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驗室組織與管理(第四版)
- 馬桂銘主編
- 1112字
- 2020-04-30 17:17:31
二、化驗室人員構成
和所有的組織一樣,化驗室人員必須具有一定的組織結構。
1.專業結構
化驗室是生產企業(或其他產業部門)的高科技部門,隨著中國經濟發展和國外先進技術的引進,越來越多的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實驗技術、儀器裝備,也將毫不例外地同時進入國門,并逐漸進入相關的化驗室。這些國內外的高精尖的技術、儀器設備,是多種學科相互滲透和各種專業技術綜合的結晶,它們要求使用者必須在相關學科知識的深度和廣度都具有較高的程度,才能正確地運用和發揮其運行效能。由于歷史的原因,中國相當數量企業的化驗室人員對先進的化驗科學技術乃至相關學科的知識知之不多,甚至毫無所知,與世界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很不適應,給中國的化驗室的發展和經濟建設帶來很大障礙。
現代企業化驗室的管理,也要求各級化驗室管理人員在對化驗室實施科學管理的同時,必須推動化驗室在技術上不斷進步,理所當然地要求他們必須具備相應的先進的化驗和相關的科學技術知識。
化驗室人員的專業結構向多專業和綜合技能轉化,是順應世界科學技術發展的必然趨勢,在化驗人員的選配工作上必須充分注意。
2.能級結構
能級結構又稱為“技術級別組合”。一般地說,化驗室中的高級職稱、中級職稱和初級職稱專業技術人員,以及不同技能級別的化驗技師、化驗工,從高到低、從少到多、自上而下,呈“金字塔”形組合。
通常情況下,直接受企業法人領導的“總檢驗師”由高級職稱專業人員(或資深的中級職稱專業人員,或者相應資質的技能人員)擔任,領導企業一級的化驗室工作。其下各級管理人員和工作人員,則分別配備相應職稱技術人員或各種技能等級的分析工進行日常工作。
生產車間的化驗室和崗位化驗人員,可以參照企業化驗室,相應降低要求進行人員的安排。
3.年齡結構
考慮化驗工作技能、管理工作能力及工作經驗,并結合青年人的靈敏性等因素,同時考慮到有利于不同年齡組人員的自然更替等問題,化驗室第一線人員一般應盡可能安排青年人或年齡較小的人員,而管理層人員的年齡則可稍大一些。
4.人數
產品質量最穩定的歐美發達國家,生產企業的檢驗人員多數占職工總數的10%~15%,少數占7%~8%。日本因特別強調生產人員素質,并大力開展自檢以及工序控制穩定,專職檢驗人員一般僅占企業職工總數的1%~2%,最多不超過7%~8%,但若把日本工人自檢的用工工時數折算合并的話,則實際進行檢驗的工時數占有比例遠超過10%。
中國目前的情況是,多數企業的第一線檢驗人員約占職工總數的2%~10%,技術要求較高的企業可能達到職工總數的10%。就數量而言差距并不大,但從中國企業人員的素質普遍偏低的實際情況考慮,則明顯地顯得檢驗力量不足,在強化質量檢驗工作的時候應予以加強。
化驗室人員的配備是發揮化驗室效能的重要組織保證,必須認真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