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全國執業獸醫資格考試通關寶典·基礎獸醫學部分
- 鄧樺主編
- 1242字
- 2020-05-19 14:03:58
第六節 內 臟
考綱考點:(1)管狀內臟器官的結構特點;(2)胸膜腔、腹膜腔與內臟器官之間的 關系。
一、內臟概念
內臟是指絕大部分位于體腔(胸腔、腹腔和骨盆腔)內的器官,一般包括消化、呼吸、泌尿和生殖四個器官系統。這些器官系統的共同特點是每個器官都直接或間接地以一端或兩端與外界環境相通,保證動物體物質代謝和種族延續。
二、內臟器官的結構特點
根據內臟器官的基本結構,可將其分為管狀器官和實質性器官兩大類。
1.管狀器官
大多數內臟屬于管狀器官,如消化道、呼吸道、泌尿和生殖管道。其結構有兩個特點:一個是器官的中央都有管腔,而管壁結構從內向外依次由黏膜、黏膜下層、肌層和漿膜(或外膜)組成;另一個是都以一端或兩端與體外相通。
黏膜:構成管壁的最內層,由上皮、固有膜和黏膜肌構成。黏膜的色澤呈淡紅色或鮮紅色,柔軟而濕潤,有一定的伸展性,空虛狀態常形成皺褶。
黏膜下層:位于肌層與黏膜層之間,由疏松結締組織構成,含有大量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經叢,有些部位還有淋巴組織和腺體。
肌層:主要由平滑肌組成,一般可分為內環肌、外縱肌兩層,兩層之間有少量的結締組織和神經叢。
漿膜或外膜:為管狀器官的最外層,是一薄層的疏松組織,稱為外膜。有的管狀器官,在外膜表面覆一層間皮,則合稱漿膜,能分泌漿液,有潤滑作用,以減少內臟器官的摩擦。
2.實質性器官
包括肺、胰、腎、睪丸和卵巢等。實質性器官無特定的空腔,由實質和間質兩部分組成。實質部分是器官的結構和功能的主要部分。間質是結締組織,它覆蓋于器官的外表面并伸入實質內構成支架。
三、體腔與漿膜腔
1.體腔
體腔指身體內部的腔隙,一般包括胸腔、腹腔和骨盆腔。
胸腔:位于體腔的前部、胸廓內的腔隙,由骨骼、肌肉和皮膚圍成,呈截頂的圓錐形,以膈與腹腔分隔開。胸腔內有心、肺、氣管、食管和血管等。
腹腔:位于胸腔的后方,與胸腔之間以膈為界。它由部分胸壁和軟腹壁共同圍成。腹腔內有胃、腸、腎、輸尿管、卵巢、輸卵管和陰道。
骨盆腔:以薦骨岬、髂骨和恥骨前緣組成的骨盆前口與腹腔相通。骨盆腔后口由尾椎、髂骨、薦結節闊韌帶和坐骨弓圍成。骨盆腔內有直腸、輸尿管和膀胱,公畜有輸精管、尿生殖道骨盆部和副性腺,母畜有子宮(后部)和陰道。
2.漿膜腔
體腔內表面和位于體腔內器官的表面襯有一層光滑、透明的薄膜(由間皮組成),稱為漿膜。貼在體壁內表面的叫作漿膜壁層,包在內臟各器官外表面的稱為漿膜臟層。漿膜壁層和漿膜臟層之間的腔隙為漿膜腔,腔內有少量漿液,以減少器官在活動時的摩擦。襯在胸腔的漿膜稱為胸膜,由胸膜圍成的腔隙叫胸膜腔。襯在腹腔和骨盆腔內的漿膜稱為腹膜,由腹膜圍成的腔隙叫腹膜腔。
腹膜從體壁移行到內臟器官表面,或者從一個器官移行至另一器官之間,形成各種形式的腹膜褶,分別稱為系膜、網膜和韌帶,借以固定各器官。系膜為連于腹腔頂壁與腸管之間寬而長的腹膜褶,如空腸系膜等。網膜為連于胃與其他臟器之間的腹膜褶,如大網膜和小網膜。韌帶為連于腹腔、骨盆腔壁與臟器之間或臟器與臟器之間短而窄的腹膜褶,如回盲韌帶、子宮闊韌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