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工程專業實驗指導
- 李加友主編
- 1063字
- 2020-05-19 11:49:31
實驗三 福林-酚試劑法測定蛋白質的濃度
一、實驗目的
1.學習利用呈色反應原理測定蛋白質濃度。
2.掌握福林(Folin)-酚試劑法測定蛋白質濃度的基本原理和操作。
二、實驗原理
蛋白質或多肽分子中有帶酚基酪氨酸或帶有苯環結構的色氨酸,在堿性條件下,可使酚試劑中的磷鉬酸化合物還原成藍色(生成鉬藍和鎢藍化合物)。在一定范圍內,藍色的深淺與蛋白質的含量成正比,可用比色法測定。
三、器材和試劑
1.器材
牛血清蛋白片,722型分光光度計,試管×10,移液管0.50mL×4、0.10mL×2、0.20mL×2、5.0mL×1。
2.試劑
(1)福林-酚試劑A 堿性銅溶液。
甲液:取Na2CO3 2g溶于100mL 0.1mol/L氫氧化鈉溶液中。
乙液:取CuSO4·5H2O晶體0.5g,溶于1%酒石酸鉀100mL中。
臨用時按甲∶乙=50∶1混合使用。(一日內有效)
(2)福林-酚試劑B 將100g鎢酸鈉、25g鉬酸鈉、700mL蒸餾水、50mL 85%磷酸及100mL濃鹽酸置于1500mL的磨口圓底燒瓶中,充分混勻后,接上磨口冷凝管,回流10h,再加入硫酸鋰150g,蒸餾水50mL及液溴數滴,開口煮沸15min,在通風櫥內驅除過量的溴。冷卻,稀釋至1000mL,過濾,濾液呈微綠色,儲存于棕色瓶中。臨用時,用1mol/L的氫氧化鈉溶液滴定,用酚酞作指示劑,根據滴定結果,將試劑稀釋至相當于1mol/L的酸。
(3)1mg/mL牛血清蛋白溶液 稱取1g牛血清蛋白片溶于0.9%氯化鈉溶液中,并稀釋至1000mL。
(4)未知樣品溶液。
四、實驗內容
1.標準曲線測定
取8支干燥的試管,編號,按表2-1順序加入試劑,混勻,室溫放置10min,各管再加福林-酚試劑B 0.5mL,30min后比色(500nm),記錄各管吸光度數據,每個樣品讀數3次并記錄。
2.樣品測定
取2支干燥試管,編號,按測標準曲線方法(表2-1),依次加入樣品溶液0.5mL,福林-酚試劑A 4.0mL,混勻靜置10min,再加入福林-酚試劑B 0.5mL,混勻,反應30min后,500nm波長下測吸光度并記錄。
表2-1 標準曲線的繪制及樣品測定

五、結果與分析
將所記錄數據填在數據記錄表中(表2-2)。
表2-2 數據記錄表

換算各標準曲線點含蛋白質質量,以蛋白質質量為橫坐標(mg)、吸光度為縱坐標,繪制標準曲線,求得標準方程和R2。將樣品蛋白質吸光度代入方程,計算樣品蛋白質含量。
六、思考題
1.說明福林-酚試劑法的優缺點。
2.福林-酚試劑法較雙縮脲法靈敏,為什么?
3.為什么加入福林-酚試劑B后要馬上混勻?
七、注意事項
1.在實驗時,不要將牛血清蛋白和樣液加反。
2.福林-酚試劑B加入后,應立即混勻。
3.一定要注意實驗的時間,因為溶液的吸光光度值是隨著時間延長在不斷增大的,如果時間超過了30min,則測得的吸光光度值就不準確。
4.在使用分光光度計時,拿比色皿時要拿它的毛面,不可以用手接觸它的光滑面,防止自己手上的油污使測量值不準確。
5.在擦拭比色皿時,要順著一個方向擦。
6.在比色皿中裝入的液體量約為比色皿體積的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