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一對一數字化學習”探索與實踐:記智慧課堂落戶西藏自治區拉薩中學作者名: 周立軍編著本章字數: 1399字更新時間: 2020-07-01 15:31:47
序二
習近平主席指出:“改變藏區面貌,根本要靠教育”“要加大教育援藏力度,重點加強以數理化學科為主的內地教師進藏支教”“要努力讓西藏各族群眾享有更好的教育”。
為貫徹落實習主席的重要指示精神,教育部、中央統戰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共同出臺了《關于推進西藏教育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和長治久安的意見》,印發了《“組團式”教育人才援藏工作實施方案》。西藏自治區拉薩中學是20所受援學校之一,由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北京大學附屬中學、北京師范大學附屬實驗中學、上海外國語大學附屬中學、華東師范大學第二附屬中學共五所學校派出的援藏團隊對口支教。
西藏自治區拉薩中學作為一所邊疆少數民族地區的中學,在教育設施、教育對象、教育環境等諸多方面與祖國內地、與援藏團隊五所學校有著較大差別,但援藏團隊的老師們很快適應了學校、適應了學生,全力投入到教育教學工作之中。為了讓五所學校的超前教育理念、科學管理方法、先進教學手段盡快在西藏自治區拉薩中學落地生根、發芽生長,西藏自治區拉薩中學為協作融合搭建平臺,借助學校教育信息化建設的契機,學校推出了“一對一數字化學習”項目。
“一對一數字化學習”項目,是學校基于現代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和廣泛應用,新的教育技術手段不斷涌現,教育環境和教學模式不斷發生變化,尤其是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和移動互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發展與應用,為打造信息化、智慧化的學習環境而提出的一種教學、育人新模式。為此,學校組建了項目核心團隊,指定了試點班,進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實踐。
在“一對一數字化學習”項目的試點中,我們試圖運用信息技術來改變傳統的教育方式,怎么改變?一個非常重要的前提就是我們如何尊重教育的內在規律,如何尊重信息技術的發展規律,兩個規律怎樣有機地結合,不是用信息技術強化傳統的應試教育,而是應用信息技術促進學校教育教學方式和人才培養模式的變革,核心團隊的老師們做了有益的嘗試。
援藏團隊的老師們在“一對一數字化學習”項目中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的數學高級教師周立軍老師有著20多年豐富的教學經驗,是“一對一數字化學習”項目的負責人。援藏期間,周老師帶領核心團隊將“一對一數字化學習”在數學、物理、化學、生物、英語等學科領域進行大膽嘗試和創新,有效提升了學生的學習速度、學習效果,豐富了學生的學習體驗。面對身體、生理上的高原不適,他用雪域高原老西藏精神鼓勵自己堅持工作,本著“缺氧不缺精神”“幫忙不添亂”的原則盡可能多做事情,全身心投入到援藏工作中。面對學習和工作中的分歧意見,他堅持多看,發現不一樣;多聽,理解不一樣;多思,尊重不一樣;少說,包容不一樣。周老師胸懷空杯之心,一切從頭開始,努力使自己的精神境界得到升華。兩年的援藏工作即將期滿,他利用寒假休息時間對學校“一對一數字化學習”的探索和實踐進行了全面整理并編著此書,全面呈現了學校在“一對一數字化學習”方面的實踐過程。周老師為此付出的艱辛努力,他對教育理想的追求和創新精神令人敬佩。此書的出版,對于學校今后推進教育信息化、建設智慧校園、構建和實施智慧課堂教學、探索建立新的信息化教學模式和人才培養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和價值。
西藏自治區拉薩中學的教育信息化、智慧校園建設、個性化學習構建,需要腳踏實地的探索和實踐,也需要更多的教師繼續為之奮斗,讓我們為之共同努力吧!
西藏自治區拉薩中學 陳飛
2018年3月