖模式具有成本低、產品規格整齊、抗市場風險能力強、經濟效益好等優勢,受到廣大養殖者的歡迎,這種養殖模式改變了傳統的零星單池小生產經營,在很多地區逐漸鋪開,形成規模,發展勢頭良好。如安徽淮南的皖龍鱔業有限公司的工廠化養鱔,湖北荊州等地的池塘網箱養鱔。

2.我國黃鱔在國際市場上的地位日益提高

規模化、集約化養殖模式下生產的黃鱔,可以根據不同的市場需求,生產不同的規格以滿足消費者的需要。隨著大多數養殖者采用規模化養殖后,黃鱔產品的規格提高很快,在國際市場上逐漸受到青睞。我國黃鱔在國外市場供不應求就是有力的佐證。

3.深加工產業初現端倪

目前除活鮮黃鱔出口外,已出現烤鱔串、黃鱔罐頭、鱔絲、鱔筒等加工產業,黃鱔產業鏈條逐步從橫向到縱向全面發展。黃鱔的加工提升了其經濟價值,已越來越受到食品加工業的重視。

4.產業科技受到空前重視

為了提高人工黃鱔養殖的效益,越來越多的專家和學者對黃鱔進行了較全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大批養鱔新技術和新成果。通過成果推廣和應用,科技養鱔逐漸深入人心,黃鱔養殖業的科技含量大為提高,有力地促進了養鱔業的快速發展。

5.網絡媒體提升了黃鱔產業的發展水平

現代電腦網絡傳媒技術的飛速發展,使得很多養殖戶利用網絡傳媒宣傳和推介自己生產的黃鱔產品。信息的快速傳播改變了傳統經營模式,縮短了產品交易時間,節約了大量成本,黃鱔產業的發展也越來越好、越來越快。

三、 我國黃鱔養殖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黃鱔養殖發展迅速,且規模日益擴大,但目前黃鱔養殖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阻礙了黃鱔養殖業的發展。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點。

1.盲目擴大規模影響了黃鱔產業的健康發展

黃鱔養殖的利潤很高。為了在短期內獲得較高的回報,許多養殖者不顧規模養殖受自然規律的約束,在沒有掌握過硬的養殖技術和種質資源沒有保障的情況下,強行盲目擴大規模,最終導致血本無歸,影響了黃鱔養殖業的健康發展。如為了獲得相應數量的苗種和飼料,對黃鱔苗種的引進、動物性飼料的來源等環節把關不嚴,其結果通常是購進苗種質量良莠不齊,規格參差不齊,放養后的成活率低下;飼料質量差,供應也得不到保障,種鱔營養欠缺,經常發病,影響健康生長;其他生產技術或管理環節不過關,也會影響黃鱔的生產。

2.苗種質量得不到保障

目前,黃鱔苗種規模繁殖技術還沒有取得實質性突破,不能一次性地提供大批量的苗種,人工養殖的黃鱔苗種仍以野生的天然苗種為主,而天然苗種隨著生態環境的惡化和濫捕,其資源越來越少,難以滿足黃鱔養殖對苗種的需求,從而限制了黃鱔養殖規模化的發展。捕獲的黃鱔,因嘴部受傷很容易識別剔除;藥捕、電捕的黃鱔,在短時間內肉眼不易區別,下池后7~15天內會大量死亡;網捕、籠捕的黃鱔,若在同籠中停留時間過長,入池后死亡率相當高。暫養期間密度過高、水質惡化會引起黃鱔發燒、酸中毒等,入池后往往表現類似其他病害的癥狀,很難進行治療。另外,鱔苗大量捕獲的時期正值高溫季節,暫養與運輸不當,也會造成黃鱔在下池后大量死亡。因此,鱔種的質量在很大程度上由捕撈、暫養和運輸方法所決定。由市場上收集而來的成鱔作為種鱔,很難保證黃鱔苗種的質量。

3.投喂不科學而影響養殖效益

黃鱔是肉食性魚類,在自然的野生條件下是以攝食動物性餌料為主。目前進行黃鱔養殖,大多數養殖者以投喂蚯蚓、小雜魚等活餌料為主,很少有投喂人工配合飼料,而動物性餌料的資源有限,還存在著季節供應不均衡,生產缺乏連續性,時飽時饑,容易引起黃鱔自相殘殺,也易誘發腸炎病、細菌性爛尾病,導致養成的黃鱔規格參差不齊、產量低下,從而極大地限制了黃鱔規模化養殖的發展。現在市場上已出現一些黃鱔的配合飼料,但從黃鱔的營養需求和對飼料的喜好來看,這些配合飼料還很難作為黃鱔的專用飼料。

黃鱔在野生環境下的攝食習性為晝伏夜出、偏肉食性、喜吃天然鮮活餌料。人工養殖黃鱔時,如果不能讓黃鱔改變攝食習性,則會對養殖效果、人工飼料的利用率產生較大的負面影響。通過馴食,可以解決黃鱔偏食活餌料的問題。黃鱔是肉食性動物,若投喂單一的動物性飼料,會對其他飼料產生厭食。如果在飼養的初期做好馴食工作,使黃鱔攝食人工配合飼料,在今后的養殖過程中可以用來源廣、價格低、增肉率高的人工配合飼料喂養黃鱔,對今后防病治病、投喂藥餌也有好處。此外,調整黃鱔的攝食時間,野生黃鱔多在晚上出洞覓食,通過馴食,逐步調整投餌時間,使黃鱔在白天攝食。黃鱔馴食的時間通常需要40天左右,有些養殖者在馴食的中間階段,看到有黃鱔在白天攝食,便停止馴化,其實這僅僅是部分黃鱔對馴食工作產生了條件反射,還有很多黃鱔處在攝食飼料的轉化期,需要進一步加強和鞏固。

4.忽視養殖水質與水位的調節和控制

有許多養殖者在加注新水時,容易忽視對池水水位和水溫的調節和控制。池水水位過淺,容易造成池水晝夜溫差大;池水水位過深,黃鱔則要經常離開洞穴到水面呼吸空氣,影響黃鱔的生長;加入的新水與養殖池中的水溫溫差過大,會引起黃鱔患感冒病。

5.病害防治不及時

病害是規模養殖中最難處理的問題,很多養殖者就是因為對病害防治不及時而造成養殖失敗的。黃鱔人工養殖過程中疾病較多,如細菌性的有梅花斑狀病、爛尾病、白嘴病、打印病等,寄生蟲病有錐體蟲病、棘頭蟲病、毛細線蟲病、獨孤吸蟲病等,此外還有黑點病、出血病、腸炎病、水霉病、水蛭寄生等。有些疾病(如出血病、爛尾病、腸炎病、發燒病等)如不及時進行預防和治療,會造成黃鱔的大批量死亡。但對這些疾病的研究不多,很多病的病原體及致病原因還不清楚,防治方法及所使用的防病藥物也主要是借鑒常規魚的方法和藥物,而黃鱔的特性與一般魚類有很多不同的地方(如無鱗、穴居等),這要求在疾病防治過程中,其給藥方式、用藥種類及劑量應有一定的特殊性。

四、 我國黃鱔產業的發展趨勢

從黃鱔的養殖現狀及養殖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可以看出,今后對黃鱔的研究主要應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1.種苗生產實現批量化

盡管當前黃鱔種苗生產不盡如人意,但已引起有關部門和科研單位的高度重視。我國長江中下游地區諸多省份已將黃鱔的種苗生產列為重點工作內容和攻克方向,黃鱔種苗的批量生產問題在近期至少會得到一定范圍的解決。

2.投資黃鱔經營的主體多元化

現代化大生產離不開大中型企業的支持,黃鱔生產也是如此。黃鱔養殖較好的經濟效益已開始受到商家的注意,并且已有一些商家開始投資這個產業,可逐步實現投資多元化。

3.生產形式實現規模集約化

目前,工廠化集約化養鱔已形成較好的雛形,隨著社會投資力量的參與和投資多元化的實現,零星的小生產形式將會被工廠化、集約化生產所代替。

4.科研、生產、加工實現一體化

實現科研、生產、加工一體化是現代商品生產的必然趨勢,將科技成果、技術專利直接與生產加工相結合,直接轉化為生產力是發展的必然要求。目前黃鱔產業這方面工作剛剛開始,不久的將來可呈現蓬勃發展的局面。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当涂县| 瑞金市| 酒泉市| 宁河县| 蒙山县| 靖安县| 屏东市| 南京市| 临颍县| 安远县| 太仓市| 平顺县| 枣庄市| 仁寿县| 江山市| 青龙| 福建省| 南丹县| 达日县| 濮阳县| 松滋市| 建瓯市| 大化| 江津市| 长兴县| 进贤县| 拜泉县| 福贡县| 慈利县| 德令哈市| 佛山市| 安乡县| 临夏市| 林甸县| 隆林| 称多县| 莫力| 册亨县| 大厂| 株洲市| 钟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