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4 施工進度計劃實施

1.4.1 施工進度計劃的下達

1.4.1.1 三級及以上計劃下達

經審批的計劃,由項目經理部對各分包單位下達。三級施工進度計劃表見表1-2。

表1-2 三級施工進度計劃表

1.4.1.2 四級計劃下達

經審批的計劃,由項目計劃統計專工于每月30日前按專業將下月施工月計劃下達到各分包單位,并簽收。四級計劃下達至少包含表1-3中內容。

表1-3 月度施工進度計劃表

1.4.1.3 五級計劃下達

各分包單位根據四級計劃及現場情況每周編制各班組的詳細周作業計劃,明確施工負責人,經項目經理部審批后每周定期下達到專業班組。五級計劃下達至少包含表1-4內容。

表1-4 周施工進度計劃表

1.4.1.4 專業班組施工員計劃下達

班長收到五級計劃后,將計劃工作量分解到每一天,把每天的工作量通過站班會落實到每個施工組及施工員。班組交底至少包含表1-5內容。

表1-5 專業班組每日施工計劃交底表

1.4.2 簽發施工任務書

施工任務書是向班組下達任務實行責任承包,全面管理和原始記錄的綜合性文件。施工班組必須保證指令任務的完成。

施工任務書包括:施工任務單、限額領料單、考勤表等,其中施工任務單包括分項工程施工任務、工程量、勞動量、開工及完工日期、工藝、質量和安全要求,限額領料單根據施工任務單編制,是控制班組領用料的依據,其中列明材料名稱、規格、型號、單位和數量、領退料記錄等。

工長根據作業計劃按班組編制施工任務書,簽發后向班組下達并落實施工任務。在實施過程中,做好記錄,任務完成后回收,作為原始記錄和業務核算資料保存。施工任務單如
表1-6所示。

表1-6 施工任務單

1.4.3 做好施工進度記錄,填施工進度統計表

各級施工進度計劃的執行者做好施工記錄,如實記載計劃執行情況。

(1)每項工作的開始和完成時間,每日完成數量。

(2)記錄現場發生的各種情況、干擾因素的排除情況。

(3)跟蹤做好形象進度、工程量、總產值、耗用的人工、材料、機械臺班、能源等數量。

(4)及時進行統計分析并填表上報,為施工項目進度檢查和控制分析提供反饋信息。

限額領料單和限額領料發放記錄如表1-7、表1-8所示。

表1-7 限額領料單

表1-8 限額領料發放記錄

1.4.4 施工計劃執行情況的反饋與協調

(1)分包單位應根據施工計劃,每周搜集阻礙本專業施工的事項,按內部(項目部)協調問題和外部(業主、監理)協調問題列表分類整理成追蹤表,提出問題解決時限,每周滾動更新并定期上報項目部,分包單位對追蹤表內容要持續督促項目落實。項目內部、外部協調問題追蹤表內容詳見表1-9。

表1-9  項目需協調的內/外部問題追蹤表

(2)項目部收到各分包單位上報的內部協調問題后,分類匯總,同時將問題分解,責成相關部門及責任人按期限要求協調解決;外部協調問題項目要及時、定期、滾動發文給業主和監理并督促解決。內/外部協調問題項目要形成追蹤機制,不能解決的問題要逐級上報。項目每周將內/外部協調問題及處理情況匯總報公司工程管理部備案。

(3)專業班組在計劃實施過程中,要跟蹤反饋計劃的實施情況,在進度表(圖)上進行實際進度記錄,并跟蹤記載每個施工過程的開始日期、完成日期,記錄每日完成數量、施工現場發生的情況、干擾因素的排除情況等。對于影響進度的內/外部問題要及時向上級分包單位反饋。

① 各專業班組技術員填報施工進度日志,收集施工進展情況的數據,施工進度日志內容至少包括表1-10內容。

② 各分包單位負責人定期收集本專業班組施工進度日志,統計本周實際完成或消耗的資源數量等數據,了解資源滿足率和勞動生產率狀況,及時采取措施,并協助計劃專工更新進度計劃。

③ 月底項目工程部計劃專工根據施工進度日志收集的數據,匯總本月各施工項目完成情況,得出本期施工進展情況,并進行計算,形成施工進度報表。項目經理部根據施工報表反映的情況,及時采取進度糾偏措施。

1.4.5 施工項目進度計劃的檢查

跟蹤檢查施工實際進度是項目施工進度控制的關鍵措施。

1.4.5.1 檢查依據

施工進度計劃、作業計劃及施工進度計劃實施記錄。

1.4.5.2 檢查目的

檢查實際施工進度,收集整理有關資料,并與計劃對比,為進度分析和計劃調整提供信息。

1.4.5.3 檢查時間

(1)根據施工項目的類型、規模、施工條件和對進度執行要求的程度確定檢查時間和間隔時間。

(2)常規性檢查可確定為每月、半月、旬或周進行一次。

(3)施工中遇到天氣、資源供應等不利因素嚴重影響時,間隔時間臨時可縮短,次數應頻繁。

(4)對施工進度有重大影響的關鍵施工作業可每日檢查或派人駐現場督陣。

1.4.5.4 檢查內容

(1)對日施工作業效率,周、旬作業進度及月作業進度分別進行檢查,對完成情況做出記錄。

(2)檢查期內實際完成和累計完成工程量。

(3)實際參加施工的人力、機械數量和生產效率。

(4)窩工人數、窩工機械臺班及其原因分析。

(5)進度偏差情況。

(6)進度管理情況。

(7)影響進度的特殊原因及分析。

1.4.5.5 檢查方法

(1)建立內部施工進度報表制度。

(2)定期召開進度工作會議,匯報實際進度情況。

(3)進度控制、檢查人員經常到現場實地察看。

1.4.6 施工項目進度計劃執行情況對比分析

施工項目進度計劃的執行情況對比分析是將施工實際進度與計劃進度對比,計算出計劃的完成程度與存在的差距,也可結合與計劃表達方式一致的圖表進行圖解分析。其對比分析方法有以下幾種

1.4.6.1 計算對比法

(1)單一施工過程(一個分項工程)的進度完成情況

① 勻速施工情況。勻速施工是指每天完成的工程量是相同的。這時施工的時間進度和工程量進度是一致的。檢查施工進度計劃完成的計算分析公式如下。

若上式中的分子-分母:(實際-計劃)累計完成工程量為ΔQ;(實際-計劃)施工進度時間(天)為Δt;則判別關系見表1-11。

表1-11 判別關系

② 變速施工情況。變速施工是指每天的計劃施工速度不同,或者是實際施工速度與計劃施工速度不同。這時應檢查施工以來累計工程量進度完成情況,其計算公式如下。

若上式中:(實際–計劃)累計完成工程量為ΔQ,實際施工時間(天)–實際累計完成工程量所需的計劃施工時間(天)為Δt,則判別關系見表1-12。

表1-12 判別關系

(2)多項施工過程(多工種、多分項分部工程)進度計劃的綜合完成情況。多項施工過程的工程量性質不同,不能相加,可用施工產值或消耗的勞動時間工日進行綜合比較后,其計算公式如下。

Y1Y2判別關系見表1-13。

表1-13 Y1Y2判別關系

此法也可用于單位工程、單項工程和建設項目的計劃完成情況的對比分析。

1.4.6.2 圖形對比法

(1)圖形對比法的選擇。圖形對比法是在表示計劃進度的圖形上,標注出實際進度,根據兩個進度之間的相對位置差距或形態差異,對進度計劃的完成情況作出判斷和預測的方法。它具有形象直觀的優點。

由于施工過程包含的施工作業工作多樣、復雜,因而施工進度的圖形表達方式有很多種,主要分為橫道圖法、垂直進度圖法、S形曲線圖法、香蕉形曲線圖法、網絡圖法、模型圖法、列表檢查法等。一般是根據施工的特點和檢查要求來選擇適當的方法。詳見表1-14。

表1-14 施工進度圖形對比法的特點及選擇

(2)單比例橫道圖法。對分項工程檢查時,勻速施工條件下,時間進度與完成工程量進度一致,僅按時間進度標注、檢查即可。具體做法是:將檢查結果得到的實際進度(施工時間)用另一種顏色(或標記)標注在相應的計劃進度橫道圖上。如果實際施工速度與計劃速度不同,則應將實際完成施工任務量按計劃速度換算為施工時間(天數)標注。將到檢查日止的實際進度線與計劃進度線的長度進行比較,二者之差為時間進度差Δt,Δt=0,為按期完成:Δt>0,為提前時間;Δt<0,為拖期時間。

如表1-15所示例中,在第10天檢查時,A工程按期完成計劃;B工程進度落后2天;C工程因早開工1天,實際進度提前了1天。

當進行單位(單項)工程或整個項目的進度計劃檢查,特別注重的是各組成部分的工期目標(完工或交工時間)是否實現,而不計較具體的施工速度時,也可采用單比例橫道
圖法。

表1-15 單比例橫道圖進度表

(3)垂直進度圖法。垂直進度圖法適用于多項勻速施工作業的進度檢查。具體做法如下。

① 建立直角坐標系,其橫軸t表示進度時間,縱軸Y表示施工任務的數量完成情況。施工數量進度可用實物工程量、施工產值、消耗的勞動時間(工日)等指標表示,但最常用的指標是由前述幾個指標計算的完成任務百分比(%),因為它綜合性強、便于廣泛比較。

② 在圖中繪制出表示每個工程的計劃進度時間和相應計劃累計完成程度的計劃線。計劃線與橫軸的交點表示計劃開始時間,與100水平線的交點是計劃完工時間,各計劃線的斜率表示每個工程的施工速度。

③ 對進度計劃執行情況檢查,將在檢查日已完成的施工任務標注在相應計劃線的一側。然后可按縱橫兩個坐標方向進行完成數量(進度百分比)和工期進度的比較分析。

實例

在下圖示例中,A、B、C、D、E、F 6項工程的總工期90天,在第50天檢查時A、B工程已完成;D工程完成了60%,符合進度按計劃要求;C工程按計劃應全部完成,但實際完成了80%,相當于第40天計劃任務,故拖期了10天。

垂直進度圖法

運用垂直進度圖法檢查進度,可在縱坐標上直接查到實際的數量進度,不必用時間進度去換算,在實際施工速度與計劃施工速度不同時,尤為方便、快捷。

(4)雙比例單側(雙側)橫道圖法。雙比例單側(雙側)橫道圖法用于檢查變速施工進度或多項施工的綜合進度。變速施工或多項施工條件下,單位時間完成的施工任務數量不同,且不能簡單相加,時間進度與數量進度不一致,因而,應對時間坐標及計劃和實際兩個進度的累計完成百分比同時標注檢查,才能準確地反映施工進度完成情況。具體做法
如下。

① 在計劃橫道圖上方平行繪制出標注有時間及對應的累計計劃完成%的橫坐標。

② 檢查后,用明顯標示將自開工日(或上一檢查日)起至檢查日止的實際施工時間標注在計劃橫道圖的一側。

③ 在計劃橫道圖下方平行標注出檢查結果,即繪制出自開工日起至檢查日止的實際累計完成%的橫坐標,于是就得到了雙比例單側橫道圖。

④ 如果將每次檢查的實際施工時間交替標注在計劃橫道圖的上下兩側,得到的是雙比例雙側橫道圖。雙側標注可以提供各段檢查期間的施工進度情況等更多信息。

⑤ 觀察同一時間的計劃與實際累計完成百分比的差距,進行進度比較。

實例

如下圖例中,該項施工工期8個月。7月末計劃應完成計劃的90%,但實際只完成了計劃的80%,和6月末的計劃要求相同,故拖延工期1個月;進度計劃的完成程度為89%(=80%/90%),少完成了10個百分點(=80% - 90%)。

若該項工程每月末檢查一次,其結果按雙側標注,將得到更多信息:前兩個月尚能完成計劃,從第3個月開始都沒有完成計劃。因而及早檢查發現,采取措施是必要的。

雙比例單側(雙側)橫道圖法

(5)S形曲線比較法。S形曲線比較法適用于變速施工作業或多項工程的綜合進度檢查。具體做法如下。

① 建立直角坐標系,其橫軸t表示進度時間,縱軸Y表示施工任務的累計完成任務百分比(%)。

② 在圖中繪制出表示計劃進度時間和相應計劃累計完成程度的計劃線。因為是變速施工,所以計劃線是曲線形態,若施工速度(單位時間完成工程任務)是先快后慢,計劃累計曲線呈拋物線形態;若施工速度是先慢后快,計劃累計曲線呈指數曲線形態;若施工速度是快慢相間,曲線呈上升的波浪線;若施工速度是中期快首尾慢,計劃累計曲線呈S形曲線形態;見表1-16,其中后者居多,故而得名。計劃線上各點切線的斜率表示即時施工速度。

表1-16 施工速度與累計完成任務量和時間的關系

③ 對進度計劃執行情況檢查,并在圖上標注出每次檢查的實際進度點,將各點連接成實際進度線。然后可按縱橫兩個坐標方向進行完成數量(進度百分比)和工期進度的比較分析,具體判別關系如表1-17所示。

表1-17 S形曲線比較判別關系

實例

在下圖示例中,計劃工期90天。第40天檢查時,實際進度點a落在了計劃線的上方左側,從縱向比較看:實際完成進度30%,與同期計劃比ΔQa≈30%-20%=10%,即多完成10個百分點;從橫向看:相當于完成了第50天的計劃任務,Δta=40-50=-10,故工期提前了10天。第70天檢查時,實際進度點b落在了計劃線的下方右側,從縱向比較看:實際完成進度60%,與同期計劃比,ΔQb=60%-80%=-20%,即少完成20個百分點;從橫向看:相當于完成了第60天的計劃任務,Δtb≈70-60=10,故工期拖延了10天。若繼續保持當前速度施工(施工進度呈直線),預計總工期有可能拖后Δtc=10天。

S形曲線比較法

(6)香蕉形曲線比較法

① 香蕉形曲線的特征。香蕉形曲線是兩條S形曲線組合成的閉合圖形。如前所述,工程項目的計劃時間和累計完成任務量之間的關系都可用一條S形曲線表示。在工程項目的網絡計劃中,各項工作一般可分為最早和最遲開始時間,于是根據各項工作的計劃最早開始時間安排進度,就可繪制出一條S形曲線,稱為ES曲線,而根據各項工作的計劃最遲開始時間安排進度,繪制出的S形曲線,稱為LS曲線。這兩條曲線都是起始于計劃開始時刻,終止于計劃完成之時,因而圖形是閉合的;一般情況下,在其余時刻,ES曲線上各點均應在LS曲線的左側,其圖形如圖1-11所示,形似香蕉,因而得名。

圖1-11 香蕉形曲線比較圖

因為在項目的進度控制中,除了開始點和結束點之外,香蕉形曲線的ES和LS上的點不會重合,即同一時刻兩條曲線所對應的計劃完成量形成了一個允許實際進度變動的彈性區間,只要實際進度曲線落在這個彈性區間內,就表示項目進度是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在實踐中,每次進度檢查后,將實際點標注于圖上,并連成實際進度線,便可以對工程實際進度與計劃進度進行比較分析,對后續工作進度做出預測和相應安排。

② 香蕉形曲線的繪制

第一,以工程項目的網絡計劃為基礎,確定該工程項目的工作數目n和計劃檢查次數m,并計算時間參數ESi、LSi、(i=1、2…n);

第二,確定各項工作在不同時間的計劃完成任務量,分為兩種情況:按工程項目的最早時標網絡計劃,確定各工作在各單位時間的計劃完成任務量,用qESij表示,即第i項工作按最早開始時間開工,第j時間完成的任務量(1≤in;1≤jm);按工程項目的最遲時標網絡計劃,確定各工作在各單位時間的計劃完成任務量,用qESij表示;即第i項工作按最遲開始時間開工,第j時間完成的任務量(1≤in;1≤jm);

第三,計算工程項目總任務量Q。工程項目的總任務量可用下式計算:

或       

第四,計算到j時刻累計完成的總任務量,分為以下兩種情況。

按最早時標網絡計劃計算完成的總任務量QESj為:

  1≤in  1≤jm

按最遲時標網絡計劃計算完成的總任務量QLSj為:

  1≤in  1≤jm

第五,計算到j時刻累計完成項目總任務量百分比,分為以下兩種情況。

按最早時標網絡計劃計算完成的總任務量百分比μESj為:

按最遲時標網絡計劃計算完成的總任務量百分比μLSj為:

第六,繪制香蕉形曲線。按μESjjj=1,2,…,m),描繪各點,并連接各點得ES曲線;按μLSj,(j=1,2,…,m),描繪各點,并連接各點得LS曲線,由ES曲線和LS曲線組成香蕉形曲線。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按同樣的方法,將每次檢查的各項工作實際完成的任務量,代入上述各相應公式,計算出不同時間實際完成任務量的百分比,并在香蕉形曲線的平面內繪出實際進度曲線,便可以進行實際進度與計劃進度的比較。

實例

已知某工程項目網絡計劃如下圖所示,有關網絡計劃時間參數見“網絡計劃時間參數表”,完成任務量以勞動量消耗數量表示,見勞動量消耗數量表、完成的總任務量及其百分比表,試繪制香蕉形曲線。

某施工項目網絡計劃

網絡計劃時間參數表

勞動量消耗數量表

【解】施工項目工作數n=5,計劃每天檢查一次m=10

(1)計算工程項目的總勞動消耗量Q

(2)計算到j時刻累計完成的總任務量QESjQLSj,見下表。

(3)計算到j時刻累計完成的總任務量百分比μESjμLSj見下表。

完成的總任務量及其百分比表

(4)根據μESjμLSj及其相應的j繪制ES曲線和LS曲線,得香蕉形曲線,如右圖所示。

香蕉形曲線圖

(7)網絡圖切割線法。在網絡圖上作切割線(常用點劃線表示)表示檢查日的實際進度,并在〔 〕內標注出檢查日之后完成各項工作尚需要的施工天數,再與計劃相比較。

實例

如下圖例中,在第14天檢查時,A工作已完成,D工作尚需2天才能完成,而按計劃還有2天(16-14)可以施工,不致影響進度,B工作還有3天的任務量,但作業時間僅剩2天,而且B工作是關鍵工作,其拖延1天工期將對總工期造成影響。

網絡圖切割線檢查進度

(8)網絡圖前鋒線法。網絡圖前鋒線法是利用時標網絡計劃圖檢查和判定工程進度實施情況的方法。其具體做法如下。

① 將一般網絡計劃圖變換為時標網絡計劃圖,并在圖的上下方繪制出時間坐標,使各工作箭線長度與所需工作時間一致,即將下文實例中的某網絡計劃圖形式變換為某網絡計劃前鋒線比較圖形式。

② 在時標網絡計劃圖上標注出檢查日的各工作箭線實際進度點,并將上下方的檢查日點與實際進度點依次連接,即得到一條(一般為折線)實際進度前鋒線。

③ 前鋒線的左側為已完施工,右側為尚需工作時間。

④ 其判別關系是:工作箭線的實際進度點與檢查日點重合,說明該工作按時完成計劃;若實際進度點在檢查日點左側,表示該工作未完成計劃,其長度的差距為拖后時間;若實際進度點在檢查日點右側,表示該工作超額完成計劃,其長度的差距為提前時間。

實例

已知網絡計劃如下圖所示,在第5天檢查時,發現工作A已完成,工作B已進行1天,工作C已進行2天,工作D尚未開始。試用前鋒線法進行實際進度與計劃進度比較。

某網絡計劃圖

【解】(1)按已知網絡計劃圖繪制時標網絡計劃如下圖所示。

(2)按第5天檢查實際進度情況繪制前鋒線,如下圖點劃線所示。

(3)實際進度與計劃進度比較。從下圖前鋒線可以看出:工作B拖延1天;工作C與計劃一致;工作D拖延2天。

某網絡計劃前鋒線比較圖

(9)列表比較法。當采用無時間坐標網絡圖計劃時,也可以采用列表比較法,比較工程實際進度與計劃進度的偏差情況。該方法是記錄檢查時應該進行的工作名稱和已進行的天數,然后列表計算有關時間參數,根據原有總時差和尚有總時差判斷實際進度與計劃進度的比較方法。列表比較法步驟如下。

① 計算檢查時應該進行的工作i·j尚需作業時間Ti·j,其計算公式為:

Ti·j=Di·jTi·j

式中 Di·j——工作i·j的計劃持續時間;

Ti·j——工作i·j檢查時已經進行的時間。

② 計算工作i·j檢查時至最遲完成時間的尚余時間Ti·j,其計算公式為:

Ti·j=LFi·jT2

式中 LFi·j——工作i·j的最遲完成時間;

T2——檢查時間。

③ 計算工作i·j尚有總時差TFi·j,其計算公式為:

TFi·j=Ti·jTi·j

④ 填表分析工作實際進度與計劃進度的偏差。可能有以下幾種情況。

若工作尚有總時差與原有總時差相等,則說明該工作的實際進度與計劃進度一致。

若工作尚有總時差小于原有總時差,但仍為正值,則說明該工作的實際進度比計劃進度拖后,產生的偏差值為二者之差,但不影響總工期。

若尚有總時差為負值,則說明對總工期有影響。

實例

已知網絡計劃如下圖所示,在第5天檢查時,發現工作A已完成,工作B已進行1天,工作C已進行2天,工作D尚未開始。試用列表比較法進行實際進度與計劃進度比較。

【解】(1)計算檢查時計劃應進行工作尚需作業時間Ti·j。如工作B:

T2·3=D2·3-T2·3=3-1=2天

(2)計算工作檢查時至最遲完成時間的尚余時間Ti·j。如工作B:

T2·3=LF2·3-T2=6-5=1天

(3)計算工作尚有總時差TFi·j。如工作B:

TF2·3=T2·3-T2·3=1-2=-1天

其余有關工作C和D的時間數據計算方法相同,見下表。

(4)從表上分析工作實際進度與計劃進度的偏差。將有關數據填入表格的相應欄目內,并進行情況判斷,見下表。

工程進度檢查比較表

(10)模型圖檢查法。模型圖檢查法常用于監測高層建筑的施工進度。圖1-12為一高層建筑施工進度模型檢查示意圖,豎向表示由基礎到樓頂的各層施工作業面,橫向依次表示各作業面上的施工過程,當施工內容大致相同時,應按最多的施工過程列項,某層沒有該內容時,可越過不填;當施工內容相差很大時,可以分段(如基礎、地上一層、標準層、設備層、屋面等)標注。表示進度的要素依施工進度控制的要求而定,一般包括計劃和實際的開始時間、結束時間和工作持續時間。在整個施工過程中,按施工流向從左至右、由下而上依次標注出施工進度的完成情況,并將提前完成、按期完成和拖期完成部分用不同顏色區別開來,如圖1-12所示。這是一種用施工的形象進度結合時間要素綜合反映施工進度的方法,形象直觀,邏輯關系表達清楚,便于檢查、比較、分析,便于不同專業工種或分包單位施工的協調。

圖1-12 模型圖檢查法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靖州| 商洛市| 巢湖市| 龙泉市| 永泰县| 玉溪市| 吴旗县| 黔南| 鄂托克旗| 万载县| 双柏县| 鹤峰县| 泸定县| 广南县| 波密县| 天镇县| 青岛市| 娄烦县| 白玉县| 湘阴县| 上林县| 内黄县| 隆尧县| 灵台县| 八宿县| 镇宁| 克什克腾旗| 左贡县| 抚顺市| 稻城县| 门头沟区| 乐亭县| 新河县| 资源县| 连江县| 延边| 陆川县| 阜城县| 石泉县| 泸溪县| 金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